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賀柱
摘 要:隨著體育新課程的實施,體育學習評價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學習評價在體育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體育運動技能是學生上好體育課、發展身體素質、養成終身鍛煉習慣的重要載體。所以學生體育技能的評價能力就至關重要。本文通過了解學生評價能力的現狀,并且找出培養學生體育技能評價能力的方法和途徑,使學生自己評價鍛煉效果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使學習評價在體育課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學生 自己評價 互相評價 能力
一、問題提出
基礎教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是當前國家教育的發展的趨勢。發揚教學民主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深化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然,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鍛煉、教會學生管理、教會學生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能力的提高是體育教學應達到的目標。學習評價的目的在于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與表現以及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判斷學生學習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改進教學效果,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鼓勵和促進學生進步與發展,培養與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學習評價在體育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新的體育課程標準也倡導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評價,然而,學生評價能力有多大,評價是否準確。如果不理想,學生的評價能力怎樣培養將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本實驗就是對學生評價能力問題、評價能力發展問題進行深入的闡述。
二、研究方法
(一)實驗假設
每個人都有對自己、他人的運動技能進行評價的能力。只要教師創設一定的發展評價能力的環境,教會學生評價能力的方法、手段,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互相評價能力就能得到發展。
(二)實驗變量設計
自變量:選用學生組成評委組,對參加實驗的學生的初中體育教材運動技能進行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運動技能包括:武術—太極、形神拳、刀術,田徑—跨欄跑、跳遠,體操—技巧、雙杠)
因變量:學生的評價能力(學生自己評價結果、互相評價結果和工作多年的教師的評價結果逐漸接近)
(三)實驗對象與條件控制
1.實驗對象:選取 2006年入學的初一 1、2班學生 53人,男生 30人,女生 23人。 2009年入學的學生初三 1、2、3、 4班學生 106人,男生 49人,女生 57人。2012年入學的學生初一 1、2、3、4、5、6班學生共計 150人,男生 80人,女生 70人。
2.實驗條件控制:
(1)所選三屆學生中,同一年級學生平均年齡(周歲)不超過正負 1歲。
(2)實驗班 2006年、2009年、2012年入學的學生按初中體育與健康標準進行教學,每周三課時。 2006年入學的學生按《體育與健康標準》規定的要求授課。每周三課時。
(3)實驗班根據實驗目的、任務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 2003年入學的學生在太極拳單元中做了評價能力現狀實驗,所以在教學中不進行評價能力的培養方法教學。2006年、2009年入學的學生著重學生評價能力發展的實驗。
(4)參與實驗教師為同一人,實驗班保持穩定,不更換。
(四)研究方法
1.實驗法:
對實驗班學生體育技能學習情況采用學生評委打分、學生自己打分、教師打分三組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找出內在聯系。
2.問卷調查法:
對實驗班學生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學生評委打分、學生自己打分、教師打分的認識。
3.訪談法:
對每一實驗階段的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訪談。及時了解學生動態。隨時調整實驗方法,控制實驗過程。
4.文獻法
查閱大量資料與體育教材,如有關素質教育、教學模式、主體性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等大量資料。
5.統計法
用 SPSS統計軟件對學生評委打分、學生自己打分、教師打分三組數據進行比較,對問卷結果統計。
(五)實驗時間與步驟:
2006年——2009年在形神拳、太極拳、跨欄跑單元對學生評價能力發展的實驗研究。
2007年——2008年在太極拳、刀術、跳遠單元進行學生評價能力現狀,學生評價能力發展研究。
2009年——2012年在技巧、雙杠單元進行學生體育技能評價研究。
三、結果與分析
(一)在太極拳后幾節課中對班內所有同學進行技能評價的學習,考核前向同學宣布考核標準,隨機抽取 5名同學做評委對其他同學進行太極拳考核,先確定考核的等級,然后在等級之內給一個分數。去掉一個昀高分,去掉一個昀低分,昀后的平均分為該同學的昀后得分。考核完畢的同學在自己評價表中給自己打一個分數,教師也對每一個同學打一個分數。(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自己評價均采用統一標準。)
以下是太極拳技能評價中學生自己評價、評委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自己評價和評委評價的雙尾檢驗的顯著性為
0.737。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學生自評和互評沒有差異,評價結果基本相同。而和教師的比較中學生自評、評委評價均和教師評價有顯著差異性。實驗教師受過體育本科教育而且有 7年體育教學經驗,為天津市骨干教師,有較高的評價能力。所以,學生的評價能力還不是很強,還需要進一步培養。
沒有經過較長時間體育技能評價訓練的學生的自己評價能力、互相評價能力還不是特別理想,女同學的評價能力強于男同學。評委同學的評價和教師的評價相關性比較大。
(二)學生體育技能評價能力的培養
學生體育技能的評價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逐步培養起來的。學生自評能力的提高,直接影響著學生自主鍛煉能力的發展、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學生評價能力培養的主渠道就是體育課堂,關鍵是教師怎樣引導學生進行評價。
四、結論
現階段學生的自己評價能力還不是特別理想,女同學的評價能力強于男同學。評委同學的評價和教師的評價相關性比較大。學生評委參與考核評價更能反映教學實際,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克服主觀和片面性。通過調查和實驗可知,評委對體育課認識自身管理、動作技術理解和掌握以及考試成績都有了明顯的提高,超過一般學生,說明學生參與考核評價活動后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體育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實驗充分說明只要教師多給學生自己評價、互相評價的機會,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學生的評價能力就能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逢賢.教與學的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2]王愛豐,王正倫.體育科研方法與應用[M].南京師大出版社 2001年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