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園園
(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011)
?
新媒體形式下高校在線教學平臺建設研究
宋園園
(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230011)
摘要:當前,高校全媒體式在線課程教學模式向傳統教學模式發起了挑戰,如何有效發揮新媒體技術在高校教學中的優勢,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本文對高校在線教學平臺建設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在線教學平臺;建設
隨著互聯網絡和4G移動網絡的廣泛普及和應用,新媒體技術在現代高校教學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學方式也從傳統的課堂教學向著以課堂教學為基礎,以電腦、手機終端、平板電腦和IPTV等為載體的全媒體式在線課程發展。如何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利用互聯網絡和新媒體技術促進和改善高校的在線教學和實踐教學工作,是現代教育技術背景下,各高校教學工作中面臨的新問題。
一、研究意義
(一)在當前新媒體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的情況下,研究新媒體形式下高等院校,特別是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視頻在線教學平臺的建設方案與實施技術,推進新媒體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創新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模式,為學習者提供方便、靈活、個性化的信息化學習環境,促進自主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建設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研究和掌握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新興技術,對于提升高校相關專業教師的業務操作水平和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學習相關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培養符合市場實際專業技能需求的高水平人才,具有推動意義。
(三)建設在線教學平臺,建立分類別的實踐成果展示、交流、評價平臺,能夠通過成果展示、交流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實踐技能學習的動力和專業水平。同時,通過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校園生活DV作品,為學校進行自我宣傳、提升學生和社會人士對學校的了解提供了更多的宣傳渠道。
二、需求分析
(一)建設新媒體形式下的高校在線教學平臺,應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針對專業設置、專業特色、精品課程、學生數量、學生偏好、校園網絡建設情況、網絡課程資源等情況進行前期調查研究。調研結束后將所取得各項數據進行分析,給系統的建設提供參考依據與資料。
(二)研究高校在線教學平臺的數據共享和統一管理的操作方案,建設數據共享及管理系統,將現有功能拓展,并在新媒體平臺予以實施。
(三)研究滿足學校學生使用需求的服務器配置方案和網絡設計方案,同時考慮對學校外部人員提供開發服務,體現學校課程建設優勢與特色,實現優秀教育資源的網絡共享。
(四)調查和研究國內外其他單位類似系統的建設、運行和維護方案和經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研究,將網絡電視直播、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加入到系統的建設與實施中。
三、設計原則
設計過程中遵循以下原則:
(一)實用原則:網絡廣播電視臺作為我院綜合實訓基地,應充分體現我院專業特色,最大范圍內將我院各專業學生納入實訓對象。同時結合我院實際情況,以現有條件為基礎,建設滿足自身需求的網絡廣播電視臺。
(二)經濟原則:在滿足同等功能情況下,優先使用學院現有硬件設施和技術力量開發,節省建設成本。在設計過程中亦應考慮運行成本,建設經濟實用的系統。
(三)穩定性原則:系統設計應做到運行中穩定、安全和便捷。
(四)適度超前原則:設計中應考慮網絡廣播電視臺的發展定位和目標,應做到模塊化、易擴充。
四、主要功能
新媒體形式下高校在線教學平臺建設應實現以下主要功能:
(一)結合學校現有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實際情況,按照系統化、產業化、仿真化的原則按不同的教學類別對校內各實訓基地進行有機整合,實現跨部門、跨專業的資源共享,培養學生符合實際企業工作需求的實踐動手能力。
(二)整合現有網絡教學資源,結合校內實訓基地整合情況,實現統一管理的、形式多樣的可通過網絡、手機終端和校園有線電視進行在線學習的網絡教學資源。
(三)建立分類別的實踐成果展示、交流、評價平臺,通過成果展示、交流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實踐技能學習的動力和專業水平。
(四)建立符合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的網絡、手機終端和校園有線電視等多種傳播渠道的實踐教學綜合管理平臺和統一管理、數據共享的中心管理平臺。
五、主要實現技術
新媒體形式下高校在線教學平臺應建立面向電視臺播出、網絡發布、互聯網以及手機終端等多種傳播渠道的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新型高質量綜合在線教學與互動平臺。
(一)IPTV技術:采用EPG電子節目單系統,將學院模擬電視臺各頻道電視節目、虛擬頻道節目和衛星電視地面接收站接收的衛星電視節目生成IPTV電視節目信息,并在用戶數字電視機頂盒進行相關EPG服務設置,即可實現IPTV服務。
(二)視頻直播和點播技術:使用FMS(Flash Media Server)軟件作為服務器端,FMLE(Flash Media Live Encoder)軟件和相關專業視頻直播設備作為視頻源推送端,能夠實現基于RTMP、RTMPT、RTMPE、RTMPS、RTMFP協議的視頻直播和點播,配置相關視頻編碼器,支持的視頻源信號輸入格式有視頻文件、TS流、IP流、數字信號、模擬視頻信號和ASI等類型。
(三)手機客戶端開發:目前流行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主要有安卓和蘋果公司的IOS兩種,技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使用JAVA技術開發相應的手機客戶端,也可使用HTML5技術開發WEB APP,或者利用微信公眾開發平臺開發微信公眾號。
六、參考技術指標
(一)滿足支持學校在線學習學生數和校外訪問用戶數的并發數網絡支持條件。
(二)支持滿足需求的IPTV電視直播頻道和多種接口的網絡直播頻道。網絡(局域網)電視直播延時小,音視頻完全同步。
(三)支持滿足在線教學視頻存儲需求的服務器存儲空間。
(四)系統實現雙機熱備,負載均衡功能,能夠保障7*24無故障不間斷安全穩定運行。
(五)系統支持FLV PC流媒體格式和3GP、3GPP、MEPG4、RM等主流移動流媒體格式的自動轉碼、多碼率自動適配功能。
(六)統一的易操作的審核權限分級的CMS管理系統。
參考文獻:
[1]劉和海,李起斌.“中國式MOOC”概念探討及平臺優化策略研究——基于中文MOOC平臺的調查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4(05).
[2]樊文強.基于關聯主義的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及其學習支持[J].遠程教育雜志.2012(03).
[3]王穎,張金磊,張寶輝.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典型項目特征分析及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04).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1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