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聞
論大學生的挫折心理與探究
劉 聞
經受挫折是大學生心理發展由不成熟朝著成熟過渡的必經之路。但是,很多大學生在遭遇挫折時往往不能科學應對,并引發了一系列消極、不良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其學業與正常生活。因此,加強大學生挫折心理研究很有必要。鑒于此,本文結合大學生挫折心理的產生原因與表現,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大學生挫折心理的教育策略,以幫助其科學應對挫折,實現健康發展。
大學生 挫折心理 教育策略
大學生在遭遇挫折心理后,會有不同的表現,總體而言包括兩種:一種屬于積極的行為表現,指的是不失態、有控制性的、出于擺脫挫折為目的的理性行為;另一種屬于消極行為,如失常、失控的情緒性行為,具體而言,體現在如下方面:(1)攻擊性。部分學生受到挫折的影響,會產生心理緊張、情緒興奮,也極易發生攻擊性行為。或對他人嘲笑、謾罵,或毆打、行兇,或變相攻擊,背后埋怨、發牢騷、摔物等。當然,這個攻擊目標也可能是自己,產生自殺念頭。(2)冷漠。某些學生受到挫折之后開始變得冷漠、麻木、消沉,對各類事物無動于衷。(3)不安。部分學生經歷挫折后焦慮、困惑、情緒不穩,甚至出現了頭昏、冒汗、心悸等問題。(4)倒退。某些學生挫折后出現了與自身年齡、身份不符的表現,向嬰兒一樣哭鬧、耍賴、無主見。
(一)客觀原因
指的是不以主觀愿望為轉移的客觀自然、社會條件、因素等。例如,深化改革、經濟大潮的沖擊。目前,國家處于社會轉型過渡期,市場經濟不斷沖擊著傳統文化價值觀,加上西方思想的影響,中西文化沖突日趨嚴峻,并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極易使其出現心理失衡等情況,這是大學生挫折心理產生的重要社會因素。此外,經濟問題也會引發大學生,特別是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的挫折心理。此外,學業壓力等也會導致大學生始終處于緊張狀態,時間長了難免出現挫折心理。除此以外,家庭矛盾、生活環境問題、生理疾病、偶然事件等也是引發大學生挫折心理的重要客觀因素。
(二)主觀原因
指的是會隨著個人主觀愿望而改變的原因。包括如下:一是大學生生理發育、心理發展的不均衡。部分學生由于身心不成熟,或不同步,因而存在幼稚、脆弱、依附性強等心理問題。加上社會閱歷不足,一旦面臨社會問題和矛盾,無法很好地調適心理,繼而引發了挫折心理。二是大學生不適應新生活、新學習環境。很多大學生入學之后無論在學習、生活,還是社交方面都十分不適應,很多人有心事無處發泄,一旦遇到困難就會不知所措,長此以往就出現了挫折心理。三是由于對所學專業、內容不感興趣,因而學習動力不足,久而久之就產生了挫折心理。此外,諸如戀愛問題、人際關系障礙、行為表現差、某類惡習的影響,都成為引發大學生挫折心理的重要主觀原因。
(一)指導大學生科學的認識、面對挫折
調查顯示,大學生遭遇挫折概率極高,因此,必須引導他們科學地認識和理解挫折,使他們能夠正視人生,認識到漫長的人生中不會事事如意、一帆風順,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抑或工作中,都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失敗、不幸,因此,必須做好應對挫折的思想準備,不怕挫折,勇于正視挫折的挑戰,這樣才能將其轉變為成功。應教育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挫折觀,利用生活事件、案例等,引導大家對挫折進行全面、科學地認識,分析挫折產生原因,并找到戰勝挫折的方法。
(二)指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合理設定目標
目前,很多大學生都較為迷茫,加上缺乏艱苦生活的磨煉,社會閱歷不足,因而對于自我認識、評價往往不到位,很多人雖然成就動機極強,但由于目標定位過高,因而一旦面臨失敗很難接受。還有些學生缺乏自信,目標設定過低,挫折面前迷惘無措、敏感、脆弱。因此,需要指導其科學認識自我,設定合理的期望值與目標,這樣才能避免無謂的碰壁。
(三)加強就業、創業指導
很多大學生的挫折來源于就業問題,因此,必須加強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指導,使他們能夠科學地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以良好的心態迎接可能面臨的挑戰。應使學生了解,盡管受到了高等教育,但不代表短期內就可以獲得回報,必須保持發展的目光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才能得到回報和認可。對于想要創業的大學生,應給予一定的幫助,幫其完善創業計劃,指出可能遇到的情況,鼓勵其堅強地面對挫折,實現順利就業、創業。
(四)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
很多大學生由于人際交往障礙,因而遭遇了挫折心理,因此,必須指導其構建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應鼓勵學生走出自我的天地,用一顆真誠、積極的心與人溝通、交往、理解、接受他人思想、感情,恰當傳達自我感情,構建起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逐步從挫折的陰影中走出來。
一言以概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在面對挫折、挑戰時缺乏科學的應對態度,致使其出現焦慮、攻擊、壓抑、退化、冷漠等不良心理反應,若不及時處理會嚴重影響其學習和生活。因此,高校必須注重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其挫折承受能力和應對能力,培養其健全的人格與心理,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1]張旭東,車文博.大學生挫折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對策[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1,11(06):193~196.
[2]李紅星.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思想特點及教育對策[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3(01):104~107.
(作者單位:武警警官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