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蚌埠職業教育中心<技師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中等職業學校音樂課程實施狀況研究
張靜
(蚌埠職業教育中心<技師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音樂課程的有效實施對于中等職業學校音樂來說是一種有效的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夠在潛意識方面去實現學生有意識的選取音樂內容,保證學生可以在音樂學習當中體會到音樂內涵,從而有效的發揮出學生的創新能力。本研究第一部分分析了音樂教學對于中職學生的作用,第二部分對當前中等職業教育音樂課程實施現狀進行了分析,最后給出了有效提高中職院校音樂課程實施的措施。
中等職業教育;音樂課程;學生;教師
近些年來,在中職學校教育中,音樂教育成為了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職院校的音樂教育表達方式是非常豐富的,利于學生更好的感受音樂魅力,進而通過音樂去實現內心的凈化和升華。作為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應該在音樂教學中不斷的提高學生音樂主體意識,促進學生主動的去鑒賞音樂,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得到美的熏陶。
當前中職音樂教育注重于對學生鑒賞美、創造美能力的培養,音樂是一種需要協作的藝術形式,在表演的過程當中要求合作者要有心的相通和相應,而音樂表演當中表演者積極投入其中,能夠實現音樂美的感知。而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音樂教學通過歌曲的演唱,通過歌曲當中動人的旋律和歌詞內容,能夠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音樂當中的情感,從而認識到音樂當中對祖國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等情感,讓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感知力得到提高,另外,還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協調及運動能力,讓學生通過音樂教學提高集體合作精神、音樂素養,同時,當開展音樂活動課程的時候還能夠促進學生團隊意識的形成,為學生走向社會后的團隊合作打下基礎。
1.學校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在中職教育當中音樂教育經過長期性的發展,仍舊處于較為尷尬的境遇內,作為學校的管理稱和決策者來說在音樂投資和音樂支持層面的力度都是較少的,而由于學校領導對音樂教育的不夠重視,導致了在中職音樂教育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缺少專業性的音樂教師隊伍,缺少必要的音樂教育硬件、課程實施計劃不合理等。當前大部分的中職院校都已經開設了音樂課程,但是從課程設置來看都套用的是高校模式,尚未探索出適合中職教育的音樂課程設置,課程設置非常單一、無系統性可言。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去實現對學生情操和審美能力的有效提高了,也無法實現音樂育人的目的。
2.課程設置情況。當前的中職院校都已經開展了音樂教學課程,但是相應的音樂課外活動設置的是非常少的,教材基本上是不固定的,并且很多情況下都是教師自選教材。音樂課程設置基本上是教師自主選擇進行的,基本上教師都不會進行課程科目的嚴格設置,音樂教學以音樂鑒賞課為主,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的課程項目是非常少的;從課程覆蓋面來看,尚未形成系統性的課程體系,這就使得學生的需求沒有辦法得到滿足,學生自由選擇課程的機會是非常少的,那么就很難全面的體驗音樂和了解音樂的魅力所在。
3.課程實施的師資配置。當前中職音樂教育教學課程實施的師資配備是不夠的,很多的教師都是本科畢業,多是助教或者是講師,有嚴重的年輕化傾向,這非常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但是這些教師在課程實施、教學經驗等發明卻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另外在中等職業教育中還存在著兼職音樂教室的現象,這對于在中職院校中開展音樂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1.加強中職音樂教師的知識儲備。作為一名音樂教師不但應該掌握和音樂有關的知識,同時還應該具備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我們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在自己的地域和環境發展過程當中都形成了自己的音樂風格,例如在平原地區流暢性的音樂較為常見,在山區音樂則以高亢為主,這些不同的音樂風格和民族風俗、民族發展歷史之間有著很大的關聯,所以作為教師來說應該將歷史知識、人文知識和中職音樂教育銜接在一起,讓學生更好的感知到音樂的美。
2.有效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首先我們應該明確認識到中職院校的音樂教育目的不是進行音樂專業人才的培養,還是通過教育去實現學生藝術的熏陶,在學生的職業得以發展的基礎上去實現對學生素質的提升、人格的健全。所以中職院校的音樂教育應該堅持以生為本,將學生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其次,中職院校的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較在綜合素質和知識儲備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差距,所以,開展音樂教育的時候要充分的考慮到中職院校學生的特性,不斷的進行教育理念的革新,去從內心激發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去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同時培養其情懷。再者,中職院校的學生畢業后將直接的進入到社會當中工作,所以在音樂教學課程中要想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方法和內容就需要和學生的特點結合在一起,以專業知識為教學基礎,開發出與中職院校學生適宜的音樂教學內容,實現被動學習向著主動學習的轉變。
3.完善中職音樂課程體系。中職院校的音樂課程體系包括戲曲鑒賞、音樂基礎知識、樂器鑒賞等,那么在中職音樂課程體系完善的過程當中,首先就需要對基礎性音樂課程的教學方式、教學條件等進行規范;第二,由于學生對音樂需求的層次不同,所以 中職院校的音樂課程體系在設置的時候應該依據不同學生的需求去進行調整;第三,在課程體系當中還應該做到能夠與其他學科的互補和交叉;第四,在中職院校的音樂課程體系當中還應該增加民族音樂的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在民族文化背景下更好的認識和理解音樂,同時還能夠對民族音樂、民族藝術有更高的認識。
音樂課程的有效實施對于中等職業學校音樂來說是一種有效的因材施教的方法,近些年來中職院校已經認識到了其重要性,并且已經逐步的開展了音樂教育教學工作,但是其課程實施的過程當中仍舊存在著學校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實施所需要的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而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加強中職音樂教師的知識儲備、有效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完善中職音樂課程體系三個方面著手,以已達到不斷提高中職院校音樂課程實施的效果提高的目的。
[1]王婕虹.以音樂欣賞為載體培養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3(10).
[2]黃林波.普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現狀及思考[J].新校園,2013(11).
G718.3
A
1671-864X(2016)11-0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