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 語
(玉溪師院附中 云南 玉溪 653100)
班主任如何針對“問題家庭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淺談
遲 語
(玉溪師院附中 云南 玉溪 653100)
本文針對現代社會下存在家庭問題學生不斷增多,學生心理壓力不斷增大的現狀提出學校教育中作為班主任應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進行探討。以期有效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培養他們堅強面對問題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中教育;問題家庭學生;心理輔導方法
隨著現代家庭物質生活水平極大的提高,很多家庭存在著父母吵架、離異等諸多問題。在經濟迅速發展的玉溪城區,這樣的問題家庭已為數不少,在我擔任班主任的高三年級八班里,就有很多面臨不同家庭問題的學生,復雜多樣的家庭變故,沖擊著這些孩子尚未完全成熟的心靈,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嚴峻考驗。問題家庭的孩子得到家庭的愛是殘缺的,他們羨慕身邊那些被雙親眾多愛包圍著的孩子,渴望能得到更多的愛。所以作為班主任要以真摯的愛心去對待他們。要以誠懇、尊重、平等、信任的心去同他們談心,用師愛去填補家庭愛的殘缺。如何幫助這些問題家庭的孩子走出心理的陰影,使他們成長為活潑向上的陽光少年,已經成為當前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家庭問題是當前一大社會問題。無數破碎的家庭,制造了無數給自己的心靈套上沉重枷鎖的學生,也給教師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有項單親家庭和雙親家庭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75%以上的雙親家庭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較強,存在心理障礙的只占1.2%;而單親家庭子女經常處于情緒不穩定、心理不平衡狀態的則占61.43%;據有關專家統計,父母離異的家庭中,青少年犯罪率竟然高達40%以上……面對這些學生,面對這樣的一個特殊群體,作為班主任的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家庭中擁有和睦的父母是一種健全完美的組合。失去了這種完美,孩子生活的世界就會缺少很多色彩,他們會感到孤獨、無助、憂郁、無所適從,以至于自我封閉、排斥他人、頹廢消極。此時,班主任要及時發現問題,協助他們走過人生中最艱難的這段時光。具體說來,要經常關注和關心他們,利用方便的場合站在朋友的立場和他們談心,了解真實的情況和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他們父母的疏離與他們無關,鼓勵他們要堅強的面對,和他們一起討論可以為自己的父母做點什么,也要引導他們從大人的角度出發,理解和尊重自己的父母,注意向孩子傳遞這樣的信息:一個人一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決于他經歷過什么,而取決于他怎樣用行動和對生命的熱愛來塑造自己的未來;家庭的變故可能暫時令他們感到委屈,但是也能夠讓他們得到同齡人沒有的鍛煉機會,使自己更加堅強、獨立和善解人意。老師必要的時候可以用自己或者自己身邊真實的例子來引導孩子,使之產生了共鳴。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要和家長合作共同教育學生運動。對于出現心理障礙的問題家庭孩子,家庭的變故對孩子會產生重大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更多的要靠父母的態度和力量,班主任更應該與其父母加強聯系,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意見和要求。事實上并不是每個人在處理自己的事情的時候都會客觀冷靜地面對,很多父母在處理自己的事情的時候都有自己的苦衷和理由,但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會對孩子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對于這些父親或母親,老師要采取理解和傾聽的態度,站在孩子的老師和朋友的立場真誠地與他們溝通,讓他們明白孩子是雙方的,雙方都對孩子有責任;不論是分開還是在一起,都應該為自己的孩子提供盡可能健全的父愛和母愛以及融洽的家庭環境。特別要告誡家長:不能在孩子面前破壞雙方的形象;不要為了彌補而過分補償;孩子最需要的是親情和父母與自己的溝通和交流,而不是單純的物質補償;家長自己也要正確的面對家庭的變故,切不可將自己的所有希望都明顯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班主任在和家長交流的時候還要注意做好準備工作,提前從各方面盡可能多地掌握孩子各方面的情況,做到有的放矢。
孩子是否具有應對家庭變故的能力,首先在于他是否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有了這個,就有了應對家庭、學校、社會一切事件的能力和策略。如果缺乏心理素質的基本教育,面對紛繁的生活實踐,孩子將措手不及,一旦出現變故,將陷入深深的心理沖突和矛盾之中,導致心理失調和心理疾病。為此,很多學校應該開展一定的心理輔導教程,對這部分群體提供必要的幫助,幫助他們正確面對和應付家庭的變故。此外,對于出現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班主任應該盡可能利用其他任課教師尤其是孩子最喜歡的科目的教師對孩子的影響力。他們是會非常樂于接受自己相信的人的意見的,此外,其他教師有著豐富的教育教學和人生經驗,在家庭事物方面,他們可以給孩子和他們的父母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意見,也能夠使對孩子和家長的教育和幫助更加有說服力。
受過傷害的青年學生是一個容易出現心理偏差的群體,尤其那些長期生活在不幸環境里的孩子。這些學生的心里有著厚重的陰影,還可能很可能潛伏著一些不良的傾向,在得到多方關注的情況下這些問題可能被忽視,但是一旦遇到家庭出現其他的問題,或者發生其它一些類似的變故,這些不良傾向都有可能被誘發出來。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經常關注這一部分孩子,給予他們長期的、源源不斷的關愛,除了經常鼓勵他們,和他們分享成功和進步的喜悅之外,還要多和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心事,還要不斷的接受新的事物,使自己更容易貼近學生的世界;此外,班主任還要通過多和其他同學交流,從側面了解這些單親家庭的孩子的行為傾向,并隨時注意發現他們的退步,查找原因并和他們一起制定相應的對策。
在團體教育中主要是由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確定團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內容,然后設計教育方案。通過教育、交流、感染暗示等方法,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質或改變不良行為。個別輔導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發現什么,聽說什么,感覺什么。作為班主任都要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和行為指導。
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不容忽視。當然為解決這一問題,單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為他們創設健康環境,引導他們走出不幸的圈子健康成長。
遲語(1988.11-),女,彝族,云南新平,云南省玉溪市師院附中,語文教學,中學二級,學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G40
A
1672-5832(2016)01-02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