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松
【摘要】化學家西博格曾說:“化學是人類進步的關鍵。”由此觀之,化學對于人類活動具有重大意義,步入九年級,化學這門基礎自然科學便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根據新編教材對化學基礎知識點的要求,化學用語的學習分量重之又重,它已經潛移默化的成為教學上不可分割的一大重要環節。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這些化學標志性名詞,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重要工具。本文將闡述關于化學用語的教學。
【關鍵詞】化學用語 教學方法 基礎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38-01
一、九年級化學教學的現狀
1.現階段的化學現狀,正處在過渡時期,新教材與舊教材的知識銜接,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工作問題,根據最新對九年級化學教學情況的較大范圍的調查來看,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和方法各有所愛,人教版的材料考慮其實是比較全面的一本教材,它所顯示出來的“活動探究”一般程度下是比較簡單、安全而且接近于學生生活的,具有較大的可行性,中國教育長期以來是應試教育,部分教師有時候對探究活動的意義認識還不夠全面,以至于不能真正按照新的課程標準來對待實驗問題。教學安排的不得當,又或者是忽略了學生的討論和反思這一環節,都會導致效果不佳。
2.課堂時間不足。九年級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實驗習慣還沒有形成,對于化學用語的應用實踐不足且不夠全面,是學生根本不能了解化學方程式的產生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深入淺出的指導,化學這門基礎性強的科學性學科,想要學好,就要熟練化學用語的使用,加深對化學用語的影響。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而其中對化學用語的研究也是古往今來很多文人在探索的,而學好化學用語也是起步化學的重中之重,它滲入于化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無機物的分類及相互間的關系等初級知識中,所以學習化學用語是為之后學習高中化學及其他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打下底子。
3.教師教學課業重,備改實驗壓力過大,工作繁重,精力有限,不得不有所取舍。教學團隊經驗豐富的老師們都了解化學這門基礎性科學是通過大量的實踐檢驗真知的學科,一味地去追求量變,就會導致質變,自然會影響到這門學科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理解程度,有可能削減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二、現階段化學用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對化學用語也就是化學方程式的實驗驗證是不夠全面的,是有缺失的。實驗,讓化學的內容本身顯得不再那么枯燥難懂,學生會從教師的教學中真正領悟到化學用語的內容,通過這種實驗驗證的方法,親自去試驗并得出與課本相同的方程式的結果的時候,學生往往會頓悟,原來這個化學公式是如此得來的。
2.基礎性強是化學用語一大特點,難以記憶,教學難度不小。化學用語包含的基礎性內容太廣,教學完成之后,難以保證學生很好的掌握并運用,新版教材簡化了這一部分的教學結構,將化學用語的教學節奏穩定了下來。
三、新形式下的化學用語教學方法
1.制定適應新形式的教學目標,對于元素符號、離子符號、化合價的意義的理解問題放在首位;對于元素符號、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意義要重點掌握。初中教學面臨著改革的需要,旨在為初中化學教學有所改善和提高,以創新改革為本,盡力提高學生的化學能力,并為國家培養一些優秀的化學人才。
2.那些多年教學問題上的難點、重點,即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和正確書寫,大多數的學生在剛剛接觸化學式的時候,很多細節都不清楚,并且對于它們的書寫也并沒有熟練度掌握,所以反復的強調也是教學的一大特點之一;而對于化學方程式則為進一步的對化學式的應用,前后兩者是遞進依存的,對于化學式的意義要領悟,對于方程式的正確書寫有很大幫助。
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是首要攻破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分類整理,找出各類型的規律,將會大大簡化這一教學難點。
在教學工作中,以講解、討論、練習的方法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的掌握節奏,講解要細化,從起步開始,讓教學源自身邊生活,讓學生對首次的接觸產生興趣,講解要詳細透徹,盡可能多舉例,涉及廣;讓學生在討論中互相查漏補缺,從而避免錯誤認識和錯誤理解;將教學目標劃分為小章小結,每講完一個知識點,都將相關類型的題目對學生進行測試,以起到練習的作用,并要將綜合性題目作為鞏固學生對知識點深刻記憶與運用的練習,自然而然便可尋到規律。
3.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促成科學與現實生活的結合,從中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這是有利于學生記憶的方式,也有利于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含義的理解。分散教學,是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生活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之本。
可以通過學生的討論,從例如方程式:兩摩爾水通電生成兩摩爾氫氣和一摩爾氧氣中可以獲得的信息中歸納出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另外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也需要教學過程中特別注意:以客觀事實為基礎;遵守質量守恒定律;通過書寫一些錯誤的化學方程式讓學生歸納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常見問題。
在教學過程結束后,課堂的針對總結是輔助教學的必要任務,可根據不同課堂不同學生的課堂表現,采取針對性的復習與鞏固,對癥下藥,當堂對于教學內容布置作業。
對于課后的教案整理,是對日后復習課程的準備工作,將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加以整理并進行分析,遇到好的方法和思路要及時記錄并加以運用。
化學用語的教學,是一個需要長期鞏固的知識點,基礎的扎實有助于日后化學深度教學時的穩步進行,新人教版教材對化學用語的教學規劃比較重視,要求明確簡要,在教學過程中,這一知識點的應用不容小覷,另外,在九年級開設化學用語課程的學習目標,一方面可以學到初中階段的系統的化學知識,還會從某些方面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讓學生對于更深層次的化學有了新的期待與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白曉靜,焦桓.人教版《化學與生活》教學方法的研究 《陜西教育》 2011年12期
[2]巢宗祺,雷石等,陸志平.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
[3]于海玲.《化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化學語言》《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3年5期
[4]王文軍.《淺談教授九年級化學用語的途徑和方法》《未來英才》2015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