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環 王 莉
(沈陽大學 遼寧 沈陽 110000)
情景化教學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探究
王鳳環 王 莉
(沈陽大學 遼寧 沈陽 110000)
情景化教學的實施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綜合素質及學校必須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同時,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大膽創新精神也必不可少。小班授課、師生認真對待情景模擬的準備與實施過程及改革教學測評方式等都為情景化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情景化教學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熱情和興趣,有助于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化為學生的實際行動。
情景化教學 ;思想政治理論課;運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不盡人意迫使教師們嘗試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期找到顯著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金鑰匙”,情景化教學便在這種期盼和實踐中應運而生。情景化教學的涵義眾說紛紜,一般認為,情景化教學“是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引入或創設與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從而讓學生置于特定的教學情景之中,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活思維,激發學習動機,使學生積極參與 教學活動,提高教學實效的教學活動與教學方法的總稱。”[1]與傳統的“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方法不同,情景化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全程參與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過程的實施及教學效果的檢驗:師生在共同研究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課件的理論解說、情景圖片、相關音頻或者視頻資料甚至學生自編自導的短劇和微視頻來進行輔助教學。因此,情景化教學的實施有三個條件:第一,作為學習主角的學生需要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第二,在新媒體時代,手機、網絡、電腦電視等使學生對信息的獲取更加便捷,這有利于在創設教學情景時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因此,學校應該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情景化教學的開展需要許多的場地和空間配套,除了必需的多媒體教室以外,學校應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和硬件設施,良好的社會網絡也是建設固定的校外實習教學基地的條件。”[2]第三,教學監督部門與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解放思想、大膽創新,以解除學生在搜集資料和演示作業時的思想顧慮。通過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定的言論自由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辯證分析能力,同時,教師對個別學生激進的思想言行進行因勢誘導,以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政治方向。
第一,小班授課。西方高校的小班教學改革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幾十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效果良好。中國很多高校由于師資不足、教學條件受限、教師小班化教學能力不足、學校對公共課的重視不夠等原因,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仍采取大班授課,甚至五、六個班合上,導致很多教師抱怨為了維持課堂紀律,只能強調教師的權威作用并采取單向灌輸的教學方法。顯然超過100人數的大班會增加互動的難度并降低教學實效。各高校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盡量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堂學生人數控制在80人之內,這樣有利于教師對于課堂情況的掌控、學生在課堂的自主發揮及教學效果的科學測評。
第二,認真對待情景模擬。情景模擬是情景化教學的核心環節,這種親驗式的教學過程要求師生圍繞教學目標制定學習任務,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利用圖書館、網絡等完成所需知識的儲備,然后通過制作短劇、微視頻、辯論等方式在課堂上展示自己完成任務的成果。例如,在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第五章第一節“社會公德”時,師生一起用最快的速度瀏覽一遍教材內容,對“社會公德的重要性、內容及網絡生活的道德要求”等重點理論問題做到心中有數,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求大家通過PPT、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視頻制作、甚至相聲、小品等藝術形式把通過形象化的情景模擬通俗易懂地闡釋教材中的理論。如果發現學生在情景模擬的準備與實施過程中有敷衍了事、走過場的現象,教師應通過說服教育或者責令重新展示等措施令其改正;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情景模擬標準不嚴格要求,學生的懶惰心理和搭便車行為就會使情景模擬逐步流于形式化。
第三,改革教學測評方式。由于情景化教學改變了傳統的一張試卷定成績的弊端,成績的組成由答題的正確性與考試分數決定轉向階段性表現、學生個體參與度、綜合能力等綜合成績的合成,學生成績測評方式與內容的完善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也滿足了大學生青春期特有的表演欲望,拓展了他們的思維能力,有效地增強了對于課本知識的把握。
總之,情景化教學對于培養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師生的關注從教材課本的知識導向轉向情景模擬,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與課堂主人翁的身份得到展示,在自主搜集資料、協助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同時,通過個性化的表現方法,將教材理論知識、學生個人情感、意境的制作和行為動作的展示等巧妙的融會貫通,把原來枯燥的填鴨式課堂授課轉變為學生集體參與的過程,隨著學生參與熱情的提高,課堂質量也隨之提升。課題組對南通職業大學500名在校生進行了有關情景化教學的問卷調查,經統計,有56%的學生愿意選擇課堂情景模擬的教學方式,有70%的學生選擇了希望在“基礎‘課上,教師能夠模擬情景。[3]可見,這種多維目標的情境化教學法給同學們提供了更多相互交流和切磋的開放式平臺,深受學生好評,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應通過運用而不斷地完善和發展這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1] 中明蔥,高旭燦.論情景教學中情景的創設[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7(6):72.
[2] 郎瑾.情景化教學法在德語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2(2):184
[3] 張慧敏.楊帆.高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情景化教學模式的實踐[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4(4):57
2013年度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從知識教育向信仰教育轉變的研究”課題編號:JJGZXS13068
王鳳環(1970—),漢,女,講師,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G642
A
1672-5832(2016)05-01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