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佳罕·祖卜敦(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新疆 溫宿 843100)
?
關于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
努爾佳罕·祖卜敦
(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新疆 溫宿843100)
摘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農業技術是提高現代農業生產水平的重要條件,加快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是建設現代農業強國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出現的缺乏農業技術推廣資金,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不高,農業技術推廣領域不寬,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力度較低,農業技術推廣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影響著農業技術的推廣。通過增加農業技術推廣資金投入,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拓寬農業技術推廣領域,加大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力度,健全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等措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關鍵字: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問題;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加快現代化建設進程的過程中,現代農業技術在幾大主要糧食生產基地得到有效推廣,但由于糧食生產任務的緊迫所致,農業技術在非糧食主產區的推廣工作也在同步進行。由于各個地方的自然條件和管理方式不同,目前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完善并推廣現代農業技術是解決以上問題并提高我國農業生產水平的重要法寶。
(一)缺乏農業技術推廣資金。農業技術的推廣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尤其是在農業技術落后的糧食產區,推廣農業技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并且,由于我國地形地貌的復雜性,廣泛分布著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等農業模式,每一種農業模式在生產過程中都涉及到許多農業技術方面的知識,要進行全面的推廣,必須依靠強大的資金鏈。但我國目前對于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的資金投入有限,制約著農業技術的推廣。
(二)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不高。目前,在許多農村地區,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群,基本上都是科學文化素質不高的中老年人群,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質的農村人口都外出打工尋求出路,這加大了農業技術推廣難度。他們已經習慣于過去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對于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興趣并不大,學習意向不強,并且學習能力有限,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技術的推廣。
(三)農業技術推廣領域不寬。在我國,農業生產按照種類劃分可以分為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和副業等農業生產類型,雖然我國農業歷史悠久,但發展到現在,每一種類型的農業都需要現代農業技術的支持。我國目前的農業技術推廣領域不寬,主要集中在種植業和畜牧業兩個部門,在其他領域的推廣力度還不夠。
(四)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力度較低。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生態農業是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的最佳選擇,能夠實現生產和環保雙贏的狀態。我國在發展生態農業方面做出了許多探索,具備比較成熟的專業技術,有一定的生態農業生產經驗。但在實際的農業生產中,對于生態農業的推廣力度還不夠,許多地方尚未推廣生態農業模式。
(五)農業技術推廣管理機制不健全。在我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中推廣現代農業技術,必須具備完善的現代農業技術的管理機制,才能保證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高效進行,因此,要提高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效率,合理分配人力、財力、物力在這當中的使用,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
針對我國目前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出現的以上問題,筆者在總結多年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為做好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一)增加農業技術推廣資金投入。
資金是農業技術推廣的堅強后盾,國家應當增加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的資金投入,保障農業技術能夠有效推廣到各個基層農業單位。當國家增加對農業技術推廣的資金投入,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培養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研究農業技術推廣模式,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大力地支持,才能保證農業技術更快、更高效、更優質地推廣到各個農業生產部門。
(二)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對于目前農村所留下的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而言,缺乏科學文化知識是他們在農業生產中實現高產增收的一大阻礙,由于缺乏農業方面的專業科學知識,使得他們在面臨農業問題時,素手無策。因此,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也是一大重任。例如,國家可以通過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鼓勵發展地方特色農業的方式,鼓勵和吸引一部分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質的人員回鄉從事農業生產,這部分人員在專業農業技術的指導下,定能在農業生產方面做出成績。又比如,各個基層鄉鎮可以在農閑時節組織鄉民學習農業技術,普及農業專業知識,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三)拓寬農業技術推廣領域。
對于農業技術的推廣,不應當只限于種植業和畜牧業兩個行業,對于林業、牧業、漁業和副業等農業生產部門,也應當不斷推廣,不少發達國家就是利用在牧業、林業和漁業等方面推廣農業技術而實現了本國農業生產模式轉型,普及農業現代化。為此,國家應當積極拓寬農業技術推廣領域,在林業、漁業、牧業和副業等各個部門推廣農業技術,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本地區的特色農業,種植業并不是農業發展的根本渠道,多領域的發展模式,才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
(四)加大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力度。
生態農業是實現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方式,生態農業的推廣不應當僅僅局限于自然環境優越的地區,自然環境干旱缺水的西部地區,也可以利用農業技術推廣生態農業,例如,滴灌技術、畜牧業養殖技術、林業技術等。因此,國家要加大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力度,擴大生態農業的適用范圍。
(五)健全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
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制,主要完善管理和激勵兩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對于農業技術推廣的管理,合理分配農業技術推廣的范圍、資金,確保各個農業生產部門都能得到現代農業技術的支持。其次,對于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做出杰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應當給予獎勵,鼓勵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單位再接再厲,不斷創新,共同致力于搞好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參考文獻:
[1]王洪秋,安載學,方淑琴,張琳,王秀飛.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5(5):318-319.
[2]邱小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現狀分析與建設對策[J].農業科技管理,2010,29(4):72-74.
[3]周豐毅.淺談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種養,2015(7).
中圖分類號:F3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2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