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靜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 亳州 236802)
轉變中職生厭學情緒的對策
寧 靜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 安徽 亳州 236802)
項目編號:BYK1407
影響中職學生厭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的因素,有學校、家庭的因素,也有學生自身的因素,因此解決當前中職學生厭學的問題是比較艱難的系統工程,首先需要一個關心重視職業教育的大環境。樹立技術工人也是人才的觀念,在全社會營造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這樣才能增強職校學生認真學習、苦練技能的自覺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首先要讓學生樹立技術工作也是人才的觀念,并能在社會范圍內營造一種工作平等的良好氛圍,這樣才能在外部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激發他們自信心。目前我國已經逐漸認識到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性及不足性,特別是09年金融危機過后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了“技工荒”的情況,“有事沒人干”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終身學習型社會”,并強調要“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繼續教育,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把中專教育辦成社會滿意、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
2.1 加強學校管理
加強學校管理的措施有:改革課程設置,突出實訓實用;加大教育投入,提高辦學質量;增加實訓課的比例,改革教材,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加強校企合作
(2)加強學籍管理
當前我院的中職生入學是沒什么門檻所言的,所以進校時的學生質量是沒有什么保證的。所以必須從嚴學籍管理,讓學生對中職教育心存敬畏,也是轉變部分學生厭學的一種有效方式。
(3)加強學風建設
加強學風建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引進淘汰機制,狠抓校風、學風建設;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加強學校的心理咨詢工作;加強職業指導。
2.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習興趣
(1)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向雙師型方向發展
職業技術學校是為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搖籃的良田,所以作為我院的老師必須從思想上重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所以必須在心理上克服重理論輕實踐、重講解動動手的傳統觀念,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適當的安排專業老師到生產一線進行學習考察,這樣可以豐富課堂內容,增強課堂與生產實際聯系。同進我得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中長遠教師培訓計劃,優化我校的教師結構,努力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
(2)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熱愛關心中職生
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開張教學工作:尊重、熱愛中職生是做好厭學轉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教師的人格魅力;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3)優化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
合理的教學環節設計和融洽的課堂氣氛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輕松有序的課堂氣氛是解決學生厭學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師不僅要調控好課堂氣氛還要控制好課堂秩序,這就要求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心去應對每一節課,利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通過有效感官接受新知識。
通過積極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使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和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應注意以下幾點:
3.1 針對性要強。應根據當代中職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情況,有針對性展開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教育。另一方面,要通課內外全面教育的方針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教育,讓他們了解當前社會用人的形勢,克服他們心理上的“讀書無用”論,使他們認識到,隨著社會的發展,將需要大批合格的技能過硬的職業技術工作。
3.2 形式要活潑多樣。學生的思想工作不能局限在政治課堂上或班會、集會上,應該存在于校內外,課堂內外的各個環節當中。除了集體的教育形勢外,我們還要對個別思想問題嚴重的學生進行個別的教育工作,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中的疑問,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同時在學校內部要樹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學風,鼓勵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的良好風氣,樹立典型、表彰典型。
3.3 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班主任是學校當中最小的主任也是學校正常動作的支柱,他是學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是最能夠影響學生的教師,一個班級的班風、學風在很大程度上由班主任行事做風所決定。所以班主任必須為學生樹立一個正面的典型,從人格魅力上去征服學生,用愛心耐心去感化學生,做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注意做好厭學學生的思想轉變工作,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和生活中的知心朋友。
4.1 改變家長觀念
家長的期望值對未成年孩子的影響作用是很大的。家長不能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強加于子女身上,而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期望;平時注意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建立民主的家庭關系,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和學習能力,多多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及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
4.2 提升家長素質
家庭教育已經成為一門科學。家長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陪伴學生時間最長的一任老師,所以家長的言行、舉止、情趣等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因此家長要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去了解孩子,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僅要從生活上對他們進行關心還要從心理上進行關心。
4.3 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系,以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合拍
經常性的與家長聯系和溝通對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非常有效的。在調查中顯示,與家長經常溝通的學生的學習態度明顯好于不溝通的學生。在溝通過程老師可以將學生的情況及時的反潰到學生的家長處,學生家長亦可以將其想法反潰到學校,無形中成為約束學生不良行為的有效途徑。
[1] 杜高明.中職生心理素質教育及其意義[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 歐惠平.中職生學習動機激發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寧靜(1985-),女,漢,皖亳州人,碩士,研究方向:中高職英語教學和學生管理。
g718
A
1672-5832(2016)05-02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