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明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 100018)
交互界面設計及符號運用研究論述
常 明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 100018)
交互是新興的詞,人們對于它的理解也逐漸熟悉。當今這個社會信息產業高速的發展,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形成了一個具有新型數字化的虛擬空間,在這個虛擬的空間當中,人和機器可以進行交流和互動。針對交互界面設計,以個體的行為為基礎,建立一個比較特殊的空間。對于這個空間來說,人和機器屬于不同的個體,兩者之間利用交互界面這個網絡媒介進行溝通。利用交互界面設計當中的符號,可以對人們的信息和娛樂交流的需求進行滿足。
交互界面;設計;符號運用
針對傳統的理念,設計的基礎就是滿足審美的要求,近些年網絡媒介不斷進行發展,相關的設計者對于用戶真實的需求卡是進行需找和理解,利用科學的設計,提供給客戶用于學習、交流的產品,這類產品可以進行控制,具有多變性,還具有一定的審美標準。交互界面設計不再只是單純具備炫酷的外表和炫彩的動畫,可以滿足用戶在網絡上參加活動,對其愿望和需求進行滿足,這是一種新型的交流載體。
1.1 原始交互。信息傳遞最原始的狀態,主要是通過觸覺和視覺以及嗅覺等表達性的語言,將其意義進行傳達,對于所需要的信息進行相互的交流和及時的反饋。最初只是單純依靠肢體語言進行信號的提供,后來可以借助他人和物體將其意義進行表達,將信息傳遞的空間性充分的發揮出來。隨著圖畫和文字的發展,信息的傳遞能力不斷得到有效的加強。
1.2 視聽交互。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視覺和聽覺的不穩定性和不可靠性等缺點,人們逐漸可以采取措施進行克服,但是與此同時還會帶來不同的缺點,人們的參與度隨之不斷降低,人際交往的細節和感受得到遺失。隨著電視、電影、電話等媒體的高速發展,人們的視聽能力得到有效的加強,但是對于原始交互的實現卻逐漸得到偏離。
1.3 網絡交互。網絡媒體和文字、影視等媒體進行比較,其自身的優勢就是交互性。網絡媒介利用原始的形象表達方式,還結合了文字和圖像,針對其信息傳遞,變得更加精準和完整。可以說是網絡技術解放了人們,人們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對社會資源進行獲取,對于交互也產生更多的追求,不再任由視覺、聽覺的安排,可以根據人們的感官,隨意的進行參與,使人們實現可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2.1 界面設計中的符號。利用互聯網等技術構建的虛擬空間,用戶可以利用瀏覽網頁和操縱界面,對信息進行獲取和傳播。在讀取的過程中,設計符號需要進行傳達的內容就包括所讀取的內容和圖形以及文字。設計符號的外延意義就是對具有實用性和功能性的信息進行獲取,這也是符號的主體內容。對界面進行轉化,使其可以變為具有意義的藝術符號形態,使用戶對于信息的獲取獲得更多的興趣,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具備持久的熱情和注意力。
2.2 界面設計中符號的能指。主要是利用數字化的手段,交互界面設計的中的符號運用具有多元化,在交界面的設計當中,運用設計符號,既可以將單純的意義進行傳達,還可以將思維說話的方式進行表現,使人們在舒適的環境中進行溝通。針對具體的設計符號,其中具有豐富的信息量,可以將每一個符號都看作是發散點,充分借助超鏈接這種方式,對上一級的網頁或者下一級的網頁進行指向,使其實用功能進行有效的擴展,網絡的系統聯系越緊密,其符號能指的信息量就會越大,可以有效的對跳躍和延伸進行實現。
2.3 界面設計當中符號的傳播。在視覺傳播過程中,界面設計中的符號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信息交流和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對于傳統單一的交流方式進行有效的突破,開始利用雙向交流的模式。用戶既可以被看作是信息資源的主要消費者,但是與此同時,他們也生產和提供了信息資源。
對于用戶體驗要給予高度的重視,這是交互界面設計追求的目標。利用交互體驗,使人們可以更好的進行理解和表達。設計師需要創造出更加美妙的體驗,可以在舞蹈、演唱、戲劇等各個方面尋找靈感,對于交互的相關知識進行積極的學習,充分的利用網絡技術,將網絡技術的優勢充分的展現出來,使其可以進行有效的溝通,具有更好的舒適感。
2.4 信息和造型轉換的形態語義。利用形態語義,對于用戶的視覺和觸覺的辨認具有積極的意義,可以使用戶的相關記憶變得更加方便。應用的形態語義符號,將具有明確的示意性質,將刑天符號和產品功能進行有效的聯系。在交互界面設計中進行充分的利用形態語義符號,人們對于交互界面的印象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更加方面的進行利用,還會避免操作失誤所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而其編碼素材主要就是信息符號,利用這些信息符號,可以形成各種各樣形式的產品交互界面。
消費者的心理和生理對于信息形態語義群的設計效果具有很大的影響,其具體的傳達內容包括:與產品相關的使用方式和具體的人機關系;還有就是人們對于產品的感知性的認知體系,其中主要的內容就是情感和社會文化心理。利用信息與造型轉換的形態語義,可以提高交互界面操作的可用性,是消費者的認知障礙得到有效的減少,對于消費者的操作習慣進行有效的符合。
從本質上說,利用交界面,可以使任何人之間進行對話,對于傳統的群體形式單一的交流方式進行模糊,計算機目前雖然還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交互,利用新穎又別致的交互界面,可以使系統更加密切和完整,使用戶體驗具備一定的動態感和趣味性,因此要對交互界面設計及符號運用給予高度的關注。
[1] 何一杰.“擬物化”的興衰:手機交互界面的符號修辭演進[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3:110-113.
[2] 崔天劍,董甜甜.交互界面功能性擴展設計研究:以智能手機為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5,05:206-210.
[3] 李楠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類APP界面交互設計研究[J].戲劇之家,2015,24:265.
[4] 喻婷,殷俊.智能手機用戶界面的圖標人性化交互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1,24:73-75+83.
[5] 楊健,陳洋,王丹丹,鐘方旭.基于情感化理念的科普展品交互界面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6,06:109-113.
常明(1986.3-),女,內蒙古省烏蘭察布市,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碩士,高級講師,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與藝術、影視動畫。
J01
A
1672-5832(2016)01-0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