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軍 張京鵬
特色系列主題班會模式的創新與研究
——以西京學院為例
申海軍 張京鵬
主題班會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和重要載體,也是高校輔導員開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和基本手段,是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一個有效途徑和方式,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近年來,西京學院依托“系列特色主題班會”,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途徑和拓展校園文化建設內涵,取得了顯著成績。
特色主題班會 模式 創新與研究
(一)主體思路
為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拓展校園文化建設內涵,主題班會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結合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律,依托“系列特色主題班會”,不斷完善機制,強化隊伍建設,創新主題班會模式,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途徑,形成主題鮮明、特色突出、極具推廣價值的系列主題班會,在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規范學生日常教育管理、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助推校園文化建設以及加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的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實施意義
實行特色主題班會能使每個班會的內容標準化,形式多樣化,保證召開效果,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同時,也有利于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專業化和職業化。
主題班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但在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由于諸多因素導致主題班會建設存在很多問題。一是思想上重視不足。主題班會沒有被列入學校整體教學計劃,導致主題班會的內容碎片化,從而很難達到教育的整體性、統一性和最佳的育人目的;二是主題班會組織者的理論水平不高。目前,在主題班會的實踐方面的研究文章較少,且內容散亂,缺乏系統性,致使輔導員系統性的提升主題班會的理論水平沒有參考標準和資料,開展高質量班會的難度增大;三是班會前的準備不充分。由于輔導員繁雜的日常事務纏身,加之缺乏召開高質量主題班會應有的素質和水平,從而導致部分輔導員很難按照課堂教學要求去做好班會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及班會的整個組織工作,因此,教育效果很難達到精品班會標準;四是會后總結不夠,致使班會的教育功能得不到繼續延伸,輔導員也就很難獲得進步和成長[1]。
(一)系列特色主題班會項目改革方案
(1)采用專人負責制新模式,保證班會實施方案的高水平。針對現有的班會隨意性強,不能保證每名輔導員每次班會都能準確無誤毫無疏漏的對學生進行教育。特色主題班會應采取專人負責的新模式,項目組中每人每學期只負責1-2個班會的準備工作(包括班會方案策劃、班會前期資料收集、教案編寫等),從而保證負責本次班會的輔導員有充沛的時間和精力撰寫高水平的班會實施方案。
(2)緊密圍繞思政教育中心,保證主題班會理論高度和教育效果。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主題班會也是輔導員對學生進行集體思想教育的主要陣地。在短短幾十分鐘里,輔導員只有時刻緊密圍繞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并在學生可接受范圍內不斷提升理論高度,準確把握并靈活處理好理論與聯系實際這個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效果。
(3)制定全面完善管理制度,保證班會精品化規范化。新的特色班會模式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來保證其順利進行和實施。特色班會無論從班會書寫格式、班會理論高度,還是從班會組織策劃、班會效果反饋都應制定詳細制度,以保證班會精品化、規范化。
(4)采用多種形式開展班會,保證主題班會召開效果。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受到固定時間和場所的限制,形式單一,多為理論灌輸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難以達到理想效果。本項目特色班會以保證班會召開效果為目的,采用多種形式召開班會,如舉辦活動式、師生互動式、演講式、辯論會式等。
(5)尋找多渠道的理論載體,提升主題班會的趣味性。多樣的形式也需要多種理論載體的支撐,否則又變成了枯燥的理論課程。在特色班會的制定和策劃過程中,要力求將理論和故事、理論和活動、理論和新聞事實等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和話題聯系在一起,使之成為班會的理論載體,提升班會趣味性,保證召開效果。
(二)實施目標
通過系列特色主題班實施方案的日臻完善和建設,最終目標是構建特色主題班會“六化”標準。即,管理規范化奠定了落實主題班會的堅實基礎;形式多樣化豐富了思政教育的內涵外延;內容精品化展現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品質成果;評價科學化保障了評價機制的客觀公正;資料完善化實現了班會成果的資源共享;制度完善化確保了主題班會的持續推進[2]。
[1]韋琨.高校主題班會探析[J].現代交際,2011(12):220.
[2]胡佳佳.大學主題班會創新模式探索[J].鴨綠江,2014(12):108.
(作者單位:西京學院)
本文系陜西省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2015FXM18)。
申海軍(1980-),男,陜西武功人,西京學院專職輔導員,研究方向:學生管理;張京鵬(1960-),男,陜西大荔人,南京陸軍指揮學院,西京學院大學生發展與服務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