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婷 劉 林 陳 潔
(重慶海聯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 400000)
項目教學法在高校思政實踐教學中的運用
魏 婷 劉 林 陳 潔
(重慶海聯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 400000)
近年來,我國許多高校都在進行思政課改革和探索,力求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精神,為學生提供獲取知識的渠道以及將所學知識加以綜合應用的機會。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很好地體現和實現這一教育目標的有效方法而被廣泛運用。項目教學法的基本內涵是,教師將書本上的學科知識內容轉化為若干教學項目,通過項目的形式組織和展開教學;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據項目活動方案,通過搜集相關資料進行調查研究或實驗實踐,完成項目任務,并得到相應的活動評價。
思政;實踐;項目;教學
項目教學法就其本質來說,是一種強調以學生為本的實踐教學方法。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以項目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法不僅適合于實踐性較強的職業教育、專業實習,同樣也適合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組織和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的有效方法。
1.1 思政課實行項目教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要求我們理論聯系實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是幫助學生理解人生和社會,學會運用思想政治理論正確分析和認識人生實踐中的問題、思想認識中的問題和社會歷史現象或事件,科學指導自己的人生實踐和社會生活。鄧小平同志就曾講過“學馬列要精,要管用”。學習思政理論,關鍵就是要理論聯系實際,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性、理論性比較強,而高職學生的理論基礎又比較差,進行項目教學法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
1.2 項目教學是落實思政課的實踐教學的有效形式。《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提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加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主義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學校要把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規劃和教學大綱,規定學時和學分,提供必要的經費。積極探索和建立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擇業就業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增強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培養大學生的勞動觀念和職業道德??涩F實是各學校的思政課的實踐教學,基本都沒有開展的。如果實行思政課項目教學,那就把項目教學法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目標、以社會或企業真實的項目為載體,以實訓為手段,強調教、學、做的一體化、理論知識和實踐的一體化、學和用的一體化,真正實現工學結合、深度融合,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達到實踐教學的目標,提高思政課的教育教學實效。
2.1 項目教學符合高職學生的學習實際。高職學校的學生往往都是文化知識基礎相對較低,他們在高中時成績就不理想,來到大學后,學習積極性明顯不高。但是大部分90后學生思想比較活躍,喜歡新奇事物,樂于接受新觀念、新思想和新事物。思政課實施項目教學法,就可以按照以學生為中心的要求,結合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學生喜歡的高科技和多媒體技術,注重學生主體對思政課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認知度、參與性和互動性的要求,營造思政課良好的、豐富多彩的課堂氛圍,去感染學生和教育學生,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又能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從未能夠改變原來學生遲到、早退和無故缺課的現象,幫助學生從過去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好比雞肋一樣的感性思維,逐漸轉變為聽之有趣、學之有用的理性認識,無論是學生的抬頭率還是教學效果的滿意程度,都希望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
2.2 項目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應用,可以改變思政課的課堂教學狀況。思政課常用教學法是采用傳統的講授法或案例討論法,盡管有一些討論的案例,但是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習慣被動接收知識,不愿意動腦筋去思考問題,所以課堂互動效果不好,甚至很差,如果學生長期屬于不愿意主動學習和討論知識,那么就達不到學習的目的。項目教學法提倡的是通過一個仿真的項目任務訓練,來實現邊做邊學的理念。它給了思政課的課堂教學改革以啟示,也就是說,思政課也可以通過創設相關情境來實現課堂內的邊做邊學。
項目教學法運用于思政課實踐教學突破以往思政課教學采用的傳統模式,最大限度地實現實踐教學資源的統籌與整合,增加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將項目教學法運用于思政課實踐教學具體如下:一是可以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與新生軍訓的有效結合;二是可以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與校團委、各院系假期社會實踐的有效結合;三是可以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志愿服務的有效結合;四是可以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專業實習的有效結合;五是可以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與校園社團活動的有效結合;六是可以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有效結合;七是可以實現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與當地社區或其他實踐基地的有效結合;八是可以實現校內實踐教學資源與校外實踐教學資源的有效結合。
項目教學法的核心是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從資料收集到設計方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學生通過完成項目,可以理解和把握課堂理論知識以及課程所要求的技能,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這種教學法運用于思政課實踐教學,可以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理解、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教學法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還可以促進學校有關部門建立統籌實踐教學的理念,逐步完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形成新的實踐教學模式。
G718.5
A
1672-5832(2016)05-00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