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振華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44-01
新課程改革期間,各種優秀的教學方法模式層出不窮,推動著我國教育事業向著更好的方向健康發展。運用先學后教教學模式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已經成為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重要課題之一,在推行過程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
1.對“先學后教”模式應用的分析
1.1關于“先學”“先學”是"后教"的前提。所謂"先學",其含義是在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希望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要先入為主,主動探究。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學生的超前學習是片面的、膚淺的,不能體現"先學"的要求。所以,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很有必要。首先,教師要激發學生"先學"的興趣。在教學上,特別是培養學生學會怎樣學習,怎樣產生自學的興趣,利用正確的自學方法,這是先學的根本。其次,布置先學中的生字,做到"四會",這是教學目標。最后,在教學中不斷地傳授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慢慢地去體會這種"先學"的意義。實現更好的"先學"效果。
1.2關于"后教"通過"先學",能夠讓學生先了解學習內容,那教師該如何進行"后教"呢?學生在充分自學和交流之后,仍會有一些問題是他們沒辦法解決的,這時教師就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歸納引導。當然,"后教"不是單純地指教師教,而是指學生先學后"兵教兵",再通過交流、討論等方式,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實現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最后教師與學生互動,也就是教師補充、更正,幫助歸納、總結,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能力。
2.注重激趣與導學
隨著教學的逐步推進,學生所學習的人教版語文課文也越來越長,學生所要認識、所要掌握的生字也在慢慢增多,這無疑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在一堂課的前半段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先學",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1激發學生"先學"的興趣。在教學上,培養學生學會怎樣學習,立足于學生的發展,促使他們自學興趣的產生和正確學習方法的養成,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所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例如,筆者在進行一年級語文《秋姑娘的信》這一課教學時,首先要求學生自學,并且明確布置通過自學所要達到的要求:①初步認識本課生字"好、友、生、村、心、全";②會流利朗讀課文,然后要求同桌的兩個學生進行合作并相互檢查。如果能達到老師規定的要求,就給予三顆星進行第一級表彰。通過這種形式,不僅能促使學生產生自學興趣,而且也讓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學的信心。
2.2合理地給學生設置"先學"的目標。生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在讓學生進行"先學"時,一定要讓學生明確通過"先學"要達到這幾項要求:①讀準生字的音;②明確其結構和部首、共有幾畫;③會認其形并會口頭進行組詞;④初步知道這些生字的意思。例如,在進行《大海睡了》這一課生字"里、她、抱、月、背"教學時,筆者就要求學生根據這幾項要求,"先學"這五個生字,不僅真正教會了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學習一定要有目標,而且要講究方法。
3.適時適當點撥,提升學生對問題質疑探究的能力
以往我們都認為教師只有將教學內容講得越細,學生對知識就吸收的越好,課堂的效率也就越高。其實,這種教學觀念只會造成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喪失學習自主性,過分依賴老師,養成不懂腦筋的習慣,被動的聽課,被動的接受知識,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定要以學生自學為中心,將其作為每一堂課的亮點。教師在教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先學"與合作討論的情況適時適當地進行點撥,可以規范學生在表達上的準確度,也可以解答學生存在的疑惑。在點撥學生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鼓勵學生先自己獨立思考后提出質疑,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尋求思路的多元化,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探索研究,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探究的思想與學習能力。
在"先學后教"的語文課堂中,學生獲得了充分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時間,具備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這十分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先學后教"教學模式不僅尊重了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也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鍛煉自主探究的能力,繼而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