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成卓,劉 紅(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昆明 650203)
?
關于《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溫成卓,劉紅
(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昆明650203)
摘要:從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出發,分析總結了課改前《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項目化教學改革的總體思路,對《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進行了項目化教學總體設計。經過教學實踐,提升了學生學習效果,證實了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方向的正確性。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改革
(1)教學方法:課堂理論授課占據主要部分,實訓室實驗教學較少。教學計劃主要按書本教材目錄內容進行編排,教材的知識結構類型體現了知識全面性、系統性、完整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但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技能的培養。(2)授課方法:主要以講授法為主,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課堂的教學效果主要取決與教師的知識理解深度及課堂的帶動能力。運用講授法時存在課堂把控不夠全面,教法單一等問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參與度低等問題。(3)考核方式:課改前考核方式為分為三部分,平時成績占15%,主要考察出勤和上課回答問題情況;實驗成績占15%,每學期4課時實驗課程,主要考核實驗完成情況;期末理論成績占70%,綜合考查理論知識掌握情況。考核重心在期末理論考試,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太注重平時表現,部分學生考期末突擊通過本門課程的考核,不利于對本門知識和應用能力的提升。
(1)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增加課程效果評價環節,激勵學生學習興趣。(2)突出能力目標:以能力為本位,以能力目標為第一教學目標。(3)任務訓練:選擇明確的、恰當的工作任務驅動能力訓練。(4)職業活動導向:教學生做的事一定是學生未來職業崗位上從事的工作。(5)項目載體:以合適的項目為載體訓練能力、傳授知識、培養素質。 (6)教、學、做一體化: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實現“做中學”和“做中教”,實施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7)滲透德育和外語教育。(8)滲透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工作價值觀教育。
(1)總體能力目標:針對液壓類職業崗位能力需求選取和制定本門課程內容,針對工作崗位的實際工作情況和條件選擇“教學項目”作為教學內容的載體。選用工程實際應用的液壓泵、缸、閥等液壓元件作為實踐教學實驗器材,通過對元件的拆裝、繪制、檢測等教學項目培養學生的液壓元件組裝、元件故障排查等能力。選用泵的性能測試實驗臺、調速回路性能對比實驗臺、可拆式模塊化多回路系統設計實驗臺等作為實踐教學實驗平臺,通過對壓力控制、方向控制、速度控制液壓回路的搭建和調試培養學生的對液壓設備回路系統的調試、故障排查、售后維修維護能力。
(2)能力訓練項目設計選擇一個或幾個貫穿整個課程的大型綜合液壓項目,作為訓練學生職業崗位綜合能力的主要載體,然后把綜合項目分解為若干個子項目,項目的選擇應具有實用性、典型性、綜合性、可行性。本課程選取液壓推料機液壓系統回路設計、搭建、調試作為綜合項目載體,分解為液壓泵故障檢測、方向控制回路調試等8個項目訓練模塊。以項目五—方向控制回路調試為例,能力訓練項目設計如下:A:任務名稱:方向控制回路認識。擬實現的能力目標:能夠區別換向回路、鎖緊回路;知道如何控制執行元件的起動、停止、換向。相關支撐知識:單向閥、液控單向閥、換向閥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常用基本換向回路單元。
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1、熟讀本項目任務書(課外完成);2、課下收集整理資料;3、通過收集的資料,學習方向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4、換向回路實驗臺操作演示,繪制回路原理圖,講述換向原理。結果(可展示):控制回路原理介紹ppt
B:任務名稱:方向控制回路搭建。擬實現的能力目標: 能夠根據液壓系統原理圖搭建連接系統回路。相關支撐知識: 各個元件、管件的連接方式,密封裝置選擇。
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 1、熟悉可拆式模塊化多回路液壓試驗臺;2、根據回路原理圖,選擇所需元件、管件和連接工具;3、回路連接;4、回路檢查、考核。
結果(可展示): 搭建好的回路
C: 任務名稱: 方向控制回路調試
擬實現的能力目標: 能夠正確的啟動液壓設備;能夠正確操作液壓設備;能夠調試液壓設備的運行,排查系統故障。相關支撐知識:液壓系統的故障診斷與分析;換向回路執行件動作控制調節方法。
訓練方式手段及步驟: 1、檢測液壓設備,啟動液壓設備;2、建立系統壓力,查看各表是否正常;3、調節方向控制閥,運行設備;4、觀察回路換向、起動、停止是否正常,調試回路。5、通過觀察各檢測表,判斷排查系統故障。
結果(可展示): 液壓系統原理圖
(3)考核方式設計。將整個學習過程作為本門課程成績的考核過程,構建以能力為核心,以技能為重點,兼顧理論知識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從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實際操作技能、社會能力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核。考核成績比例更加側重于項目實施過程考核,其中理論考核占30%;項目過程考核占70%,包括自評、互評和師評。
課堂不再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單一局面,學生在項目情景中獲得了角色,成為課堂的主體。經過項目化教學實踐,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明顯提升,主要表現在: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厚;自主學習能力強;分工明確 各司其職 合作默契;知識、技能融會貫通;解決技術問題能力增強;能快速適應畢業后的崗位工作等。學生學習效果的改善證明了《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是正確的,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不斷的完善項目化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芮菊芳.液壓與氣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曹燕.《液壓與氣壓傳動》項目化教學實施方案的設計與分析[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1.215
基金項目:2015年度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青年骨干教師科研計劃項目“液粘調速離合器摩擦片油槽結構性能研究”(2015QN04)。
作者簡介:溫成卓(1985-),男,教師,研究方向:流體傳動與控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