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0)
?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探討①
張奕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伴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發展,高職體育教學在新課改中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行動導向教學法”是符合新課改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樹立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理念,提出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同時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推動學生實現全面發展。該文就我國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對“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具體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 高職體育 教學改革 應用探討
“行動導向教學法”彰顯著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特征,屬于全新的教學模式,可將其導向視為教學任務,在課堂活動的設計過程中體育老師可以有針對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實現對學生行為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的教學特征是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活動,體育老師通過講解體育相關的理論知識,學生在聽過講解后進行訓練以達到掌握體育技能的目的,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干擾,高職體育教學還存在值得思考的問題,所以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教學方法,從某一角度來說可以提高體育教育方面的教學質量。
“行動導向教學法”既是新課改下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措施,更是在社會快速發展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在具體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前,對高職體育教學的課堂現狀進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1)課堂活動設計不合理。就目前高職體育教學的課堂設計來看,還沒有完全摒棄傳統教學內容的束縛,對于高職學生而言,枯燥的理論教學和競技教學極大程度的抑制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導致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將直接影響課堂活動的教學質量。高職體育教學應該將體育課程的本質和功能作為課堂活動的設計基礎,而長期以來的體育教學模式是以乏味的競技項目為主,缺乏創新和變革,不符合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自然會打消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另外,高職教學的考核標準過高,沒有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也會導致體育課程的教學無法順利進行。(2)教學目標不確定。高職體育教學目標應該與職業教育的整體教學目標相互契合,與普通高校進行比較,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以及職業定向性。為了使各項工作更加符合職業教育所希望達到的教學目標,高職教育應該對市場變化予以關注,使其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收效均能夠與市場的對應的就業需求實現高度化的一致,在提高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教師應當提升學生在市場中的就業適應性,在體育教學工作中,有一定數量的高職學校較為盲目的跟從普通高等學校制定不適宜、不合理的教學目標,最終致使高職體育制定的教學目標與高職學生身心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存在脫節,缺乏了適應性與針對性,無益于高職院校學生身心等多方面的長遠化發展。總的來說,高職教育雖然經過新課改的不斷改革,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一定的改善,“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應用,不僅符合新課改下的教學要求,同時從高職學生的整體就業形勢出發,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基于筆者對高職體育教學現狀的詳細分析,“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2.1 明確高職體育教學目標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首先應該注重建立具有明確性意義的教學目標,將提高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作為體育教學活動展開的基礎性目標,通過對教學課堂進行合理化與科學化的安排,以實現充分保障體育教學在教學課程中的學習效果的目的。在具體的體育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的任務是符合體育教學的實際應用,并且與學生未來的就業有關,與此同時,還需要具備體育理論知識的實踐指導等,老師可以和學生一同制定教學任務,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并激起所有學生的學習欲望,確立教學目標需要簡單、合理,并符合教學實施條件。例如,以籃球投籃技術的教學為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根據結合理論和實踐的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1)了解籃球投籃技術以及其在競賽中的主要作用;(2)老師為學生明確講解教學目標,并為學生設置生動的教學情境;(3)將全班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并實施教學計劃,學生通過合理分工和積極交流,順利完成各小組的學習任務;(4)學習成果的匯報和總結,老師給予適當的評價。
2.2 規范合理的教學內容
目前,高職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依然是對競技項目的教學為主,對學生的體育技能以及硬性操作技能的要求較高。這樣的教學
效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競技技能,但是對于整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不明顯。在明確教學任務后,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根據學生為主導,將學生分為5到8個小組,并確認一名學生為小組組長,根據教學任務和目標,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和具體的實施步驟,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時處于引導地位,而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學順序是相反的,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自信心,這時便需要老師積極地引導學生走出認識誤區,根據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及時作出相應的技術指導,協調小組內的不和諧現象,在肯定小組成員想法的同時,幫助小組成員完成教學任務,使其對競技技術實現完整的掌握。
2.3 構建全新的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體系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具體應用中實際上是基于傳統教學方式的一次革新,因此,教學評價體系也應該按照教學目標和任務進行相應的改革。“行動導向教學法”中,不論是課堂設計還是教學具體過程中,學生都處于主導的課堂地位,其主動學習性將會直接影響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所以,將學生的參與熱情作為教學評價體系的標準之一勢在必行。
2.4 充分發揮學生主導性
很多高職院校已經認識到原有體育教學存在的弊端和問題,并且意識到枯燥的競技技能會對學生的學習熱情造成影響,但是并沒有在教學過程中深入了解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性。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倡導“健康體育”的教學理念,在引導學生“健康體育”理念的同時,應該盡量采取多樣的課堂活動和訓練方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導學習地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加強自身的身體素質,同時還需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積極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教學方法,在不改變原有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競技項目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革,在降低訓練難度的同時,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娛樂性,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同時充分展示體育課程的優勢,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學習性,并對解決今后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有所幫助。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教學中已被廣泛應用,能夠幫助學生主動學習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改革。
參考文獻
[1]牛英群.論“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10(33):153-154.
[2]屈銘.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31):96,98.
[3]于洪巖.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5(9):278.
作者簡介:①張奕(1972—), 男,漢,湖南安化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籃球訓練。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6.001
中圖分類號:G807.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2(c)-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