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翠鳳
【摘 要】《計算機應用基礎》具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根據市場的需求,社會形勢的發展,中職生以就業為導向,學有一技之長為主線,這就要求中職教師必須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跟上時代的步伐,為社會需要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教學;技能培養;教學方法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所有中職學生必修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旨在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使中職學生在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以致用,將所學的計算機知識轉化為基本技能,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靈活應用,提高工作效率,適應工作需要,滿足社會的要求。
一、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的現狀
(1)目前中職計算機教學存在學生基礎層次參差不齊的問題。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及不同層次的學校,其文化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學習成績較差,學習興趣不高,缺乏學習主動性。再者由于初中學校的條件各異,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操作能力也大有差距,有些偏遠山區的學生幾乎不怎么接觸計算機,這就使中職學校對計算機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隨著中職生源的滑坡,中職學校學生的基礎與以前大有不同,學生相對以前也難教了。目前,中職學生厭學已成為一種較普遍的現象,它嚴重影響到學校、班級的管理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據我多年的教學觀察,學生厭學主要有以下幾種:有的學生上課不專心,兩眼直直地盯著黑板,心早就飛到了教室外面;有的學生上課大聲講話、用手機聊天、聽音樂,根本不把老師放在眼里,甚至頂撞老師。
(2)教師的教育理念陳舊在中等職業學校里,許多教師尤其是一些老教師的教育理念還沒完全轉變?,F在的中職學生多是中考的失敗者,甚至有的學生初中都沒上完,課堂上師生沖突的事件時有發生。許多教師一進教室就頭疼,怕課堂紀律不好,課上不下去,甚至產生了厭教情緒。從某些方面來說,教師的厭教情緒也加重了學生的厭學情緒。
(3)教學形式陳舊,教學方法欠妥目前,許多中職學校都配備了微機室、多媒體演示室等資源,為教師提供了多樣的授課手段,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但許多教師并沒有把這些資源合理、有效地利用起來。在教學形式及方法上仍然是過去的老套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即使運用多媒體教學也僅僅是做一下演示,師生互動很少,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策略
1.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并不是一種獨立的教學法,它可以演示、講解、自學、問答等,它與整個教學過程相結合。多媒體教學在使用中將文字、圖形、圖像、視頻、音頻融為一體,使得課堂徹底改變“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老師邊講解,邊演示,學生邊學習邊練習,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教師教學輕松自如,問題顯然就迎刃而解了,整個課堂氛圍活躍,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講WORD2010文字特效教學中,在講解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時,可同時把不同效果的文字先演示給學生,讓學生看到生動形象的效果,來幫助理解各種設置,從而加深記憶,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計算機教學中總是會遇到一些學生對新知識掌握得比較快,課堂上往往會開小差,講話,或打游戲,吵鬧,對于這樣的學生,應選他們為小組組長,讓他們輔導后進學生,這個方法既可以使優生、愛玩耍的學生約束自己,提高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促進技能的提高,又可使后進學生得到及時的輔導,雙管齊下,讓有差異的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采用互幫互學的教學方式,全面提升班級的整體能力。
采用案例教學。案例教學的過程包括:作品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任務分解(化難為易、變繁為簡)、學生動手操作(注重操作技能的培養,激勵學生的創新精神)、生生互助(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師生互助(個別指點輔導)、生生互評(促進學生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師生互評(激勵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老師課后總結(重難突破,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PowerPoint教學過程中,老師可先制作一個精美的個人相冊,將素材的獲取、演示文稿的新建、插入圖片、音頻、視頻、動畫、幻燈片切換和超級鏈接等理論知識結合在一起,通過放映,演示其作品,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再逐個分析講解各知識點,最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創作,在制作過程中指導學生逐步改進作品,最后進行互評,總結作品制作過程中的要點和難點,從而明確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變以往的“要我學”為“我要學”。
上課時,老師先提出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想想如何解決,以任務激發學知識的主動性。例如:在教Excel2010中的公式、函數、排序這一內容時,要求本班學生的期中考試成績在電腦里處理,將各科、個人的成績進行匯總,還要排名次,學生的序號不變,以個人總分進行降序排列應該怎么做?然后引出Excel2010的排序方法,進而得到用排序對話框操作時序號會被打亂,引出函數RANK.EQ,用它來完成任務,達到用戶的要求,總分降序排列,名次從前往后,序號不變輕松又準確。通過設置的懸念,讓學生自己去研究解決,這樣會使他們覺得學習計算機很實用,從而也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3.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中等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的主要區別,在于突出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中等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學特點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既是學生(像普高學生一樣學習文化科學知識),又是學徒(像生產、經營、服務、等行業的學徒一樣要學習有關的技術、技藝和專業技能)。學校應從專業培養目標出發,按照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和理論夠用、適度,不求全面、系統的基本原則,在充分權衡公共課和專業課在本專業能力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從加強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來構建課程體系。按照循序漸進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安排,使其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能夠充分體現理論適度、技能為主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
(1)邊講邊練,講練結合。邊講邊練,講練結合教學方式就是整個教學過程在機房進行,教師可以隨時讓學生練習。具體做法就是教師上課前要認真分析教材,制作一些適合于本課的演示教學課件,考慮好什么時候該上課,什么時候該讓學生練習;教師講課時能統一控制學生用機,學生練習時能開放學生用機。這種教學方式具有實效性,學生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學過程是雙向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授課重點和難點在一個能操作的環境下,采用講解、操作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能看到具體的操作環境、各種操作規定的具體應用、操作過程中的各種變化信息、操作結果的表示方式等,使學生能靈活運用各種操作規定、看懂各種變化信息、掌握操作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時的解決方法等。
(2)加強指導。不管是采用哪一種模式,學生在上機實踐時教師一定要加強指導。因為實踐教學法強調學生“實踐”,課堂中大部分時間學生在實踐練習,在學生上機時,教師不能坐在講臺上做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在下面巡視,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同時要主動細心觀察學生的操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有代表性的問題要統一講解。老師忙不過來時,還隨意指定一些“輔導員”(不一定是成績很好的同學),讓他們解答同學的問題,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尊心,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