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龍
【摘 要】隨著青山湖區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區屬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越來越受到語文老師們的重視,這既給農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在青山湖區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教育也必須得到相應的發展。農村孩子也有受到語文課內外閱讀教學的權利。青山湖區的行政區劃經歷了復雜的演變過程,青山湖區作為縣級行政區,仍然有部分小學分布在青山湖區的各個偏遠鄉鎮。如何使農村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下面我將淺談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閱讀;資源;開發;利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從課堂教學到社會生活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資源發揮應有的教育功能。如何使農村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呢?我們要充分利用農村校內外現有的課程資源, 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在生活中學習和探索,將收到無與倫比的效果。在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上,語文教學活動是語文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其活動資源,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遵循語文規律,利用身邊資源,加強聽說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級各類學校語文課程應該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各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
語文教育家葉圣陶曾經說過:“什么叫語文,平常說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在紙面上叫書面語言。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結合說就叫語文。”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在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方面,教師的任務是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設施,加強學生的聽說訓練,給學生創造濃郁的學習氛圍。
我們把學生每日從早到晚在校時間作一定的安排。早讀時間在班上閱讀名著名篇;課間活動和午休時間利用班班通播放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經典詩文的朗誦、富有哲理的童話和寓言,使學生在聽中受到文學的熏陶并提高學習語文興趣,為了引起全體學生的重視,還對學生的口頭說話進行評定打分,并作為單元測試分數的組成部分予以記錄。
這些對語文老師來說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卻給農村的孩子創造了濃郁的語文聽說訓練的學習氛圍。無形之中語文知識在學生身上得到潛移默化,周而復始,為寫作提供了豐富的詞匯和內容,定將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握課程特點,倡導廣泛閱讀,培養良好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我想方設法組織學生廣泛閱讀,使學生在廣泛閱讀文本過程中從字里行間提取信息,并將自己對語言的感悟、體驗內化為富有個性色彩的語言過程。廣泛閱讀可以使學生從中認識歷史和人生,提高觀察判斷理解生活的能力。
我們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根據需要每周組織一次讀書會。由于學校圖書資料缺乏,我們號召學生從家里拿來各自的藏書,在教室里建立圖書角。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讀書心得,教師適時組織討論,指導學生多角度閱讀,培養閱讀和欣賞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倡學生讀中質疑,從而激發學生看書閱讀質疑的興趣,通過討論把他們的視角從文本引向社會。
我們還通過舉辦朗誦會、讀書知識競賽等活動,促進學生多讀書。在活動中學生可以運用逆向思維,大膽懷疑,大膽想象和創新,并可以對共性的看法或結合提出質疑,得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達到豐富語文課程資源的目的。
三、發揮資源優勢,鼓勵自主探究,進行綜合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現代社會所需的語文實踐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墻報以及學習專欄這些優勢資源,把學生寫得好的、哪怕只是有進步的文章或言論在班級展示;開展作文寫作評優活動;鼓勵學生動手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重視激發學生對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的體驗和感悟,指導學生向報刊投稿。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搭建一個開放、自主的獨具特色的課程資源平臺。促進農村孩子語文素養全面提高和協調發展,培養小學生自主獲取知識、運用知識能力。
作為一名青山湖區農村語文教師,我們要積極投身到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實踐中去,合理利用,充分開發課程資源。只有利用自身這個重要的課程資源去演繹百家爭鳴、萬花齊放的課堂,才能迎來小學語文課程開發的一個又一個春天。
參考文獻:
[1] 朱慕菊 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走進新課程》;
[2] 謝錫金 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新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3]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例讀本》;
[4]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