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貴
摘 要:在小學教育過程中,課堂教學是整體教育活動的基礎。為了更好的發揮小學數學教育的帶頭作用,廣大數學教育工作已經初步建立了一套游戲化的教育策略,進一步促進小學數學的發展。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的價值、問題以應用措施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游戲化 思維 趣味
游戲教學是一種較為新奇的教育模式。它的提出為小學數學教育事業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選擇和發展方向。在小學教育過程中,課堂教學是整體教育活動的基礎。通過游戲化、趣味化的教學策略,能夠有助于學生認識數學活動,從而獲得對數學知識的汲取和體驗,為探究現代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提供動力。
一、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教育價值
從根本上說,游戲化教學也被稱作“教學游戲化”,指的是一種教育和游戲相互協調的教學手法。通過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在娛樂過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在整體教育循環中,通過教學中的互動體驗、娛樂形式,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體驗到不同的感受,在輕松的教學環境中,營造一個趣味性教學的學習氛圍和發展空間。
在具體的教育手法上,游戲化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發展劣勢,融入了多媒體教學、合作式教學等新型的教育模式,不僅能夠提升了數學教學的發展效率,而且還建立了一個趣味的數字環境,促使學生的思維活動更加靈敏,從形象思維轉變為更有利于數學學習的邏輯思維。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的具體分類
1.導入式游戲法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導入式游戲法的引入根據不同的課堂內容,設計不同的游戲方式,能夠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通過課堂前期情景的構建,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使學生更快的適應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狀態。例如,在學習小學除法的相關任務上,教師可以利用手中的道具,粉筆、黑板,在黑板上畫出10個蘋果,然后在蘋果的下方畫出五個盤子,讓學生踴躍走上臺,用粉筆在籃子中間進行繪畫,看看怎樣分,蘋果才能被均勻的分在每個籃子之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在加入適當的引導,那么就能導入新的課題,促使學生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2.聯合性游戲法
在小學數學學習課程中,聯合性學習法指的是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利用學生的認識和減低,實現對課程的認識和了解。例如在學習到“認識角”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火柴”的游戲。教師可以給每個人發10根火柴,讓學生分別擺出30°、90°、180°的角度演示圖,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每一個角度的實際形象。同時,可以將鐘表的概念植入進來,通過表盤的轉動模擬,讓學生們分別進行測量。感受在不同的時間里,角度是怎樣得來的。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對時間、角度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避免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數學教育的枯燥性。
3.體驗式游戲法
顧名思義,在游戲化教學模式中,體驗式教學法的融入是建立在互動教學的模式之上。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夠加深他們的感官效應,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使他們能夠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游戲過程中。例如在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減法上,教師可以融入合作式教學模式,以同桌2人為一個單位,通過手指游戲的形式,增加學生對加減法的體驗。可以讓學生把兩個人的手指個數加起來,看看誰加的對,然后通過“五把三勝”的形式,增加學生的感受能力。
三、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的策略
1.增加互動式教學模式
在小學數學的應用過程中,具體的應用模式表現在火柴棍游戲、數字游戲、撲克牌游戲、算數游戲、球體游戲等不同的方面。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教育手段下,教學方法也各有不同,教師應該對各項游戲方法有所了解,進一步達到揚長避短,使學生的思維水平得大有效的提高。
因此在數學化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中,教師要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增加互動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運用。例如火柴棍游戲能夠表現為一些幾何形、線性體積,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而球體游戲、推理游戲能夠增加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進一步掌握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各項知識點。
2.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學習“除法”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活動,針對學生好奇心強、觀察能力強的特點,進一步提升各項發展質量。
例如,在“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生觀察能力強、好奇心強的特點,以“大家找找看”為話題,進行游戲的設置。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一些三角形、圓形、矩形、正方形、六邊形的幾何形體圖片,采取分組呈現的手法,以五種不同類型的圖片作為排列,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記憶幾何形體的排列,進一步增進學生的記憶能力。并采取分組競賽的手法,組成不同的“記憶陣營”,形成一個PK式的教學手法,使學生感受競爭的樂趣,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提高數學教育的針對性
在游戲化教學模式的體驗中,教師要根據各項教學環節,確保課堂教學的連貫性和系統性。小學數學是一項針對性強的學科,因此,在知識的呈現過程中,教師理清學習思路,增加游戲化教學的針對性,始終堅持主次分明的發展意識,堅持主體突出的意識,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樂趣,更好的完成各項教育目標。
另一方面,教師要確保所選取的游戲程度、層次、難度符合實際的課程需求,進一步增加游戲活動和課程內容的融合性。在數學課程中,要將課堂和實際生活有效的結合在一起,解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面臨的各項問題,增加數學和生活化教學的融合程度。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增加數學教學和游戲教學的關聯程度。先由一名學生扮演買家、選擇另外兩名學生扮演顧客,選購想要購買的文具、書本,并采取模擬買賣的形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生認識規律和思維能力的相互融合。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游戲化教學模式上,開展游戲活動的教學模式有很多種。有效的游戲化教學方式能夠填充傳統教學的發展不足,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更加貼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要立足當前教育水平,設計出更加合理的教學模式,并通過多項教育手段,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小學數學的教育事業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季凱.淺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5.
[2] 采明才.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信息,2013. [3] 馮 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5(09).
[4] 陳慕華.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2).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