金正超
基于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分析
金正超
隨著新媒體與網絡的逐漸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目前大學生在新媒體環境下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不能夠很好地把握新媒體發展潮流并且對于新載體加以利用。本文將針對目前新媒體環境影響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相應的分析,并且提出合理化的改進建議。
教學手段 新媒體環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文將針對基于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這一課題進行相應的分析以及解讀,希望能夠在理論等層面上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起到推動與促進的作用。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最為直接的體現就是互聯網的廣泛使用,以及電子通訊信息技術的普遍推廣,越來越多的載體產生例如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多媒體資源也在不斷豐富。但是目前在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因為新媒體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因為其自身虛擬性較強、難以完全管控[1],等多種因素特征以及大學生獵奇心理較重等因素也會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障礙。
除此之外,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著相應的難點,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于難以對于新媒體資源進行恰當利用,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新媒體環境二者之間的關系難以進行協調,致使現有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夠順利進行。
在這一背景之下,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應該考慮到新媒體環境這一因素,從而迎接挑戰,利用多媒體新載體來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行。不僅僅能夠擴展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空間,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視野廣度,給予學生表達自我、培養思維的空間。因為其新媒體載體等能夠使得所傳達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和豐富性,也能夠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相應的教育資源與教育素材[2]。
新媒體不僅僅是一個媒介,更是一個時代發展的主要象征,積極利用新媒體等多種手段進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未來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發展的必然方向。但同時利用新媒體載體進行相應的教育這也為教育工作增添了相應的難度,所以各大高校也能夠通過這樣一個契機,來整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團隊及教學方法改進與優化,以此來滿足學生未來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需求與社會發展需求。
(一)營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的網絡環境
在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往往能夠在網絡上獲取大量的信息,但是在這些信息中有一些是不利于學生自身的成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行的,所以各大高校要去努力營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的網絡環境,提升學校的網絡技術手段,設置相應的信息監控體系,并且為了確保網絡與信息安全,建立校園安全防火墻,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良信息的流入。各大高校要在新媒體環境中積極主動去迎合時代發展潮流,根據自身實際發展狀況,去進行校園信息交流等互動平臺、網絡環境的改造嗎,才能夠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到位。
(二)積極利用新媒體開展互動
在大學這一成長階段,大學生們是普遍愿意去接受新鮮事物的,所以各大高校可以通過官方行為去利用多媒體主動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機制,這樣不僅僅能夠了解學生們的思想行為動態,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解,從而進一步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行。高校可以通過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微信公眾號、微博以及相關的論壇平臺,從而吸引學生們的注意,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們參與到互動之中,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相應的影響,學生也能夠根據自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自我表達,這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能夠得到相應的教育工作反饋。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綜合素養
在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應該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尤其是媒介素養與新媒體運用能力,從而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在新媒體背景之下順利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關注時事,合理利用新媒體來進行教育素材的更新與手機,從而來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方便日常工作與管理。
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僅面臨著機遇,同時也面臨著相應的挑戰,我們要在明確利用新媒體來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意義的基礎之上,對于目前工作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可以通過開展互動活動、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以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綜合素養的方式,來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與落實。
[1]劉興元.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聊城:聊城大學,2014.
[2]劉曉靜.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新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15.
(作者單位:延邊大學)
金正超(1990-),男,吉林延吉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