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兆強(濟南大學泉城學院 山東蓬萊 265600)
多球教學在高校乒乓球公體課中的應用探討①
袁兆強
(濟南大學泉城學院 山東蓬萊 265600)
摘 要: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對多球教學在高校乒乓球公體課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文章分析了多球練習應用于高校乒乓球公體課教學的優越性,提出了多球教學在乒乓球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以及在進行多球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經探討,多球教學在高校乒乓球公體課中有較大的應用價值,應大力推廣多球教學在高校乒乓球公體課的應用,以提高高校乒乓球公體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球教學 高校 乒乓球公體課
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在我國有較好的群眾基礎。高校中,乒乓球運動也是大學生非常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在選課時備受學生青睞。目前,高校的乒乓球公體課授課多以集體教學形式為主,練習時多采用單球練習的形式,[1]學生練習時密度和強度較低,且不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動力定型,造成了學生練習時間長,但是練習效果不好的現狀。多球練習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練習密度和強度較大,有助于學生養成個正確的動力定型,現就多球教學在高校乒乓球公體課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1.1有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高校乒乓球公體課的學生雖然喜愛乒乓球這項運動,但是,大部分的學生并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學習或訓練,因此,他們的乒乓球基礎相當薄弱。傳統的高校乒乓球公體課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讓學生采用單球進行練習,單球教學模式易于教師組織,但是,由于練習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達不到,練習效果不明顯,學生很難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相反的,多球教學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學生每次用同一動作打一盆球,這樣,一盆球打完,學生需要不斷地重復同一動作一百次左右,便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1.2有利于教師控制練習的量和強度
單球練習時,教師易于組織教學,但是難于控制學生練習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由于初學者占多數,學生在練習動作的過程中,由于球感不好等原因,無法連續多板擊球,甚至有的學生撿球的時間比練習時間要長,這樣不利于教師控制練習的量和強度。多球練習時,由于是教師供球,只要盆里有球,練習便可以繼續,當教師認為強度過大時,隨時可以停止。所以,多球練習更便于教師控制練習的量和強度。
1.3有利于模擬比賽的情境進行練習
多球練習不僅可以供定點球,而且可以通過改變球的速度、落點、弧線、旋轉等要素,改變球的性質。教師在發多球時,通過控制球的線路、落點、旋轉等要素,模仿比賽時球的性質,模擬比賽情境供學生進行練習。
1.4有利于學生養成合理的步法
多球教學對于步法練習的效果是單球教學不可比擬的,多球練習對于提高步法效果明顯[2]。對于初學者而言,在兩人配對進行單球練習時,可能因為供球者和擊球者的水平不夠等原因,極易導致供球不到位,那么就會造成步法練習無法繼續。但是,多球教學是供球方拿到球后直接發球,易控制球的落點、弧線、速度,便于擊球者預判,而后采取合理的步法進行移動。相對固定的落點,可以使學生重復相同的步法便可以擊到球,不斷地重復便可以使學生養成合理的步法。
1.5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大強度的訓練極易引起學生身體的不適,特別是胸悶氣短、肌肉酸痛等,需要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以及無畏的精神去克服。一般而言,多球練習比單球練習的練習強度要大,教師通過控制發球節奏、持續時間等條件可以控制練習的強度,持續的、大強度的多球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2.1多球教學在單項技術學習時的應用
單項技術是乒乓球運動的基礎。單項技術不合格,在應用時便會成為短板。多球練習在乒乓球單項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會發揮良好的作用。在高校乒乓球公體課教學中,學生學習的單項技術基本包括發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擋、橫板反手攻球、搓球等技術。教師在講解動作之后,可先安排學生進行徒手動作練習,然后進行多球練習。在練習的初級階段,特別是針對剛開始接觸乒乓球的學生,教師應以較慢的速度、穩定的落點給學生供球,并且要控制好供球節奏,一般遵循定點、定性和定線的原則[3],在供球時,教師“既要動手,又要動嘴”,要時刻提醒學生動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并及時糾正。待學生對學習的動作結構有了清晰的認識之后,可以加快供球速度,小范圍地變動落點及加快供球節奏。
2.2多球教學在組合技術練習時的應用
若干項單項技術練習熟練之后,教師可以安排組合技術的練習。組合技術練習時必定配合步法,所以組合技術練習亦可作為步法練習的方式。在高校乒乓球公體課教學中,組合技術一般包括左右擺速、推擋側身攻、推側撲等技術。練習的初級階段,教師的供球落點、線路、節奏等要穩定。待學生練習熟練之后,教師供球的落點及線路不可以太穩定,落點可以小范圍地變動,線路也可以長短結合,教師亦可通過觀察學生對技術動作掌握的熟練程度,改變供球的速度及節奏,模仿單球練習時球的性質,以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
2.3多球教學在錯誤動作糾正時的應用
高校乒乓球公體課的學生在上課之前大部分未經歷過系統的訓練和學習,在課余時間打球時以“打野球”為主,久而久之,自然會養成錯誤的動作結構,在教學過程中不糾正這些錯誤的動作結構,便無法使學生學會正確的動作結構,但是傳統教學中的單球練習由于刺激強度不夠,很難解決之一問題。多球練習時,教師在供球時,可以不斷地提醒學生動作的錯誤之處,促使學生改進,同時由于持續的多球刺激,便于破壞掉原有的動力定型,養成正確的動作結構。
3.1多球教學不可完全替代單球教學
在教學中,采取多球練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單球練習難以達到的效果,但是,這不意味著多球練習可以完全替代單球練習。雖然多球練習時供球的性質類似于單球,但是在落點、旋轉、速度上是有規律可循的,學生的移動也是有規律的,跟雙人對練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如果用多球練習來完全替代單球練習,容易使學生練習時出現惰性,對來球的性質疏于判斷,久而久之,訓練的效果便會大打折扣。因此,在進行多球練習時,還要穿插單球練習的內容,多球練習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單球練習中去。
3.2應用多球教學時教師應嚴格控制運動強度和練習密度
一般而言,多球的練習強度要大于單球。適當的運動強度會對學生產生有效的刺激,提高練習效果。但是,若在練習時,不注意控制練習的強度和密度,極易造成學生的身體的疲勞,如果大強度、高密度地進行練習,還容易引起學生肌肉的損傷,對學生造成傷害。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多球教學時,嚴格控制運動的強度和練習的密度,在開始練習時安排小強度,然后隨著練習的進行,依次增加練習強度,練習完多球之后,要安排學生進行放松活動。
3.3供球者的技術水平是影響多球教學的重要因素
多球練習時,供球者的供球質量關系著練習者的練習質量。在上課時,教師往往面對的是三四十個學生,教師為每一名學生供球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抽調一部分學生輪流扮演教師的角色為同學供球,但是,學生的各項技術并不全面,對旋轉、落點、速度的理解也存在缺陷,發球的質量就受到約束,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練習者的練習質量,這也是影響多球教學在高校乒乓球公體課中普遍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球教學較傳統的單球教學有一定的優勢,可以較快地促進學生運動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應該在高校乒乓球公體課教學中廣泛地應用。但是,多球教學不可以完全替代單球教學。在多球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控制練習的強度和練習的密度,防止學生受到傷病的困擾。
參考文獻
[1]屈芳.“單多球結合”教學法在高校乒乓球選項課中的實驗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2.
[2]蘇清強,吳陳勇.對普通高校乒乓球普修課的多球教學研究[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20(12):59-62.
[3]趙志斌.多球訓練法在乒乓球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29(5):80-81.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7(a)-0078-02
作者簡介:①袁兆強(1989,9—),男,漢,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9.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