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駿
提高大專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實踐與探索——以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為例
唐 駿
就業是民生之本,畢業生就業工作責任重大,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學校的發展大局和社會聲譽。通過領導重視,全員參與;以生為本,完善服務;強化指導,提升素質;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效能等舉措來做好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對提高大專院校大學生就業質量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大專院校 就業質量 實踐探索
黨十八大報告提出推動更高質量的就業后,社會、政府、企業等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和行動,大專院校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中一支不小的群體,應該怎樣進一步提高就業業質量和滿意度,是越來越多的高校在思考的問題。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是2004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升格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近年來,學校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積極探索中醫藥院校辦學規律,建立了適合中醫藥專業發展特點的課程體系,注重學生素質培養,強化技能,著力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中藥、針灸推拿、護理、中醫護理、助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參加全國技能大賽均獲得團體或個人一等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1]。學校多次榮獲湖南省普通高校就業“一把手工程”優秀單位榮譽稱號,在破解大學生就業難、提高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工作中做出了積極有價值的探索。
學校黨政領導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把就業工作列為學校黨委、行政的工作要點,從人員、機構、經費等方面為就業工作提供保障。
學校開展了“奮戰一百天,服務畢業生,全力做好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活動”,學校將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重要位置,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書記校長親自任組長,系部大力支持,從建立學校就業創業工作日制度、完善學校就業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就業工作服務、建立學校就業數據旬報制度、加強對專業教師的就業指導教育等方面狠抓落實,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初次就業率由2014年的86.39%提高到2015年的91.84%,高于全省大專高專89.93%的平均水平。
學校本著“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的就業工作理念,積極主動開拓就業市場,創新就業信息發布渠道,通過網絡、QQ群、手機短信、微信平臺、電子顯示屏等有效形式將用人單位需求信息及時通知到每一位就業工作人員和每一位畢業生;加強與用人單位的溝通、聯系,誠懇邀請用人單位來校舉行校園招聘會;精心安排、細致認真、熱情周到地做好用人單位招聘會的各項工作,確保每一個細節考慮到位、每一個環節落實到位、每一個步驟工作到位,真正讓招聘負責人抱著希望而來,收獲滿意而歸,期待下次再來。讓學校的畢業生就業工作真正進入按需招聘人、素質滿足人、感情留住人的良性互動。
(1)加強就業市場建設,拓寬學生就業渠道。主動出擊,廣泛聯系,為畢業生就業搶占先機。組建畢業生就業市場開發隊伍,組團走訪用人單位,上門推介畢業生信息,廣泛收集就業信息,并與用人單位建立用人需求合作關系;把學生的畢業實習與就業聯系起來,把校企合作與就業工作聯系起來,使學校、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三者之間形成感情上的交融和信息上的互通。招生就業處與各系部一起鞏固原有就業市場,積極開辟就業基地,2015年先后走訪了長株潭等地區的醫院、醫療器械公司及社區等,結合本校畢業生實際開展了就業宣傳活動,把本屆畢業生的專業情況、畢業生人數及適合從事的工作崗位等相關信息發送各就業單位。
(2)建立就業工作長效機制,提升就業管理水平。學校制定了《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就業工作管理辦法》和《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就業工作考評辦法》,制定并實施了《畢業生就業方案編制工作》,對系部職責提出明確要求,把畢業生就業工作落到實處。新建了檔案室,制定完善了《畢業生檔案管理制度》,加強對報到證、畢業生檔案的管理和發放,明確具體流程,為畢業生就業提供快捷、規范的服務。學校成立了就業創業指導委員會,全面實行校系二級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將畢業生就業情況與學科建設、專業設置、招生規模、績效分配、年終評先、干部考核掛鉤,建立健全了就業工作“一票否決”制、責任追究制和預警機制。
(3)推進求職服務平臺建設,精準推送就業崗位。與樂易考等公司合作,進行求職服務平臺建設,利用手機等移動終端,為畢業生“送崗位、送政策、送指導”,實現就業服務個性化、信息化。借助此平臺,還能及時收集畢業生就業信息,為我校科學、全面地編制就業質量年報提供數據和分析。
(4)加強校園招聘管理,構建雙選平臺。完善校園招聘準入制度,完善校園雙向選擇平臺建設,加強校園招聘活動現場安全管理,加大專場招聘會的頻度。2015年上半年在校內舉辦了2場大型招聘會,第一場邀請用人單位216家,提供崗位數4103個;第二場邀請用人單位80家,提供崗位數1192個;崗位數與畢業生人數比超過2.68:1。舉辦了22場專場招聘會,在校外聯合株洲市田心醫院和601醫院舉辦2場專場招聘會,與護理系、臨床系合作舉辦一場專場招聘會。同時,積極組織我校畢業生參加湖南省舉辦的各種大型專場招聘會,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學校就業工作的穩定發展必須以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作保證,真正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就業-人才培養聯動機制,堅定以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加強辦學與行業、企業、政府的有效合作,建設一批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基地;加強就業創業指導教學工作,將就業創業指導教學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就業創業指導在幫助大學生明確大學學習目標、確立職業意識、樹立積極正確的就業觀念、幫助大學生掌握求職技能技巧等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
(1)加大學校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力度。學校編制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管理辦法》,明確學校與創業實踐學生的權責,規范學生創業公司的經營行為,提升創業孵化基的管理水平;學校加強了對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管理,提質改造,給創業學生更好的創業環境;對入駐孵化基地的創業項目,從法律、工商、稅務、市場營銷等方面加強指導,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通過創業孵化基地的輻射效應,點燃學生的創業激情,對廣大學生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學校目前的創業基地面積200平方米,孵化入駐項目4個。
(2)加強創新創業培訓,培育創新創業種子。學校通過不斷努力,成功中標“株洲市2016-2017年度創業培訓機構”,為今后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奠定了基礎,以此項目為契機,加快推進我校創新創業教育、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基地、創業項目、創新創業實訓場所、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等方面建設。學校重視大學生SYB創業培訓,開展創業講座、創業沙龍活動,提高學生創業興趣,提升創業能力,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好的發展平臺。2015年邀請湖南工業大學教授李新生、本校創業成功校友向東等談創業體會、傳創業經驗,進行創業講座5次、創業沙龍2次,堅持專題講座與個體咨詢相結合;舉辦2期大學生的GYB培訓,利用暑假舉辦了1期大學生的SYB培訓,培訓學生達2038人。通過教育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創業激情,培養了學生的創業思維,提升了學生的創業能力。
(3)組織好“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學校從2015年開始,啟動湖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每年舉辦一屆。2015年參加“株洲市2015年大中專學生創業大賽”,首先在校內舉行初賽,各系部積極響應,全員發動,廣泛參與,經過層層選拔,推薦7個項目參加株洲市復賽,其中“神農本草母嬰護理中心”等3個項目進入決賽,分別榮獲得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進入決賽項目數和成績位居株洲高校第二,學校也榮獲優秀組織獎。
(4)舉辦就業簡歷設計比賽。就業指導中心精心組織,各系部積極參與,每年舉辦就業簡歷設計比賽,2015年評選了一、二、三等獎、優勝獎等多個獎項。此次活動的開展,增強了我校大學生求職應聘技能,搭建了展示自我風采平臺。
如何利用自身資源、發揮自身優勢,服務地方、成為地方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地方高校所擔負的社會使命[2]。地方大專院校應該高度重視,培養技術技能人才,開展科技服務,為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證。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探索,學校以“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突出技能、全面育人、服務社會”為辦學宗旨,面向基層、中醫藥行業及康復保健機構培養了大批醫藥、護理、康復技能型優秀人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就業競爭力日益增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來校現場招聘,學校畢業生年終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不斷走向社會的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子為國家的醫藥視事業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1]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簡介[EB/OL].(2016-10-22) http://www.hntcmc.net/about.jhtml.
[2]李建華.地方高校如何服務地方——基于美國的經驗[J].大學,2013(3):73.
(作者單位: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高職高專院校立項課題:醫學類高職高專就業指導對畢業生就業狀況影響的調查研究(課題編號:XJK013CGD068)。
唐駿(1973-),男,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