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娟
?
“自主性教學”在小學快樂體育教學中的研究與探索
□鄭麗娟
摘 要: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體育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針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創造性的學習,優化教學環境等方面作了積極的嘗試。主要將對新課程環境下“自主性教學”在小學快樂體育教學中的研究與探索這一課題的相關問題作出闡述。
關鍵詞:自主性;快樂體育;興趣;探索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諾認為:“知識的獲取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得的參與者。”因此要重視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主地參加知識的獲取過程,從中找出規律,探索性的追求知識,掌握知識。新課標關注學生在全面發展體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礎上,通過對運動項目的選擇和學習,培養運動愛好和專長,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提高體育實踐能力,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課題的研究,以自主性發展為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體育教學中的“三個轉變”,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掌握一定體育技能,養成“終生體育”意識。
2.1研究對象
以福建省莆田市麟峰小學全體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二(1)(2)、三(2)(3)、四(2)(6)、五(2)、六(2)班為實驗班,其余班級為對照班。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手段廣泛收集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及動態,為課題研究提供理論框架和方法論。
2.2.2行動研究法
(1)采用故事描繪情境,誘發學生自主發展。通過故事的描繪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喚醒學生的思維機制,制造出一個笑聲里有思考的愉快、新奇的教學氛圍。
(2)采用行動表演體驗,誘發學生自主發展。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表演,增強體驗熱情,使學生置身于愉悅的教學環境之中,從而產生創作自主學習熱情。
(3)采用競賽,誘發學生自主發展。在開展體育興趣小組活動中,舉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比賽,培養學生頑強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質及堅強的意志。
(4)采用音樂渲染,誘發學生自主發展。將音樂和體育進行學科整合,培養學生節奏感和美感。
(5)進行實驗過程跟蹤。根據學生和家長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組織方法和輔導形式。
2.2.3數據統計法
對測試所得的數據進行校對、分析、整理、分類。
3.1轉變觀念
教師的體育教學理念有了很大的改變,能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創設情境,體驗學習,感悟生活,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觀察、思維、表達的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體育技能的過程中,在與學生的對話過程中,走進了學生的心靈世界,真正成為學生學習體育技術過程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因而“自主性教學”在小學快樂體育課堂教學過程輕松愉悅,張馳有度,充滿快樂,彰顯個性色彩,形成了新課程中以人為本的體育教學觀。
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有了較大提高,能夠自覺主動地參與技能訓練的學生越來越多,有的學生還自發地要求多練幾組。發揚我運動,我快樂,運動創造奇跡,奇跡書寫輝煌,改變了學生對快樂體育愛學、好學的觀念。
3.2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
通過調查統計,學生在課堂上表現欲、自信心明顯增強,課堂教學氣氛好,學生參與性強,敢于創編,探究性強,合作性強,課余時間能夠積極主動參加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
3.3學生身體素質總體水平提升
通過一學年的實踐研究,我校實驗班學生的身體素質總體水平比對照班的學生有所提高。將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進行統計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班顯著提高1.21%。“自主學習”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身心素質獲得全面的提高。逐步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而且能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
3.4師生在各級競賽中取得可喜成績
3.4.1教師獲獎情況
教師積極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并獲得可喜成績,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課題組2位教師獲評市教壇之星;1人獲省級優課;1人獲省優質課一等獎,2人獲二等獎;1人獲市優質課,1人獲市技能大賽二等獎;課題組教師參加區錄像課評選、送教下鄉、開設講座等均得到好評。其中在CN刊物發表論文3篇,多篇論文在省市級論文評選中獲獎。
3.4.2學生獲獎情況
由于在小學快樂體育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從“自主性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受到了學生們的普遍歡迎,興趣大增,教學效果有了較為顯著的提高。我校體育教師平時扎實抓好課堂教學和課余訓練工作,使每個學生的愛好、特長得到發揮與提高,結出了累累碩果:學生獲得區中小學生跳長繩比賽獲第一名;區趣味運動會第一名;區田徑比賽兩次獲小學團體總分第二名。
4.1快樂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1.1激發學習興趣
體育教師在學校體育改革實踐中,應進行積極的探索,有效地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興趣和鍛煉的熱情,提高體育學習和鍛煉的有效性,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從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時刻關注并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學習能力以及各種技能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因“班”制宜、因人而異地采用各種教育策略、教學方法,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就會自覺地進行練習,并會努力的思考并解決練習中所遇到的問題,真正提高學習積極性。若不能享受到學習過程的樂趣,學生很難把學習的熱情持久性地保持下去的。
4.1.2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隨著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普及,它在體育教學實踐中也越來越充分地展示了它的優越性:多媒體技術能提供聲畫并茂、語言描繪、文字表述、圖像演示、動畫模擬、音樂渲染等生動形象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達到寓教于樂的體育教育之目的。何樂而不為!
如:五年級“耐久跑”教學時,克服了單調的說教,以觀看“國際馬拉松賽”錄像片段激趣,讓學生感受體育健將持久的耐力,培養了衡量自己的耐力的欲望,由于小學生與生俱來的不服輸的心理,不由地形成了刻苦學習的良好心理準備。教師在教學中有意地安排學生嘗試領導、指揮、控制他人進行走、跑練習,這種從未嘗試過的體驗讓學生感到特別新鮮,練習激情高漲。在教學中用心良苦,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校內能上好耐力課,不僅利用有限的場地,而且對耐力練習的項目進行巧妙的安排,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并根據他們自身的興趣進行編操,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4.1.3教會學生創造性的學習
通過理解而學習,這是實現創造性學習的基礎和關鍵,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理念。自主學習并強調學生要有創造性的學習意識。
如:六年級“蹲踞式跳遠”教學時,改變了傳統的“我教你學”的學習方式,總結歸納跳躍的各種方式。如:屈肘擺動雙腳向前跳、原地蹲跳起、單腳起跳,雙腳落入“沙坑”。再加上學生自行創編的各種跳凳的方法,學生創造性的學習方式得到了有效的延伸,強化了自主學習的動機。
又如:四年級“各種方式的單、雙腳跳”教學時,讓學生自主玩耍泡沫板,進行兩人一組跳躍練習,學生在練習當中可以自編自創跳躍動作,動作優美協調的會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揚,創造性的學習方式極大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激情和學習效率。
4.2教師創造性的教學,實現體育教學的“三個轉變”
自主學習重視學習者的主動性和探索性學習,同時強調教師要創造性的教學。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對于學生的知識建構和自主發展極為重要,教師如何進行創造性的教學?從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學實踐來看,主要習慣于“講—學—練”的教學思路,在自主學習教學改革實踐中,要大力強化“學—講—練”和“通過問題解決來學習”的教學思路。
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穎體育教學方式,必須對原有的教學方式進行科學的選擇、合理的組合、正確的運用,以實現體育教學“三個轉變”:
4.2.1變“模仿”為“創編”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是以學生模仿教師動作為主,雖然有利于技術的掌握,但忽視了學生的學法和能動性,顯然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例如:在教授三年級“持輕物投準練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投擲方式,學生創編出“炸坦克”、“打降落傘”、“排地雷”、“打雪仗”等投擲方式,學生的自主意識增強了。
4.2.2變“學會”為“會學”
教師不能過多地束縛學生,把動作技巧教給學生以后,應大膽地放開手腳,讓學生在自我鍛煉中提高。如:在三年級“前滾翻”教學中,先復習前滾翻技巧動作,然后把主動權交給學生,進行技巧動作串編,教師從旁邊進行技術糾正。技巧動作串編的咋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有所成。
4.2.3變“消極”為“積極”
體育項目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即使是較為枯燥的技術類體育內容,只要教師善于創設情境,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如以語言和故事情境導入法,有趣的教學方式克服了單調的徒手投擲動作的重復模仿。學生必將積極配合,認真學習。
4.3快樂教學,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
和諧健康的課堂應是人際關系和諧、個體獨立、平等進取,讓學生感到寬松的沒有威脅的能體現自我價值的教學環境。它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
教學中,我根據不同教材,不同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方式,旨在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
4.3.1導入:故事情境培養自主學習興趣
學生都喜歡聽故事,這幾乎是每個孩子與生具有的共性。通過語言的描繪來表現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喚醒學生的思維機制,制造出一個笑聲里有思考的愉快、新奇的教學氛圍。
4.3.2誘發自主學習動機,音樂渲染
音樂是一種心靈的語言,它有著美好的節奏、旋律。塑造出音符的形象,把聽者帶到特有的意境中。使學生的思維進入自主想象的空間。有了創造性的想象,才有創造性的自主發展。讓學生通過觀察、模仿、體驗、自測自評、互測互評的自主創造性學練法相互討論交流,使學生創設一個寬松、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無拘束地與教師自由交流,敢于并樂于提出問題,在愉快的學習中體驗動作的內在魅力,領悟動作的奧妙,從中享受到運動后的無限樂趣。
5.1通過自主性快樂學習,我校學生喜歡體育運動的人數呈顯著上升趨勢,表現欲望強,樂于參加各項體育運動。
5.2在課堂中運用自主性快樂學習,實現了體育教學“三個轉變”,激發了學生敢于拼搏、團結協作的精神。
5.3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校學生身體素質明顯提高,參加各級體育競技比賽成績優異。
總之,在自主學習研究中,我們將繼續總結我們已有的經驗和教訓,及時并廣泛借鑒和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力爭在實踐和理論上取得更新更好的實驗效果。
參考文獻:
[1]賈洪洲.論《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過程中的認識誤區[J].中國學校體育,2010.8.
[2]黃平.多媒體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快樂閱讀,2012.6.
[3]王文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與使命[R].國家教育學院,2004.3.
(福建省莆田市麟峰小學 351100)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