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金美(浙江省平湖市新倉中心小學,浙江 平湖 314200)
小學體育游戲的選擇和教學組織方式探討
郜金美
(浙江省平湖市新倉中心小學,浙江 平湖 314200)
小學體育游戲的種類繁多、形式各異,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趣味性游戲、智力性游戲、活動性游戲和競賽性游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游戲的選擇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保證游戲教學順利開展,達到預期的效果。此外,體育游戲的綜合性特點,決定了體育游戲教學的課堂組織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有序的教學組織方式是順利完成游戲教學的關鍵環節。
2.1 小學體育游戲應能夠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在選擇體育游戲時,要有一定的運動量和運動負荷,如果達不到鍛煉身體的效果,也就違背了選擇體育游戲輔助教學的初衷。游戲活動可以全面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協調等素質和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如走、跑、跳躍、投擲、攀爬、搬運等,促進學生身體各項機能的正常發育。例如,一堂體育課的主教材是水平三長跑教學,如果教師采用普通的練習手段一節課進行2~3組的800m~1 000m,顯然學生練習興致不高,而且身心都會覺得比較疲憊;如果教師采用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進行“短距離越野跑挑戰賽”,在跑道上設置若干的站點,在每個站點設置不同任務和打點方式,以在規定時間內學生打點的數量和完成的任務多少判定勝負。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對長跑運動的樂趣,還鍛煉學生的力量和耐力素質。
2.2 小學體育游戲應具有思維訓練和品德教育的作用
體育游戲還可以培養學生誠實、果斷、機智、靈敏、團結的意志品質以及能夠靈活運用已獲得的知識、技能和技巧的能力,學生從事體育游戲活動,不單純是活動身體,而且還應該是思維訓練和品德教育的方式之一。智力性體育游戲可以訓練學生形成預測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例如,“貼膏藥”游戲時,學生不僅要觀察被追者的來意,還要快速做出反應去追剛才的追逐者,如果被追到,角色要相互轉換。這個角色不斷轉換的過程非??简瀸W生隨機應變的能力?;顒有泽w育游戲通常包括一些集體項目的游戲,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因勢利導進行品德教育。例如,拔河比賽中要讓學生知道他們作為一個團隊,要齊心協力,同時向一個方向用力才能達到最好的比賽效果。通過互相協調合作,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使學生互助、合作的道德品質得到培養。競賽性體育游戲競爭性強,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契機。例如,50m、100m短跑比賽中,有些學生在比賽中會表現出過于興奮的狀態,從而出現搶跑、不按規定路線跑步或沖撞別人等現象,教師應該及時制止,要求學生執行比賽規則,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成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
2.3 小學體育游戲應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兒童的思維方式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發展水平還較低,而且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無意注意比有意注意更能持久與集中。因此,只有通過增強游戲的變化形式來增強游戲的趣味性,才能引導兒童無意注意的指向與集中,使游戲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小學階段一共劃分為3個學習水平,分別是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每個階段的學生都呈現出不同的身心特點。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采用情節發展生動有趣、適合不同階段學生的體育游戲來輔助教學。例如以發展腿部力量為目的的教學內容,在水平一階段,可以采用具有表演情節的游戲,如跳皮筋游戲,邊唱兒歌邊跳,玩法上可以從1根到2根、3根。而在水平二、水平三階段,則可采用球類游戲等對抗性較強的游戲。
2.4 小學體育游戲應適合學生承受能力,安全可行
體育游戲適合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特點,他們喜歡無約束、全身心投入,但他們紀律性缺乏,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傷害事故。因此,在選擇體育游戲時應充分考慮動作的可行性、安全性,選擇適合小學生承受能力特點的游戲,以防患于未然,盡可能排除不安全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游戲中容易出現傷害事故的環節,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保障游戲的安全開展。例如,在進行跳高、攀爬等教學內容時,教師必須先對場地器材進行檢查,確保完好無損,并在周圍鋪好墊子進行保護。同時要講解清楚練習的方法與要求,要求學生必須遵守練習規則。
3.1 課程準備
體育教師應充分做好游戲教學前的準備。教具是學生進行體育游戲的媒介,可以刺激孩子游戲的樂趣,增進游戲的價值。優良的教具應具備3個特點:(1)多變化,可增強想象力和創造力;(2)質量優,構造堅固,無毒性,不會損害身體;(3)可以引起美感或感情。例如毽子、皮球、鐵環、沙包等都是很好的教具。游戲的教具應在課前準備并安放好,不應該在做游戲時才臨時去找教具。此外,游戲教學前還要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安全的場地,而且場地要明確界限,場地的大小和界限根據參加人數的多少及游戲活動范圍的大小而定。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是確保游戲順利進行的前提。
3.2 課前講解
講解是體育游戲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體育游戲的講解應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復雜的游戲先講解重點,然后在游戲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活動內容進行補充。對水平一的學生進行游戲講解時,教師應盡量采用生動形象的講解方式,通過游戲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及其自然常識教育。講解時首先整理好隊形,然后重點講解游戲的方法、規則與要求。講解之后,教師可以請學生示范一次,這樣既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生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也使學生對于體育游戲的場地路線、動作的要領、回轉位置以及接替方式等更加明確。
3.3 課中指導
體育課中的指導是體育游戲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在課中應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以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游戲是分隊比賽的,如接力游戲、追逐游戲等。這類游戲的分組情況往往在體育游戲是否能夠順利開展中起到決定性作用,游戲分組的選擇上要切合實際,根據游戲性質、學生情況、人數多少、游戲時間長短來做出合理的決定。常見的分組方法包括固定分組、隨機分組和自主分組等幾種,教師應根據游戲活動的情況確定合適的分組方法。有些體育游戲分組后還要選擇引導人負責協助組織、引導其他學生參加活動,一般要選擇機敏、負責的學生來擔當引導人,同時教師要隨時鼓勵、指正、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讓游戲順利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定時、定次輪換,充分激發每個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盡量保證學生參加練習的機會相等,以全面落實教學任務,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此外,教師要客觀公正地評定游戲成績,嚴格執行規則,否則會影響學生的情緒,甚至引發爭執,不利團結。教師應始終注意游戲中發生的各種狀況,收集各類反饋信息,然后根據已有的經驗教訓,對反饋信息進行準確研判,必要時對游戲方式、動作要求、評判規則進行及時調整與修改,注重保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傊谟螒蜻^程中要努力創造親切、和諧的氣氛,以利于游戲完整、順利地進行。
3.4 課后總結
教師要嚴格地控制課堂時間,留出一定的時間進行教學總結,總結時應以表揚為主,表揚那些在游戲中各方面表現優異的隊或個人,例如遵守規則、持之以恒、機智敏捷的隊或個人;對于落后的隊或個人,指出他們在技術上、配合上的不足之處,并鼓勵他們,爭取下次游戲取得好的成績。另外,教師還應對他們的言行進行正確地引導,培養他們自覺遵守紀律、互相關心、團結友善的優良品質,如果在游戲過程中出現犯規現象,教師應在小結中適當予以批評教育,讓學生們逐漸樹立起遵守游戲規則的意識。
小學體育教師通過選擇適宜的體育游戲,科學合理地組織課堂教學,能夠充分發揮活躍課堂氣氛,豐富課堂內容的作用,使學生更加自覺、積極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張靜艷.小學體育游戲的作用與選擇[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 (1):108-109.
[2]宋紹輝.淺談小學體育游戲教學與素質教育[J].當代體育科技,2013 (22):78-79.
[3]孫海珍.簡談活動性游戲與小學體育教學的合理運用[J].青少年體育,2013(8):98-99.
[4]劉保華.淺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運動,2012(8):115-116.
G807.3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1-067-02
2015-11-17
郜金美(1988 ~),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