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勛(巴彥縣西集鎮文化站,黑龍江 哈爾濱 151800)
?
關于廣場舞向村屯延伸和發展的思考
王連勛
(巴彥縣西集鎮文化站,黑龍江 哈爾濱151800)
摘要:隨著我國文化建設的繁榮發展,廣場舞漸漸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廣場舞對農村居民不論是在強身健體方面,還是在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對村屯如何有效開展廣場舞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廣場舞;村屯;發展方式
近年來,廣場舞這項深受人們喜愛的文化活動,已經在我省的城鎮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了。但是在農村開展的還不夠好,特別是村屯基本就是“盲區”。村屯是占全國總人口的80%農民的居住地和生活的地方,因為村屯這個生活單位是我國農村社會的最基層。是農村活動群體最基礎的“細胞”。村屯農民的思想封閉性很強,比城鎮人們的思想保守得多,固執得多,落后得多,是我們將廣場舞活動延伸到村屯地障礙。為了落實好黨中央“文化要大提高、大發展”的精神和加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我們群文工作者對村屯的群眾文化活動要加強扶植和引導,使這些生活在村屯的廣大農民也享受到文化活動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和健康。然而村屯文化活動有著特定的社會形態和特定的空間范圍,閑散的生活習慣也形成了一些人的惰性,要想讓村屯文化開展起來,我們必須在發展村屯文化活動上加大力度。選擇像廣場舞這樣群眾性強、好學易懂、上路快的活動項目,先把農民參加文化娛樂活動的興趣激發起來,進而發展壯大,全面鋪開。根據當前村屯農民對精神生活需求上的現狀,考慮采取以下幾種方式來延伸發展村屯廣場舞活動。
首先要提高認識,把村屯文化廣場建設變成政府行為。省、市、縣政府要把村屯文化活動設施納入總體規劃之中,加大資金投入。其次是修建廣場要與時俱進,要有長遠打算,不要搞面子工程。村屯級廣場要因地制宜,根據居住人口的數量來確定廣場大小。還要考慮到其它活動,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建成帶露天小舞臺式的廣場。
文化館的輔導干部要深入到各鄉鎮分期分批舉辦廣場舞培訓班,也可以將各鄉鎮的骨干集中到縣里進行短期培訓,還可以請市群眾藝術館的老師到鄉鎮舉辦高級班、培訓班,再由這些經過培訓的骨干回到村屯去傳教那里的廣場舞愛好人群。這樣先學的教后學的,一傳十,十傳百地發展,很快就會形成規模。
開展廣場舞,音響播放是離不了的。村屯廣場使用的播音音箱價格都不太貴,大約400—1000元的就很好了,這樣的便攜式音箱使用方便。在省文化廳沒下撥音響設備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廣大參預者用集資的方法解決。
由于村屯的物質生活的改善,廣大農民的生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他們一但掌握了廣場舞的技巧,也就會有走出去展示自己風采的欲望。這樣,縣文化館和鄉鎮文化站就要在適當的時機舉辦廣場舞匯演。通過參演來增加廣場舞愛好者的興趣,這樣會吸引更多的農民加入到廣場舞這個活動中來。
要確保村屯廣場舞持久性的開展,文化站要和村屯領導共同選拔有組織能力、責任心強、品德高尚、樂于為百姓服務的人來擔任本地廣場舞的組織者,并且由他再團結幾個骨干,形成一個核心,有了這個核心,就可以帶領大家開展廣場舞活動了。這個核心小組可以按季節確定廣場舞活動時間,并且負責播放音響,管理擴音設備,下載跳舞所用的音樂等。
廣場舞的活動在村屯廣泛開展,使農民的情操得以陶冶,使農民從沒事蹲墻根、看小牌、嘮閑嗑轉換到廣場舞這一高尚的精神領地,使廣大農民在跳廣場舞活動中達到即娛人又娛神的精神境界。
廣場舞是集體活動,這項活動還要靠大家來支持、呵護,我深信廣場舞這項具有特殊魅力、特殊功能的藝術之花定會在農村鄉鎮、村屯廣袤的大地上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中圖分類號:G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