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鋒
所謂的“裸讀”,中的“裸”,就是原生態,沒有任何參雜的意思,而讀就是帶著“一種境界、一種水平、一種精神”的去欣賞。因此,裸讀就是暫先不參考文本之外的任何資料,不讓既有的外在提示和解釋影響自我的前提下的一種自身體驗活動。
一、養成文言文文本裸讀的方法和策略
1、文言文文本裸讀的維度
文言文文本裸讀,在微觀上,是一種師生共舞,它要經過,粗讀—朗讀—精讀的三個過程,要有技巧和策略。
在宏觀上要做到對學生的長久有效管理,因為,在當下的這種教育模式下,沒有有效的制度約束是靠不住的,要最少三年一貫制,甚至六年或更長的時間維度,這樣效果更好,能力提升更快。
2、裸讀的具體操作策略
裸讀的時間可安排課前課后,首先,給學生非連續性的時間,要讓學生在課前要自然的去預習文本,在課后要自然的去復習文本。當然對學生要有效的管理就是—檢測。學生面對眾多學科,所以我們可以化整為零例如學習《報任安書》這課時,我把它分為了三個零塊;中途進行檢查,以便掌握效果,接著是答疑,最后是跟蹤性檢查。對此我們提出的口號是“凡自學,必檢查。”當然,在這當中我們要把內容安排妥當,不能太單一。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比如,我在教授《報任安書》這課時,第一步,會提前兩到三天安排學生自行先學,對他們的要求就是,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去讀,感受文本的魅力。整體把握,大概了解什么人做什么事,他們之間有何關系。
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礎知識掌握之后,提出更高的要求,讓他們弄懂其他沒有見過的詞組的含義,還有,提出自己的至少三個困惑。然后按照第一步的檢測方法循環往復,層層遞進,朝精細化的要求邁進。
第三步,我會讓學生,試著個性化的理解文章內容和重要句子,也要用適當的形式來檢查。
當完成了這三步課前預習裸讀之后,再教授文本,就相當輕松,學生就敢說、愿意說,甚至可以提出一些見解性的問題,這樣我和學生共同提高,一同進步。
二、裸讀文言文文本的意義
有專家曾說過,文言文老師不只是給學生教幾個實詞。文言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一篇文章,學生也能憑借現有的知識粗略的讀懂,可是深奧的東西,隱藏在文本背后的意義,他未必能夠領會,老師就是在這些場合給學生以指導。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啰嗦,能使他們開竅就行,老師經常這么做,學生閱讀文本的能力自然就會提高。
江蘇高考文言文考查是符合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的。《標準》明確要求“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學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閱讀淺易文言文……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因此,江蘇高考在文言文上的這些個“微妙”變化,不僅是江蘇的方向,也將會是全國的方向。江蘇高考文言文閱讀,從考查內容上看,大體還是脫不了“言”與“文”這兩個方面,還是要堅持“文”“言”并重。所謂“言”,是指文言文的詞匯知識、特殊句式和習慣用法等;所謂“文”,則是指對涉及文段內容方面諸要素的理解。所以我們在備考時要注意:
依據考試說明,我們不難看出,文言文閱讀的本質還在于理解,我們對待文言文閱讀文本時,不能單單把它看做是單詞的組合,而要是一篇充滿生命活力的文本,他是有精神和靈魂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