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瑞
摘要:擠壓學生課余時間,反復做各種習題,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較為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課堂效率低,為了彌補,老師不得不利用課余時間或是技能課時間。不僅是學生,就連老師也厭煩了這種惡性循環。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提高課堂效率入手,向40分鐘要質量。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就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22-01
在新課程深入走進課堂的今天,教師和學生們都在不斷的摸索、學習和成長。那么教師如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實現優化教學?我個人認為最主要的一個途徑就是提高課堂效率,做一個"有效"的老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課前備好課,備足課
1.1備教材。教師應根據三維目標和內容,盡可能使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吃透教材,整合教學資源,包括與教材相關的知識點要提前查閱。教學重難點,時間的分配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同時精心地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和作業,作業的設置切忌重復機械的練習,要有所創新,出一些靈活多樣、舉一反三的習題,牢牢抓住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覺得做作業不再是一項負擔,愛上寫作業。
1.2備課件。眾所周知,現在網絡資訊發達,很多資源都能為我所用。有效的課堂在甄選教學資料的時候應該是精益求精,選擇能凸顯主題、升華主題,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的文字、圖片、音頻文件。而避免空洞的熱鬧,排山倒海的圖片充斥整個課堂。
1.3備學生。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把閱讀、質疑、合作、討論、總結的權利還給學生。班里各個小組以及小組成員之間的優劣勢顯現在哪些方面,如何調兵遣將,也是教師的必修課。教師在上課前要做到胸有成竹,充分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使孩子們都參與進來,而不讓任何一個人成為課堂的旁觀者。每個人都有任務,有事做,并且能把自己任務完成好。例如:我們班王慧同學閱讀功底好,需要范讀的地方我請她來做示范。
1.4備問題的設置。課間提問做到"有的放矢",課堂用語力求簡潔,避免重復啰嗉。有的教師為了在課堂上和學生多些機會互動,就無休止的問學生問題,問了很多跟教學目標無關的問題,問得學生都累了還不明白老師到底要講的重點是什么。那么如何提好問就需要在備課時好好琢磨一下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優美的語言、巧妙的過渡語是展現語文課魅力的重要方面。在上課的時候,我們盡量少些口頭禪,用豐富的詞語把整節課串起來,把孩子們的心都凝聚到精彩的課堂上來。
1.5備“亮點”。我認為一節高效的課堂就如同一首動聽的旋律,應該有起伏有高潮。而這高潮正是課堂的亮點。如何創設制造亮點呢?一創設輕松有序的教學環境。小學生天真、活潑,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處處求新、求變、求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一課時,我找來有瓶頸的瓶子,用食指和中指當烏鴉的嘴,試圖喝瓶頸以下的水,怎么都夠不著,我請全班同學來幫烏鴉想辦法,大家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了。他們有的拿來一把橡皮頭、有的拿幾個文具盒讓瓶子側靠著,紛紛演示烏鴉怎樣才能喝著水。同學們在學習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感,還理解了"漸漸"、"一個一個"等重點詞的意思。靜態的文字變成了動態的"游戲",孩子們學習興趣濃,很快領悟了重點內容,臉上還露出了自信的微笑,我也為他們的童年留下了這么一段美好的回憶感到由衷的高興。只要用心,每節課都會有不同的亮點。
2.做好組織教學工作
一個秩序井然的課堂是開展有效教學的前提。大家都知道,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就是好動、自制能力差,易于興奮和受到外界因素干擾。除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語言和非語言提示干預和制止個體行為。例如:上課時某個學生精神狀態不好,有點犯困,可以提個問題讓他思考回答,以此讓他把注意力集中起來。有的學生低著頭在下面玩東西,可以邊講課邊走過去輕輕地拍拍他的肩膀以暗示老師發現你了,不能再玩東西了。事后再把學生叫到辦公室講道理,分析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害處。
3.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在日常的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訓練他們從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問題,不要把目光定在標準答案上面。在學習中不斷總結學法、學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會競爭。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竅門,教學自然不再是一件孤獨和困難的事情。
4.學生靈活獲取知識的方法
在教學中要理論聯系實際,有必要抽出時間來讓學生回歸大自然,讓他們通過感官系統,發揮想象力,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再把從生活中獲得的知識在課堂上表述出來。通過自身的體驗和體會,發現一些現象、一些變化。這樣學生可聯系實際掌握課本內和課本以外的知識。
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把在電視上聽到的、看到的記下來,然后講給老師同學聽。鼓勵他們多看一些好的與課文有關的課外書,多積累詞匯、好句子、好的寫作方法。讀一些報紙、廣告,從這些方面獲得知識。
5.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學生是否有學習語文的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那么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積極性,創設情景,培養興趣。結合課文內容可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分組討論、比賽朗讀、講小故事,說與課本有關的小笑話,分角色表演等。使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愛好、求知欲得到充分的體現,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愿意學,主動地獲取一些知識,教師再善于因勢利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愉快地學習。
6.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中,應該多注意后進生的表現,發現其優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多幫助他們,了解他們。使學生能充分地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課堂上向他們布置由易到難的作業。使優生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差生有進步有收獲。要建立良好的課堂討論習慣。讓優、中、差生相結合,使他們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形成激動人心的充滿智慧與感情價值的討論氛圍,保證課堂教學效率。
7.深入研究教材,備好每一節課
上好一節語文課,首先是備好每一節課。聯系班級情況,設計可行的教學方案。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方法、研究操作、研究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找出規律。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計圖案、問題、活動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不只是紙上談兵。避免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聽,理解的會很少,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做到優化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是全體教師追求的目標。我們要在學習理論知識后大膽的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教學這條道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用一顆敬業的心,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和一雙勤勞的手,一定能找到更多好的方法來服務于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