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展
摘 要: 如何讓美的藝術在語文教學中盡情彰顯,如何讓學生在動感語文課堂激活情感,如何讓多彩的語文教學內容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馨香,體味出語文味,如何使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融入新的教學理念、模式,創設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開展卓有成效的互動教學,使學生廣泛參與教學,切實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文章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激發興趣 情感互動 提高效率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聲情并茂、游刃有余地上出語文味,就要看語文老師能否展現運籌帷幄的大將風度,組織教學個人能力,課堂展示的智慧、魅力,從而使學生“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如果語文老師能夠打造一個情感的課堂,一個開放性的課堂,一個感悟性課堂,一個想象的課堂,就一定能給學生帶來美妙的享受、美好的情感、美麗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就能更好、更高效地實現課堂三維目標。讓學生成為課堂的載體,老師要想方設法點燃學生情感火花,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悟,在感悟中領略語文特有的藝術魅力,真正把語文課堂作為自己的樂園。在幾年的探索與實踐中,筆者在教學中積累了一些經驗,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老師要擯棄填鴨式教學,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新理念、新模式,淡化權威意識,對學生坦誠相待,傾聽心聲,真情對話,構建人性化的課堂,從激趣入手,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根據智商、情商的不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語文課堂敢于質疑,大膽討論、爭論,引領學生在錯誤中明理,在欣賞中傾聽,在快樂中接受知識,這樣也許老師會得到意外的驚喜,從而激活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避免老師在臺上吹得天花亂墜,不顧學情的自娛自樂,而學生死氣沉沉,其教學效果事倍功半。
高效來源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參與,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這是高效的關鍵,也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平衡點。一定要讓學生對這個學科充滿興趣,對這節課充滿興趣,轉化為學生自發學習。只有充分發揮他們的參與意識,不扼殺學生的思維,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語文教學中,可借助趣味性材料,如故事、佚事、典故、謎語等,以幻燈片、圖片、課件及相關文字材料的形式展示出來(有條件的還可親自動手將相關素材制作成課件),這樣往往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走進教學內容情境,從而積極主動思考,感受領悟。
二、開展多彩合作探究,促使學生在互助互學中取長補短
高效語文課堂離不開師生互動,生生研討,富有成效的合作探究。“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獨學無友,進步自然慢,小組合作學習正好為學生創造了這樣的環境。合作探究首先要根據班情、學情分成合理、科學六個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組成方案:位置要相鄰,便于就近共同探討;根據智商、情商差異;對基礎知識不同,本著教學相長、互幫互助的原則。目的是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最終實現語文成績齊頭并進。其次便于均衡各組成為平等的競爭伙伴。同時各組之間交流見解,相互啟發,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往往能夠拓寬思維,激發思維的火花;還能建立新型的合作學習關系,培養奉獻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激發學習興趣,發掘學習潛能,發展個性,從而打造高效課堂。再次,合作問題既要突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又要體現合作方式要新穎、新鮮,能夠抓住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例如,展開基礎知識競賽、搶背搶答,展開小組之間的辯論會等,使課堂活而不亂,使優等生在合作中思維得到拓展,學困生在合作中迅速追趕,使中等生更快向優等生靠攏,從而共同提高語文成績,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在情境中產生情感共鳴
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得羅說:“沒有情感這個因素,任何筆調都不能打動人心。”語文教學內容具有很強的情感性,往往集風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體,從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對自然、人生、社會的領略和感悟。每節語文課我們都要精心、巧妙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披情人文,讓學生處在“我要學”的狀態下愉悅地學習,深刻領悟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尋找與作者心靈的契合點,達到一種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心靈愉悅感,從而引發情感共鳴。可以運用渾厚富有情感的語言魅力感染學生,例如在教授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我下載了用悠揚的音樂配備對詩歌《再別康橋》的朗誦,通過用不同的語氣、語調,讓學生自然而然融情于意境柔美的詩歌意境之中,使學生陶醉于厚重的情感和曼妙的美感之中,從中體會出詩歌里裹挾著作者對母校厚重的情感,從情感的朗誦中細致入微想象到詩人對康橋的愛戀、作別母校的萬千離愁,以及對眼前現狀的無可奈何,使學生與音樂、詩、作者同時產生情感共鳴,怦然心動,最終產生情感所悟。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創設情境,做忠實的引路人和點撥者,讓學生打開心扉,盡情感悟,做主動的探究者,最終得到愉悅的心理體驗。
總之,高效語文課堂教學要求老師創設愉悅的情境,積極參與教學,激發學生多讀、多聽、多寫、多說、多問、多思。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會思考探究,努力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尋找作者、老師、學生的心靈契合點,產生心靈共鳴,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不能沒有情感。”在實現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只要老師能精心備課,認真組織教材,根據學情,有的放矢,就能打造高效、優質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宣英.語文情境教學法探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3).
[2]張秋玲.語文教育設計:優化與重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3]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