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古力·阿不力米提
摘 要: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普通高等學校相比在教學上存在較大差異,時代的發展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職學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廣大高職院校要盡快實現新形勢下的創新發展,相應地,英語作為高職院校的重點課程,教師角色的定位也值得反思。本文將在分析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角色傳統定位的基礎上提出高職英語教師角色的改變思路,從而為廣大的高職英語教師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教師;角色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開始重新認識當下的教育模式和教學實質,在英語教育領域掀起一股改革的風氣。社會語言學理論認為完善英語教師的角色設定,正確看待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有助于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英語教師的角色反思顯得至關重要。
一、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角色的傳統定位
1.知識傳授者
高職院校的英語課堂仍然以語法、詞匯講解為主,教師對課文通篇進行解讀,學生在課堂下領會并記錄知識點。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教學的目的在于傳授知識,而教師則作為傳授者負責將書本上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對學生來講,教師就是知識的化身,是行走的教科書,學生對教師的崇拜與敬仰由此而生,相應地,教師也不負重任,將浩如煙海的知識進行總結和概括,并將最精華的部分傳授給學生,學生理所當然地享受著教師的勞動成果。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會注重語法和講解而忽略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這樣就會使學生的思維難以跳出既定的空間,反而不利于語言能力的培養[1]。
2.教學中心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英語課堂都采取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如同演講者滔滔不絕地對教材進行閱讀、翻譯、分析,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擁有絕對的發言權,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地位,只需要被動接收信息即可,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思想使學生產生了被動和依賴心理,不愿或難以主導自己的學習,減弱了學生的主體性,不利于學生潛能的開發。
二、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的必然性
高職英語教師之所以被定位于“知識傳授者”和“教學中心”有其必然性。在高職院校中,一直沿用的教學方法使配套教學設施也很固定,英語作為語言學科,其教學設施更是限于黑板和粉筆,教師的教學也難以打破常規而有所突破[2]。一些高職院校沒有成立專門的語音室或語音室設備落后,不能很好地為師生服務,使得教師只能借助錄音機等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缺少自主創新的機會,只能依賴于教師。同時,激烈的社會競爭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忙于專業晉升,尤其是英語專業的學生更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考試,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只能緊跟教師步伐才能迅速掌握知識點,從容應對各種考試,這使教師的地位再一次鞏固。
三、高職英語教師角色改變思路
1.從改變師生關系入手
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保持教學目標的高度一致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往往處于對立面,與學生的心理特征嚴重不符。在現代教育中,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指導、鼓勵、幫助學生,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與其他課程教師相比更富活力,而且更加年輕化,這也為教師自身角色的轉換和師生關系的改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師應當摒棄傳統師生觀念,與學生建立一種更加平等、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在相互尊重、相互促進中共同進步,給予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正確引導。
2.從課堂運作模式入手
高職英語課堂不應當僅僅是傳授知識的載體,更應當成為師生探索知識的樂園,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的一部分,教師按照課程標準來設計課堂,從某種程度上仍然是教學設計的核心,由于大部分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這也給課堂設計增加了難度。高職英語教師一方面應當考慮到英語的專業化特征和學生的學習基礎,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積極開發校外資源,使英語課堂從校內擴展到課外,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另一方面,要對現有的課程結構和進度進行調整,并積極引導學生按照設定好的模塊學習,此時教師需充當課堂的評價者,指出學生需要改進的地方和不足之處,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完成教師角色的轉變。
高職英語教師的教學工作具有明顯的時代性,教師的角色也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作出一定的改變。鑒于高職英語的教育特點,英語教師應當正確認識本專業的學科特色,準確設定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努力完成教學主導者到教學伙伴的轉型,促進高職英語教學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孫麗華.基于自主學習模式下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角色轉變分析[J].海外英語,2015,(6):60—61.
[2]燕 芹.高職基礎英語教學向專業英語教學轉變過程中教師角色的轉換[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3,(3):76—78.
(作者單位: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