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暢 鄭瀅瀅(寧德師范學院體育系 福建寧德 352100)
淺析體育游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①
蘇暢 鄭瀅瀅
(寧德師范學院體育系 福建寧德 352100)
體育游戲不僅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更是我國國民體育的基礎,在陽光體育的號召下,體育游戲勢必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起到重要作用。該文基于體育游戲對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以及體育游戲的特點,結合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采用文獻資料法對體育游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體育游戲 體育教學 高校
隨著高校體育課程的發展,體育教學方法日趨完善,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游戲由于其趣味性,健身性,創造性,競爭性強,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被廣泛地應用在各級學校的體育課中。大學作為高等教育的載體,體育課自然成為了公共課程中的必修課,與此同時,體育游戲也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被廣大教師所重視并應用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但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教學法還存在著教學方法相對不系統,游戲知識匱乏,形式單一以及使用不當等問題,需加強相關的研究和探討。
學校體育游戲是教育性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者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逐步體會到了體育游戲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尤其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教學中,體育游戲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教學手段,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筆者作為一線的體育老師,具有深刻體會。
1.1 具有鍛煉身體的價值
體育游戲不同于智力游戲的最大區別就在于體育游戲是通過身體運動的方式進行,以鍛煉身體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特定的教學目的和課程目標,需要教師采用不同的體育游戲來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
1.2 具有趣味性
游戲不同于別的活動就在于趣味性,它能使人在精神上達到某種歡愉,能滿足學生對娛樂的需求,這也是游戲深受廣大師生喜愛的根本原因,體育游戲作為游戲的一種,必須具有趣味性,趣味性是體育游戲的本質特點之一。
1.3 具有規則性
古人云:“無規矩不成方圓”,在體育游戲中也是如此,沒有規則的游戲稱之為玩,不能成為游戲,游戲的規則是隨著受眾的年齡和游戲水平高低變化的,高校中的學生多為成年人,這就使得高校體育游戲具有完整的規則。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需要靈活地改變規則來達到教學目的,使游戲更加合理,更加穩定。
1.4 具有教育性
在游戲中,學生必須遵循游戲規則,控制約束自己的行為,這種體驗有助于學生形成行為的社會定勢。一些體育游戲中的角色轉換和互動也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換位思考能力,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交往技能。而一些競賽性質的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和自尊心,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2.1 教學準備活動
熱身運動是體育課必備的教學過程,在傳統的熱身慢跑過程中,學生容易產生枯燥厭煩的情緒,甚至一些同學會以身體不適拒絕進行慢跑熱身,從而增加受傷幾率。作為體育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要求,將體育游戲融入到熱身中。例如增加螺旋跑,男女追逐跑等項目。這些項目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同時也達到了熱身的目的,使學生調整到最佳的身體狀態和興奮度進入到后面的學習當中。
2.2 技術技能教學
在高校的公共體育課程中,選修課占據重要比例,通常在運動項目中,技術技能教學在教學內容中占主導地位,然而一些枯燥重復的技能訓練勢必使學生產生厭煩和抵觸情緒,不利于技術技能的掌握。例如籃球課中的運球,如果只是枯燥地重復練習,學生往往不到5 min就停止練習,嚴重影響教學效果。但如果加入雙球運球及花式運球甚至運球比賽等趣味游戲后,學生往往會自主練習到掌握為止,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也掌握了技術技能。技術技能的教學要注意到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要求和任務。對已形成定式的技術技能應適當調整體育游戲的比例,以達到提高的目的。
2.3 身體素質教學
在高校的公共體育課程中,體能課為必修課,身體素質練習是體能課的核心,尤其是學生的跑跳練習。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由于運動難度小,運動負荷大,不斷重復的跑跳練習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甚至是抵觸心理。所以教師要采用體育游戲的方式加大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同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可以采用“蛙跳接力”“立定跳遠比賽”來增加學生的跳躍能力,“推人出圈”“平衡角力”等游戲可以很好地增加學生的力量,通過不同游戲來達到鍛煉的水平,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保證了教學效果,達到了教學目的。
①作者簡介:蘇暢(1990—),男,漢,福建寧德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學。
2.4 課堂結束部分
在每節課結束之前,需要讓學生從一個亢奮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中恢復平靜,這就需要采用適當的體育游戲來減緩學生的亢奮感,可以選擇一些輕松愉快的游戲來放松心情,減輕疲勞感,及時擺脫身體和心理上由于鍛煉帶來的緊張狀態,以一個平和愉悅的心態結束一節體育課。
3.1 增加游戲趣味性和多元化
在高校體育課中,如果只采用幾種固定的體育游戲來達到教學效果勢必會在重復后產生疲勞感,減少體育游戲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創新和改進游戲規則,甚至創造一些趣味性強的體育游戲來增強學生的上課體驗。例如教師采用“貼膏藥”“老鷹抓小雞”等游戲來增強跑動能力和反應力,在重復進行幾次之后,有的同學參與感不強,甚至有抵觸情緒,拒絕參加。教師還可以利用周邊環境進行戶外拓展拉練,例如海岸線跑等因地制宜的運動來增強趣味性。體育教師應該善于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體育資源來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
3.2 教師以身作則,參與游戲
體育老師作為“最接地氣”的老師,由于課程特性,和學生零距離的接觸成為學生們普遍都喜愛體育老師的原因。如果在課堂上教師能夠參與到與學生的游戲中來,無意中減少了師生間的距離感,有利于增加師生間的友誼,尤其是在新學期的開始階段,由于選修課使得學生和老師之間不是非常熟悉,體育游戲成為了師生之間友誼的橋梁,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和親切感,對之后的教學提供便利。教師要形成領導者和服務者的觀念,把學生當朋友,與學生打成一片,逐步做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3.3 游戲要有針對性和科學性,靈活運用
體育游戲的目標是服務體育教學,不同的體育游戲的教學目標是不同的。教師需要根據課堂教學目標調整體育游戲的內容,達到“對癥下藥”的目的。例如有的班級女生居多,就要采取運動負荷相對較小的游戲,有的班級男生居多,就要采取運動負荷相對較大的,對抗性強的游戲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課堂的不同階段,教師也要根據不同的練習要求編排不同的體育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既有效消除了師生矛盾也豐富了課堂內容。
高校應當重視體育游戲的開展,加大相關器材的投入力度,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運動技術,享受體育,熱愛體育,真正地做到“陽光體育”。
[1]李松.論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科技文獻,2014 (11):81-83.
[2]張鋒.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意義和作用[J].品牌,2015(5):281.
[3]付麗.體育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體藝術,2015(9):173.
[4]項江.論體育游戲的游戲性[D].首都體育學院,2008.
[5]于振峰.體育游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G807.02
A
2095-2813(2016)07(b)-006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