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紹洪
(貴州省赫章縣平山鄉(xiāng)中山小學 貴州 赫章 553208)
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朱紹洪
(貴州省赫章縣平山鄉(xiāng)中山小學 貴州 赫章 553208)
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良好的計算能力能夠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可見,計算教學是小學教學中的重點問題。小學教師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學生的口算、估算和筆算能力,實現多種算法的有機結合,提高計算正確率。同時,教師應有意識的改善教學行為,優(yōu)化教學過程,形成一套培養(yǎng)計算能力的教學策略。
1.1 以理馭法,明確算理。學生的學習方法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小學數學計算的學習方法可以理解成計算的算理。準確的計算必須建立在透徹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生只有充分理解了計算題的本質規(guī)律,才能找出科學有效的計算方法,從而準確、快速的進行計算。因此,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探索、研究計算題目,幫助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找出算理的本質內涵。
比如教師可以結合《整一百乘一位數的口算》中的問題,提出新的問題:為什么2×4=8,200×4=800?通過這樣的問題,帶領學生進行理性的思考:200里面有2個百,2個百4乘以4就是8個百,也就是800,這樣就把算法和算理有效的結合起來,學生對口算“整百數乘一位”的計算方法有了一個理性的認識,實現了數學知識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
1.2 利用實際問題講清算理。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是運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實踐問題。因此,教師要把計算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融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計算空間,引導學生把計算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以小括號的運算題為例,教師在教學時,可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爸爸給了小明20元錢讓小明去超市買文具,其中鉛筆的價格是3元錢,文具盒的價格是10元錢,請問,小明會帶回多少錢。問題很簡單,學生會有好多種算法。如果有學生說先把鉛筆和文具盒的價錢加起來,再用20減去,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板書3+10,再用20減去,結果就成了20-3+10.同學們很快發(fā)現這種列式不對,那問題出在那里呢,學生會很自然的說出是因為少了一個小括號。教師就不用再著重解釋,學生也會明白;在計算時有小括號,應先算括號里面的。
算法的優(yōu)化是在多種方法的比較中產生的,它體現的是一種相對性的概念。由于學生在原有知識結構、學習能力、個性特征等方面存在差異,教材中所展示的、或是教師所提倡的算法對學生來說并不一定是最優(yōu)的方法。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體驗、評價不同的計算方法,選擇一種或幾種適合自己的方法。優(yōu)化的策略有很多種,如比較優(yōu)化、分類優(yōu)化、模仿優(yōu)化、反思優(yōu)化等。在優(yōu)化算法中要注意兩點:第一,學生是優(yōu)化算法的主體,教師應尊重學生在算法優(yōu)化過程中表現的個體差異,不能把教師個人或者優(yōu)秀學生的選擇強加給學生,應給與學生的選擇充分的信心,讓學生在不同算法的應用中選擇自己認為合適且自愿運用的方法。因為只有主動的優(yōu)化才能推動認知結構的發(fā)展;第二,精心設計優(yōu)化算法的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質疑、判斷中看到不同算法的特點,進行分析、綜合和概括。教材在《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筆算中,通過連加法、表格算法、列數算法以及加法豎式等進行了計算,讓學生著重理解豎式計算乘法的原理。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并介紹自己的算法。有的學生是口算的:先算10×4=40,再算2×4=8,把40和8加起來就是48;有的學生則是通過連加法計算的,12+12+12+12=48;還有的是乘法豎式。教師針對學生的算法做總結:同學們的算法都很好,其實不管哪種方法,都是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轉化成整十數乘一位數。同學們以后遇到新的計算問題時,可以用這種算法試試。
首先,練習設置要有針對性。提高學生練習的效率,關鍵在于為學生設置有針對性的練習。所謂練習的針對性就是教師應針對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學生容易混淆、易錯、易忘的知識點設置相應的習題。在計算教學中,在對以上的知識點堅持反復練習的同時,還應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練習,以便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如計算240÷10×4時,不少學生往往做成:原式=240÷40=6,這是由于受10×4這個因素的影響,學生搞錯了運算的順序,一般來說,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比較容易改正這樣的錯誤。因此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選擇典型案例進行重點練習。其次,練習設置要有綜合性。所謂綜合性的練習是指靈活性較強且有一定變化發(fā)展的題目。計算教學不能只關注計算技能的訓練,應把計算問題和解決問題有效結合起來。通過對知識的實際運用,學生會很容易掌握知識之間的聯系,提高知識轉化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綜合性練習的安排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游戲、競賽、開小火車、搶答、自編題目等形式,讓學生在練習中體驗數學的魅力,獲得計算教學的實際價值,從而提高計算能力。
計算教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應在實踐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繼承傳統(tǒng)計算教學的有利因素,冷靜的分析計算教學對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改進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算理、算法、技能三方面的能力。
G623.5
A
1672-5832(2016)01-0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