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悅(四川旅游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
從寒暄用語看「た」的特殊用法
王思悅
(四川旅游學院,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日語中「た」的用法十分廣泛,使用頻率高。對于很多日語學習者來說,「た」的非過去時用法成為學習難點,也會成為日語學習的障礙。而日語寒暄用語中「た」的非過去時表達更是讓很多日語初學者難以理解,因此本文以寒暄用語為中心,對「た」的非過去時用法做一個簡單概括。
關鍵字:「た」;非過去時;寒暄用語;過去時
眾所周知,日語的寒暄用語在日語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正確使用日語寒暄用語可以使人際交往更加和諧、融洽。因此準確的掌握寒暄用語的用法及含義可確保日語學習者在文化交流中的無障礙性。
我們經常在表達問候、感謝、祝賀等場合使用「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いただきます」「ご馳走様(です)」「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お疲れ様です」等寒暄用語。這些寒暄用語大都以「~ございます」「~です」「~ます」結尾。從語法角度看,完全可以用「~ございました」「~でした」「~ました」來結尾。然而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能看到「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した」和「ご馳走様でした」等形式,卻從未使用過「いただきました」「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した」。由此可以看出,寒暄用語中「た」的使用是受到限制的。那么,什么情況使用「た」形?「た」在寒暄用語中具有怎樣的意義?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考察一下「た」的基本意義。簡單來說,「た」主要分為過去時和非過去時兩種用法:
(一)表示時態上的過去,即以現在時間為基準,之前發生的動作或狀態,如:
·昨日、雨が降りました。·京都の紅葉はとてもきれいでした。
(二)表示體態上的完了,或結果狀態的存續。
·春が來た。·お母さんはいつお亡くなったのですか。
(一)表示確認,即說話人對自己不能十分清楚的想起或缺乏信心的事情的確認。
·會議は明日でしたね。
(二)表示發現。
·探していた傘、こんなところにあった。
(三)表示輕微命令。
·ちょっと待った。 ·もう12時だ。早く帰った、帰った。
(四)表示突然想起已經忘記的事。
·あっ、明日會議があった。·そうか、今日はお母さんの誕生日だった。
(五)表示“經驗”,常用「~たことがある」的句型,表示曾經的經歷。
·私は日本に留學したことがある。
(六)名詞修飾的表達,這種情況主要用于修飾名詞。
·今日は著物を著た人が多い。·大學で書いた手紙をポストに入れた。
(七)從句的表達。
·日本に行く時、お土産を買います。a·日本に行った時、お土産を買います。b
·日本に行く時、お土産を買いました。c ·日本に行った時、お土産を買いました。d
以上句子中,a表示去日本之前買禮物,整體為將來時,從句晚于主句發生,用非過去時表示;b表示去日本之后買禮物,整體為將來時,但從句早于主句發生,因此用「た」形表示;c表示去日本之前買了禮物,整體表示過去動作,從句晚于主句,用非過去時表示;d表示去日本之后買了禮物,整體表示過去動作,但從句早于主句發生,因此用「た」形表示。可見,從句的時態僅僅取決于與主句時間上的先后關系,與整句時態無關。
以上內容,是對「た」用法的簡單概括。那么,寒暄用語中「た」的用法到底具有什么含義呢?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寒暄用語中「た」的含義。
從前文可見,寒暄用語的形式是固定的,使用情況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對于「あなたの分も私が買って來た」的回答,我們可以說「それ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也可以說「それは本當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由此可見,在對之前的事情表示謝意時我們既可以使用現在時「ます」,也可以使用過去時「ました」。同樣,對于「あなたの分も私が買って來るから、ご心配なく」的回答,我們可以說「それ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じゃ一つ…」,也可以說「それは本當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じゃ一つ…」,這種對于未來事情的回答,「ます」和「ました」同樣并用。
另外,對「來月、息子は大學院に入ることになっているんです」的回答,既可以用「ああ、 それは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來回答,也可以用「ああ、それは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した」來回答。而對「お口に合うかどうかわかりませんが、これ持って參りました」,我們同樣既可以用「それはどうも、ご馳走様です」來回答,也可以用「それはどうも、ご馳走様でした」來回答。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寒暄用語的表達,與事情是發生在過去還是將來并無關系。那么,這兩種回答方式在含義上到底有怎樣的區別呢?究竟表達了一種怎樣的含義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車站看到遠方駛來的公共汽車時,往往會說一句「バスが來たよ」,而此時,公共汽車僅僅是在駛來的過程中,并沒有到自己眼前。可見此處「た」的使用并不取決于事情的完了或未完了,而是取決于說話人認識的確定與否。換句話說,人們用「た」來表示已經確定為事實的意識,它意味著這件事在說話人的意識中已經成為既定事實,并根深蒂固的存在于說話人的意識中。在前文,我們提到了「た」的非過去時用法中表示確認的含義,即說話人主觀意識上的強烈確認,可以說寒暄用語中「た」表現出的就是說話人一種強烈的確認意識。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和「おめで
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所表現出來的特殊含義。如果用「た」的話,則表示說話人是在確認了對方的行為和所處狀態的情況下,表達出自己感謝和祝福的心情。因此,「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和「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した」這樣的寒暄語中,反映出的是說話者仔細確認對方狀態的同時,由衷表達自己感情的心情。然而,像新年祝福這種說話人和聽話人都處于應該被祝福的狀態,并且不存在說話人需要反復確認對方所處狀態的情況下,就只能用「新年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或「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來表示。
以上是對寒暄用語中「た」的特殊用法的總結,希望能對日語學習者有所幫助。但是本文還不夠全面,也存在不足,有待進一步的探索與研究。
參考文獻
[1]白川博之.中高級日語語法精解.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2]森林良行.日語近義表達方式辨析.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中圖分類號:G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042-01
作者簡介:王思悅(1987-),女,漢,吉林長春。日語教師/助教,碩士研究生,四川旅游學院,文學/翻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