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艷(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滿城小學,河北 保定 072150)
?
講究語言藝術 優化小學語文課堂
張志艷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滿城小學,河北 保定 072150)
摘要: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主要是靠語言來進行的,教學語言是教師的基本功!教學語言“活”起來是課堂“活”起來的核心。教師課前精心備課的內容,設計的各種教學方法,最后都要通過語言來實現。教學語言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最主要保證,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要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更具藝術性,就要增強教學語言的力度和魅力,進而優化語文課堂。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使你的知識不變成僵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個最重要的工具”。馬卡連柯也說:“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的不同,其效果可能相差20倍。”所以,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應具備某種“磁性”,這樣課堂教學就自然會吸引學生聽,吸引學生學,自然會優化語文課堂,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老師精煉語言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之一,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高低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不論你準備了多么好的教具,采用了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如果語言沒有條理,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講課中語言要清楚、準確、有條理、邏輯性強。簡潔的文字,既加深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概括了課文的思想內容,又訓練思維能力,語言生動形象,就能將抽象的化為具體,深奧的講得淺顯,枯燥的變風趣,讓小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春雨。
精煉準確的語言對小學老師來說,是一門應該長期不斷修煉的基本功。那么精煉準確的語言是從哪里來的呢?是從認真備課,深鉆教材中得來的,只有認真備課,深鉆教材,才能找準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圍繞著重點、難點和關鍵考慮需要講哪些話,提問哪些問題,哪里要多講,哪里要少講,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教師在備課時還要考慮自己的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的形象、生動就是要求教師講到典型的人物、生動的事例、感人的情節時,要繪聲繪色,細致刻畫。因為現代心理學認為,上課開始時小學生比較容易集中精力,這種最佳狀態一般能維持15-25分鐘,時間一長注意力就會分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趣味性的教學語言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始終保持在聽課上面,使小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面對的只是一些孩子。他們的知識水平和人生閱歷決定了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是直觀的。抽象深奧的講解遠不如返璞歸真、形象生動的描述更能走進學生的心靈,而且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還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比如,一位老師教學理解“沁人心脾”這個詞時,老師問學生:“在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午后,你又熱又渴地回到家,打開冰箱,拿出一杯冷飲一飲而盡,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爽!”“對了,‘沁人心脾’說的就是這種‘爽爽’的感覺。這是一種讓人覺得很舒服的感覺。”這位老師為使教學語言達到形象生動真可謂動了心思。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啟發誘導至關重要。所謂啟發誘導,就是通過教師的引導來喚起小學生的想像,促使他們思考,這樣才能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小學生興趣,調動小學生積極性,掌握知識的目的。特別是提問,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臺階:太難,對小學生啟而不發;太容易,小學生只看熱鬧而不思門道。所以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小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小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小學生的內動力,引導小學生質疑問題,多為小學生制造懸念和創設意境,激發小學生的創造性和求知欲望,使他們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并發展智力。為此,教師在課前要設計好預習習題和課堂提問問題,讓小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去聽課。課堂上要循循善誘,因勢利導,深入淺出,使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收到啟迪,探求新知識,掌握新內容。
前蘇聯教育學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幽默是語言藝術的重要手段。講話風趣而又發人深思,可以啟迪學生智慧,調劑身心。在課堂上形成一種輕松活潑、愉快向上的氛圍,是教師語言藝術的較高境界。
事實上,富于幽默的教師更容易受到學生的歡迎。他們往往善于利用語言藝術,含蓄地表達評價,以歡樂的情結感染小學生,增添課堂語言的藝術光彩。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借助風趣幽默的語言,可以打破課堂的沉悶氣氛,增強感染力,啟迪小學生的思維,使小學生精神振奮,在談笑和諧之間,輕松愉悅地領會知識內蘊,在談笑風生中掌握應有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有時用點順口溜,小笑話等語言形式,讓小學生在樂中學。
激勵性的教學語言是課堂調控的一種手段,孩子們渴望在學習活動中擁有一份真情,一份感動,享受學習的快樂,激勵性的教學語言喚醒學生的自信心。當小學生發生錯誤時,老師一抹寬容的微笑;成功時,老師一個贊賞的眼神;困惑時,老師輕輕的一撥;猶豫時,老師一句鼓勵的話語,對孩子們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小學生在教師積極的引導下,從從容容的學習、討論,踏踏實實的探究、交流,對學習自然而然的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有了學習的自信心,學習也就成了小學生自身需要和快樂的源泉。
對于學習基礎不好,課堂上思維不活躍的,激勵性語言顯得極為重要。對于這樣一部分小學生,為了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我非常注意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比如鼓勵小學生說:“別緊張,一切階級敵人,都是紙老虎,”或“困難像彈簧,你強他就弱,你弱他就強。”然后“先請坐,再想一想,我等著你的答案。”當別的學生回答出一些基本點后,再重新叫起他“想得如何,有收獲嗎?請說一下吧。”真摯的態度、激勵性的話語,會使這些同學感到信任、鼓舞、溫暖和力量。他們會全身心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總之,語言是一門精深的藝術,小學語文教學也是一門精深的藝術,讓我們用心錘煉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精心設計每一句教學用語,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有效性,讓小學語文教學語言更好地服務課堂、點綴課堂,讓充滿藝術性的語文教學語言彈奏出美妙動人的樂曲,在小學生的頭腦中回響激蕩,開啟每一顆求知的心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