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天津市南開區中醫院,天津 300052)
?
區域醫療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劉青
(天津市南開區中醫院,天津 300052)
【摘 要】區域醫療信息化的含義是: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為醫療服務者提供以數字化形式為存儲,傳遞醫療行業的技術水平,支持醫療服務的過程。醫療信息化是邁向醫院現代化的重要一步,也是社會信息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醫療信息化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并且開始有一定的規模了。本文針對區域醫療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醫療信息化 醫院管理 發展對策
所謂醫療信息化是以患者為核心,實現各個階層醫院、醫院管理部門之間的高校網絡交流和密切配合。在各個方面幫助患者。當前由于新醫改的推行,信息化也為醫改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截至目前為止,在各個區域的信息化醫療機構已有三十多萬家。
1.1 醫療信息化的規模
據IDC的數據分析,我國醫療信息化的投資規模的年增長率有望達到百分之十七。從得到的數據可以看出,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大大加快了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1.2 各地區醫療信息化的進程
建立居民健康信息檔案、醫療信息共享平臺以及區域醫療體系作為新醫改中的三大要點是醫療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1.3 醫療信息化建設負重致遠
國家在三年內投入了八千五百億元來推動新醫改。這對新醫改的推行提供了巨大的保障。由于我國的醫療信息化水平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在醫療信息化實施的過程中依然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
許多衛生行政部門還沒有實現辦公自動化、網絡化。而很多醫院的信息系統的管理模式仍然是以財務為重點的,沒有轉向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信息化建設上來。很多地方不同地區之間仍然沒有共享的數據平臺,收集到的信息也是不及時不完整的,以及在城鄉之間信息化發展很不平衡。大多數的信息化程度依然停留在表面上。如在門診掛號系統上、病人的收費系統、卻沒有深入到衛生系統的各個環節。
2.1 資源配置的重復利用
在中國疾控中心有傳染病直報系統、全國應急指揮系統等,很多衛生系統中擁有多條的網絡信息直報系統。用于信息的傳送、處理、分析等。然而在中央層面還沒有建立共享的系統平臺,各大醫院都是根據自己量身定做相應的軟件進行服務。一味的引進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兼容性太多,品種復雜。這些大多的系統只能進行簡單的文字處理等低級的信息處理,不但導致資源的重復利用,而且使各大信息系統數據的統計帶來了非常麻煩的問題。
2.2 信息交流不通暢
由于各個地區的醫療信息管理系統都是根據自身的需要量身定做的。他們通常沒有統一的借口和標準,使用起來非常的混亂。于是各個醫療機構就被孤立起來。由于系統對接困難,無形中給醫院的交流合作以及信息化的共享形成了一堵墻。實行區域醫療信息化的統籌、共享各個系統,可以提高信息的傳輸能力,統一數據信息從而為病人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2.3 大量信息卻利用率低
很多醫院都擁有病患的大多數資料,如:病史、治療方案、反饋的信息等材料。應該仔細分許充分把這些資料利用起來。分析這些資料醫院可以為病人提供更符合病人需求的服務;對發病原因、治療方案、治療成功率、疾病死亡率進行分析可以為醫療研究人員提供寶貴的科研素材,可以提高醫院的醫療水平。
然而現在大多數的醫院卻是空有大量的資料,卻不能將這些資料充分有效的利用起來,也無法挖掘出隱藏在這些數據后更為有價值的知識,嚴重影響了醫療信息化進程的推進。
2.4 城鄉發展不平衡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深入應用,在城市中,各大醫院都大量的投入了信息化建設的進程,成功的案例在們珍和住院醫生工作站,還有個別醫院雖沒有徹底實現電子病歷和醫學影像數字化,卻也是在努力完成中。在農村,醫療信息化的進程卻非常困難,縣、鄉級地區沒有實現農村醫療保護信息的數據化。由于城鄉醫療信息化發展的不平衡,也成為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的絆腳石。
2.5 標準不統一
當前醫療信息建設散漫自由,缺乏規則嚴重影響了推進醫療信息化的進程。每個醫院都獨立成形。各個醫院的藥名、檢查方法、手術名稱、診斷名稱都不太一樣,他們都自成體系。沒有統一的標準,阻礙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換。
2.6 認識層次不高
醫療信息化不但要對醫院信息化進行深入,而且還要開展公共衛生信息化和醫藥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同時要完善國家、省、市、藥品監管、檢驗檢測、足部完善電子醫藥商務平臺。當前社會由于人口流動較快,疾病的椽筆速度也隨之加快。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建設需要覆蓋全國的醫學,高校快捷的疾病監控體系。實施網上疫情監測、救治等。加快了現代公共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與此同時,政府,醫院以及醫療行政部門應該會如何開展和實施醫療信息化建設有一個明確考量。政府的干預能夠直接推動醫療信息化建設,而醫療部門可以提供動力。只有把兩者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各大優勢,對建設醫療信息化勢如破竹。
3.1 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
根據統一的標準,把不同層次的數據拿出來共享,確保在不同層級、不同政府之間將這些信息收集起來,并且能夠在各個部門之間相互流動。
3.2 信息平臺共享
通過建立數據庫、數據集市、提供多角度的數據分析功能把地市級、省級、國家級、的數據收集和整合起來,為全民健康水平的評價、政策的制定等等,提供了有利的依據。
3.3 注重培養信息化的人才
當下,迫在眉睫的是建立起一支強有力的充滿活力,具有復合型信息化的人才隊伍。因此要針對醫療工作人員進行醫務教育、培訓、培養出醫療信息化多需要的人才擴大專業知識。同時也要引入云計算和互聯網技術,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對藥品的跟蹤、醫療廢物的監管,同時也為醫療衛生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在新醫改的頒布和實行中,我們可以通過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改變以往陳舊的管理模式,建立資源的共享和利用。降低醫療費用,提高服務水平,在政府部門和醫療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將會迎來新的春天。
參考文獻:
[1]唐凱,管世俊,黃釗等.區域醫療信息化中的醫療數據交換平臺[J].醫療衛生裝備,2010,31(5):35-37,
[2]蔣璐,趙強,王競等.區域醫療信息化“協同服務鏈”建設模式的設計與實踐[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2):183-186.
作者簡介:劉青(1985—),男,漢,天津人,信息科,科員,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醫療信息化;天津市南開區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