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慧(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中學生體育消費現狀的調查研究
——以成都市大邑縣為例
王文慧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中學生作為學校體育活動的主要群體之一,他們的體育消費狀況將直接影響到未來人們對體育消費的走向。該文對成都市大邑縣4所初中中學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動機、基本走向等進行調查研究,旨在了解和掌握中學生體育消費的特點、結構和消費動機。結果顯示大邑縣中學生體育消費水平較低,體育消費結構以實物型消費為主。研究大邑縣中學生體育消費現狀,為正確引導中學生的體育消費行為提供理論依據,為大邑縣體育產業的加速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學生 體育消費 現狀
體育消費作為一種時尚,是現代生活的一種標志,是人們生活的一種追求。未來生活的主體是中學生,他們的體育消費影響著區域未來體育消費的總體水平。隨著體育經濟的發展,中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范圍正日益擴大,學生體育消費也成為了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類體育品牌層出不窮,體育市場信息千變萬化,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通過體育消費活動認識社會、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的過程。
1.1研究對象
在大邑縣隨機抽取(大邑中學、實驗中學、銀都中學、安仁中學)中學生共200人,其中男生100人,女生100人作為調查對象。對這200名學生的體育消費情況進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項目在成都體育學院圖書館翻閱相關書籍和資料,在CNKI查閱相關文獻,并對收集的相關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為該文下一步研究做好準備。
1.2.2問卷調查法
在查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調查問卷設計原則設計出成都市大邑縣中學生體育消費現狀調查問卷表,并進行嚴格的篩選,對調查獲得的問卷進行效度和信度的檢驗。共發放200份問卷,其中100名(50%)男生,女生100名(50%),回收問卷187份,男生89份,女生98份,回收率93.5%,184份有效問卷,男生87份,女生97份,有效率98.3%。
1.2.3數理統計法
對獲得的問卷調查運用數理統計法進行分析,運用Excel 2003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
2.1成都市大邑縣中學生體育課時安排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在大邑縣經濟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有了很大的提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學校教育的重視越來越高,對大邑縣4所中學學生的體育課時安排進行調查,間接了解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情況。
《國家課程標準》規定初中體育課每周3課時。調查顯示:大邑縣中學體育課程安排基本合理,大邑中學和實驗中學初三學生規定體育課為兩節,初一初二學生體育課時為三節,可能出于學生的升學率考慮;銀都中學和安仁中學的學生體育課程安排均為三節,保證了學生的體育參與時間。體育課程作為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途徑,合理科學地安排體育課程對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良好體育習慣起著重大的作用,為體育消費發展提供了依據。
2.2成都市大邑縣中學生體育消費水平的調查
區域體育消費水平主要由體育消費金額體現出來。對成都市大邑縣4所中學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每月體育消費的金額在50元以下的學生為74人,占調查人數的40.5%,51~100元的學生為57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1.1%,101~200元的學生為32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7.5%,201~300元的學生為16人,占調查總人數的8.7%,301元以上的學生為4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2%。大邑縣中學生月體育消費水平主要處于0~100元的水平,可以看出中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主體還是偏低的,他們的消費水平平均處于弱體育消費水平,這是由于大邑縣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的經濟收入水平還比較低。
2.3成都市大邑縣中學生體育消費動機的調查
調查研究發現:初中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主要為強身健體、休閑娛樂、上課要求,有80.3%的學生是為了強身健體,這一結果充分反映出現階段的初中生對于強身健體的需求強度越來越大,主要表現在增強體質和緩解學習壓力兩個方面;休閑娛樂占總人數的76.5%,這一結果充分反映出,體育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學習壓力還可以愉悅身心,因此越來越多的初中生喜歡上體育課,熱愛體育運動;上課要求占總人數的89.6%,初中生大多處于16~18歲,他們大多自制力差,活潑開朗,嚴格的課堂管理規章制度有益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習慣。學校規章制度規定學生體育課堂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即使學生不喜歡,不想購買這些體育服裝,由于這些規章制度要求學生必須進行體育消費,并且這些體育服飾的寬松等特點適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追求時尚的體育消費動機占總人數的29.5%,說明不少學生在體育消費方面存在追隨和盲目的心理,他們認為體育消費是一種時尚。
2.4成都市大邑縣中學生體育消費結構的調查
體育消費結構是指各種消費品在體育總消費中的比例和相互關系,可分為實物型體育消費和非實物型體育消費。實物型的體育消費主要分為體育服飾、體育器材的消費;非實物型體育消費主要分為體育賽事門票、體育活動中(包括上培訓班,俱樂部等)的消費。
調查顯示在體育服飾上的消費男女都占有很大的比例,這主要是由于學校體育課堂規章制度導致的,學生上體育課、早操和課間操必須要穿體育服;體育器材的消費主要排在第二位,且男、女在這方面的差異較大,男生在購買體育器材上比女生要多,乒乓球、羽毛球、毽球、足球等體育項目成為初中生的主流運動項目。
2.5成都市大邑縣中學生體育消費的影響因素
中學生體育消費中,87.4%的學生沒時間進行體育消費,男生女生的情況基本相同,主要是由于初中生尤其是初三學生升學的壓力很大,他們學習任務非常繁重,他們把大多時間用于學習文化課,并且學校對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安排時間不夠合理,導致學生參與體育消費的時間比較少;場地少,設備不齊全因素占總調查的59.6%,男生和女生的差距較大,女生參與的體育項目往往沒有充足體育場地和設施;沒有合適的運動項目因素占47%,男生和女生的差距也較大,這也主要是由于體育場地等因素造成的;73.2%的學生由于經濟原因不能夠進行體育消費,主要是由于初中生的經濟來源比較單一,體育商品價格太高,也是制約中學生體育消費行為的因素;體育消費場所不足占總調查的13.1%,證明大邑縣體育產業發展還是比較好的。
3.1結論
體育課程安排不合理,體育消費動機,體育消費結構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學生的體育消費,影響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時間及學生的體育消費行為;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還比較低;學生的體育消費存在不良現象,主要由于學校的管理和規章制約著學生的自主體育消費,學生的體育消費主要以實物型消費為主,運動服飾的消費是中學生的主要消費內容,體育消費內容單一。
3.2建議
教育部門應加強對學校的監督和管理,保證學生的體育課程符合國家管理條例;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較低,商家可以根據初中生經濟來源較少給予初中生更多的優惠,促進初中生的體育消費;各級政府部門同時要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全面提高居民的經濟收入,為中學生進行體育消費提供有力的經濟基礎和保障;關于體育消費的類型,成都市大邑縣應根據初中生的體育消費特點,以體育運動服飾消費為主,體育器材等體育產業齊頭并進,促進該縣體育經濟更好地發展;體育場地的完善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學校和社會應盡量做到人性化,保障男女都能參與到體育運動中,能夠間接地促進初中生的體育消費。
參考文獻
[1]金赤.體育消費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Z].國家體育總局:政法司理論處,2006.
[2]曲春原.長春市中學生體育消費動機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7.
[3]姜伯樂.浙江省沿海城鄉中學生體育消費意向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9,31(6):29-31.
[4]劉志強.我國體育消費者的需要、動機和行為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2):10-12.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7(a)-0054-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9.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