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蓮
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發展,英語作為世界通用的語言,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更是中學階段重點開設的課程之一。所謂的合作式學習是指學生在一個小組或集體內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進行有責任的分工和共同學習。合作式學習是當今素質教育所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也是實踐新課標要求的重要途徑。本文就在現實的基礎上對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實踐情況進行重要探究,并針對這一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討。
關鍵詞: 高中英語 合作式學習 實踐 發展
1.引言
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我國中學教學一直實行的是“填鴨式”的教育模式,教師和學生將提高考試分數作為最主要的學習和教學任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素質教育的發展。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說,教師和學生面臨沉重的升學壓力,在繁重的課堂任務之余,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開展合作式學習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中生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升。因此,針對中學生階段的教育現狀開展合作學習模式的探討和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合作式學習的概念界定和開展意義
2.1合作學習的概念
所謂合作,就是指一個團體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進行有秩序的分工合作,更是個體間協調作用的最高水平的行為。將合作精神灌輸到教育教學活動中是當今素質教育發展的必要和關鍵,合作學習包含的內容相當廣泛,國外學者普遍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上使用小組的模式,使學生共同學習,以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自己及他人的相互學習的成果[1]。
2.2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
首先,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競爭和合作意識。合作學習有嚴格的分工及共同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責任,學生之間不僅僅是合作關系,更存在競爭關系,通過教師的評測和學生之間的互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自身自身的價值。其次,合作學習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合作式學習可以將每一個參與的學生很好地調動起來,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角,久而久之,那些不是很積極的學生也會被帶動,主參與分組學習和討論中,無疑會大大提升課堂的活躍性,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有質的提升。最后,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式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師的講授內容,學生的討論結果也有很多教師意想不到的結果,精彩異常,很受學生的歡迎和矚目。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也提高了自身的學習能力。
3.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步驟
3.1參與階段
參與階段是合作式學習中重要的課前設計和準備階段,很大程度上關系著合作學習效果。教師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為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并向學生詳細講授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和基本的注意事項,使學生提起對合作學習足夠的興趣,這能大大增強學生合作奪取目標的信心和可能行。這一準備階段一定要提前進行,這就要求教師在上一次課堂結束時就把確定的合作學習的內容和所要實現的目標告訴學生,使學生在心里和知識方面都做好充分的準備。
3.2探討階段
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已經學到的知識是什么、想學習的知識是什么,以及通過怎樣的方式獲取這些知識。課堂開展過程主要包括課程的起講、開展和定向學習三個階段,起講階段主要是告訴學生將要學習什么知識,以及所學內容的重要性。開展階段教師不能一味枯燥地向學生灌輸課本知識,應該聲情并茂地將教授內容轉化成生動的圖像、視頻、音頻等。在定向階段,教師要教授學生學會如何思考內容,將課程重點放在重點、難點和學生沒有討論出結果的題目上,并預留出足夠的時間供學生討論[2]。
3.3知識的呈現階段
在完成小組學習和討論過程后,各小組組長要將本組內的討論和分析結果進行意見集中和整理,重點突出討論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和沒有達成共識的觀點,由小組成員采取輪流制向老師回報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并由教師做出最終的點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盡量為每個小組的每個成員創造表現機會,然后進行集思廣益,將每個小組的學習結果進行匯總,總結出更大的學習成果。
3.4評價與反思階段
在合作學習的最后階段,教師要針對各個小組的討論和匯總結果進行綜合評價與反思,及時發現每個小組在合作討論階段體現出的優勢和不足,并對后續學習活動給予一定的指導。學生的反思分為個人反思和集體反思兩個過程,在集體反思之余,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個人反思,發揮自身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做到學習能力、合作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4.結語
合作學習是現代素質教育模式的重要內容,更是高中英語教學應該重點借鑒的教學形式。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學生通過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找準自身的定位,用創造性的思維考慮問題,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深刻挖掘自身的潛能,從而使自己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春艷.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2]閆玉榮.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