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琴
摘 要: 要把對學生的愛貫穿于教育的始終,才能促進學健康成長。為此,教師要用用真誠與學生和睦共處;用真心與學生交融;用真愛善待每一名學生,并把愛貫穿于教育的始終,使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 班主任 真誠 真心 真愛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極其深刻地體會到這一平凡而又深奧的道理。這二十多年,是讓我刻骨銘心、倍感充實的歲月,也是陽光與風雨同在、淚水與歡笑共存的歲月。我深深地懂得“一雙眼睛看不住幾十個學生,而一顆愛心卻可以拴住幾十顆心”的含義。全心全意地愛著每一位學生是我一直以來工作的宗旨。看著孩子們一撥一撥地在涓涓細流的澆灌下健康成長,我由衷地感受到為人師表的幸福。那么,班主任如何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與嘗試:
一、用真誠與學生和睦共處
對許多教師來說,低年級難帶,特別是一年級,剛從幼兒園過來,更難帶。面對這樣的難題,總得有人來解決,否則,基礎教育該從哪里開始呢?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我就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重擔,從此開始了我的小學語文教學生涯。
剛面對學生,認為應該擺出一些架子,否則,這些看上去不服管教的小屁孩,是難以對付的。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我知道自己錯了。這些天真的孩子怎么管你這一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理會別人的干預。于是,我決定改變策略,使自己融入學生中。
剛開始,學生對我還有顧忌,膽子大的不理不睬,膽子小的干脆躲到一邊。小孩子就是這么的純真,一點都不遮遮掩掩。我沒有氣餒,在課堂上盡力地做到和藹,在課余時間盡可能地做到可親。久而久之,孩子們那一顆顆無邪的童心被我融化,漸漸地愿意和我在一起,一到我上課,都很帶勁,都想積極地表現自己;下課了,都爭著搶著靠近我,要和我玩。真誠,使我與學生的距離一步步縮短;真誠,讓我和學生融入一起。只要與學生平等相處,教學工作就會變得輕松自如。
二、用真心與學生交融
澆樹澆根,育人育心。教育藝術就是愛的藝術;愛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我認為,即使學習再不好的學生,他們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只有老師以愛心、誠心感化他們,哪怕是一塊鐵,也會被捂熱。心懷學生,給他們更多的關心、耐心,多一份責任,做點亮心靈明燈的有心人,就一定會取得好的效果。
任何感情的付出與回報都是相互的,師生間也是一樣。當我把愛奉獻給孩子們時,我也真正得到學生的愛。
記得我班有一個叫王某的學生,最初轉來的時候,學習大大滯后于其他學生,而且對學習毫無興趣。經過家訪了解,他爸爸媽媽離婚了,爸爸從來不管他,媽媽外出打工,他由奶奶帶著,這種家庭情況使這個學生幼小的心靈承受著難言的重創,不幸患上了口吃的毛病,學生經常取笑他,自卑心理致使他上課不愛回答問題,經常不寫作業,學習成績很差。在平日里,我就利用課余時間跟他談心,鼓勵他好好學習;每到雙休日,把他領回家給他輔導,給他做好吃的;天冷了,為他適時添加厚衣服;雖然學習很困難,但他很聽我的話,每天除了完成作業外,還按我要求的經常練習說相聲、繞口令、表演小品,在每次班隊活動中表現非常出色,學生從此對他刮目相看,真可謂是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輔導幫助,他的口吃毛病好了,學習成績也有了一定的進步。由此我深切地感受到,班主任只要以真誠的愛心對待自己的學生,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用真愛貫穿于教育的始終
冰心曾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泉,有愛便有了一切。”的確,老師付出的不僅僅是心血,更多的是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事業的成就。
班里的學生董某,平時很活躍,太好動,上課一點也不專心,還愛亂講話,其他科任教師和學生都很討厭他,經常告他的狀。他的家長也說,由于他們對孩子過多溺愛,導致他的壞習慣已經養成。后來,我注意抓住他違紀的舉動,把他叫到沒有人的地方,問他想知道這兩天同學們對他的印象如何嗎?當得知同學老師對他的態度時,他的臉上有些難為情,應該是他知道錯了。在以后的課堂中,他表現時好時壞。看著孩子頑皮搗蛋的樣子,我告誡自己再怎么寒心,也不能放棄他。我繼續多方面觀察他、了解他,發現他有一個優點——頭腦靈活,動手能力強,繪畫很出色。于是每次學校舉行藝術節等活動時就讓他參加,每次他都能取得較好的成績。抓住這個優點,對他進行適當的激勵表揚,增強他的自信心,從此他的學習成績有很大進步。
我們班住宿生比較多,只要一有空,我就會去宿舍探望住宿的孩子。有一次,李學生得了重感冒,發高燒,又不愛吃飯,我就領她去醫院輸液,還給她買水果、點心等,一連幾天,有時晚上打針晚了,就把她領回家里給她做她喜歡吃的飯菜。在我的精心照顧下,她很快恢復了健康。
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芽。人們常說教師的事業是葉的事業,也是愛的事業。只要有愛,人與人之間將會和諧圓滿,師生之間將會互敬互愛。
總之,在校園這塊凈土里,我們要不斷地撒播愛的種子,更重要的是讓愛在這里延伸,讓孩子在愛的環境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