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拴成
(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林業局,山西 太原 030300)
?
太原市生態林業建設模式與對策
張拴成
(山西省太原市婁煩縣林業局,山西 太原 030300)
摘要:指出了我國的生態植被遭到了大量破壞,與此同時,致力于對生態林業的大力保護,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山西省城為例,對山西省的生態林業建設模式進行了深入分析,并針對當前山西省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為我國生態林業的建設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太原市;生態林業;建設模式;對策
1引言
當前,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問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作為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對其保護與合理開發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近年來,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以林木業為例,它有著調節空氣濕度、美化環境的作用,在整個生態環境保護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須加強生態林業建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維護生態平衡。
2山西省城生態林業建設的重要性
所謂生態林業,就是在遵循生態學原理的基礎上,按照生態經濟的相關發展規律,采用科學的生態工程建設方法,在保障生態環境平衡的前提下,對林業進行綜合經營,使其發揮森林的多重功能,實現對林木資源的高效利用,最終達到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生態林業的提出,為我國林業資源的保護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由于對木材的過多的需求量,林木資源被大量開采,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木業對生態環境的調節與平衡功能。以山西省城太原為例,按照黃土高原土壤質地劃分,它屬于黃土高原中壤I帶偏北部,含水量在6%~9 %,土質主要為沙壤土,年降水量在500 mm。它是我國重要的文明古城,也是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為山西省的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太原的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現象日益突出,高污染、高耗能產業使山西省城的生態環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已經影響到太原市的對外開放與發展環境,成為當前太原市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1]。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性,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進而保障山西省城經濟建設的順利運行。
3山西省城生態林業建設模式與對策
3.1生態治理企業的建立
首先,生態治理企業主要是針對當前太原市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將生態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于生態環境改善與經濟效益的同步發展。當前,太原市對生態環境的治理主要包括個體承包型、個體購買型。企業化經營等多個不同的模式,這些模式有著各自不同的優勢。從當前的發展情況看,政府推動下的群眾性生態環境建設具有臨時性的特征,而且責任劃分不夠明確,整體實施效果欠佳[2];而個體承包模式又容易受到資金、技術的限制。目前,生態治理企業的建立無論是從生態環境的保護方面,還是經濟效益的實現,都有一定的優越性,首先,生態型企業的建立,有利于生態治理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結構體系,通過對國家生態建設資金的合理利用,達到一定的生態環境效益,一方面能夠避免生態建設的資金分散問題;另一方面也達到了一定的生態環境保護效果,可以大范圍內落實、執行。
3.2實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綠化工程
由于太原市獨特的地理位置,水土的大量流失造成了荒山面積的不斷擴大,因此,可以加強荒山造林,提高植被覆蓋率,對水土形成一種保護作用。對于高山陡坡的區域,可以采用生態防護模式,在山腳以及坡腳地方施以經濟型的植被再植,所選用的植被要具有一定的抗逆性,根系要發達,能夠防風固土,起到水土保護的作用,樹種的選擇可以以闊葉樹、鄉土針葉樹為主,兩者進行混合塊狀種植。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截至2008年底,太原市的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了14.54 %,林木綠化達27.35 %,大部分的農林網田已經建設完成,另外,省級自然保護區共有4處,總面積達116.72畝,覆蓋率達11.2 %,林業建設成效明顯。[3]在今后的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還可針對那些水庫流域坡度較大、人工造林難以實現的的荒山區,進行封山育林。將荒山造林與封山育林相結合,致力于對植被的保護與恢復,增強森林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效益。
參考文獻:
[1] 支玲,李怒云,田治威,等.西部退耕還林工程社會影響評價——以會澤縣、清鎮市為例[J].林業科學,2004(3).
[2] 李蕾,劉黎明,唐偉.退耕還林還草對農民收入及農村經濟的影響[J].農村經濟.2004(3).
[3] 姜華.云南省退耕還林(草)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探討[J].林業調查規劃.2003(2).
3.3加強退耕還林監管力度
隨著林業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我國提出了退耕還林的生態建設策略,這一措施在我國大部分地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實踐,可以說這是我國有史以來對生態環境保護最大的一次結構調整,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自太原市實行退耕還林政策以來,截至2008年底,太原市的退耕還林達到118.8萬畝,荒山造林74萬畝,該工程涉及到全市10個縣區的每一個鄉鎮,國家也對此給予了大量的資金投入,使太原的市的生態林業建設取得了鮮明的成效。在未來的太原市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更應堅持退耕還林政策,政府部門要對山西省的退耕還林給予高度的重視,加強對退耕還林的監管力度,將退耕還林的各項政策制度充分落實到實處,將栽植、樹苗、驗收等這一系列程式嚴格規整,并作為一項固定的形式,全面貫徹落實,提高退耕還林的實施效率[4]。另外要加強對林業生態環境的教育,使人們能夠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積極配合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對于破壞林業環境的行為要嚴厲打擊,避免出現環境再破壞。
4結語
生態林業的建設與保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參與其中,增強生態林業保護的意識,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更需要政府部門強有力的管理與監督,將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制度落實到實處,共建我們美好的家園。
[1] 郭澤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加快內涵發展步伐——屯留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與探索[J].林業經濟,2013(5).
[2] 逯登斌.現代林業管理探討——以山西省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為例[J].華東森林經理,2013,2(2):39~41.
[3] 程少良,劉家森.靚麗臨汾繡綠色 發展林業護生態——臨汾市林業局加強林業發展、生態建設紀實[J].政府法制,2014,13(13):56~56.
[4] 王瓊.談談山西的生態林業與民生林業建設[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3,4(4):35~36.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l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 Forestry in Taiyuan City
Zhang Shuancheng
(LoufanCountyForestryBureauofTaiyuanCityinShanxiProvince,Taiyuan0303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problems lying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ausing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logical vegetation has suffered a lot of damages. In terms of this situation, China has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which is committed to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forest and achieves some results. Taking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makes a deep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forestry's construction model in Shanxi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forestry construction in Shanxi province, which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forestry in China.
Key words:Taiyuan City;ecological forestry;construction model;countermeasure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1-0053-02
作者簡介:張拴成(1976—),男,山西太原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方面的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