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坤德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71-01
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各地教育出現了差異,特別是廣大邊遠地區的農村教育尤為落后,因此,農村初中學困生也成了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在所有的學科中,英語尤為突出。
1.形成原因
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四個方面: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
1.1個人因素:很多初中生在小學英語學習時,基礎很差,學生獨立學習的習慣沒有形成,對英語學習沒有產生興趣,加之教師的重心又放在了成績中等以上的學生身上,未能兼顧全體,久而久之,導致很多學生課堂上聽不懂,筆記做的又不好,不能獨立完成作業這樣就造成了學生的學習困難。
1.2家庭因素:家長素質個性差異很大,家庭教育重視程度也各不相同,對孩子學習英語又不能提供有力的支持與幫助,也是導致農村學生成為學困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有些家庭成員對孩子過度寵愛,使得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較差,抗壓能力差,抵擋不住學校和教師的嚴格要求,獨立性和主動性受挫,逐步形成自卑情緒,導致學習困難。
1.3學校因素:各校的校風、學風,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形成有較強的感染作用,有的學校教師對學困生的關愛不夠,教學設備落后,教學手段單一,英語學習環境缺少,是形成農村學生英語學困生的原因。
1.4社會因素:社會的功力觀念使學困生產生了厭學情緒,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村的生產方式、生產結構不斷變化,同時,就業難問題使他們產生了消極的教育價值觀,滋生了厭學情緒,許多學困生由于長期處于失敗者的陰影中,產生了我是"笨學生"的自我價值判斷,使他們產生悲觀失望的消極心理,從而人為的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的學困生。
2.英語學困生教育及轉化措施
其實英語學困生也有學好的愿望,當他們看到經過自己的努力、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取得一點成績時,就會更加堅定學好英語的信心,這樣學習興趣就會更濃厚。
關于做好農村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2.1建立感情,喚起興趣。課堂上,老師可以多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主動找學生談心,及時了解學習動態和英語學習中的困難,交給他們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學習英語的畏懼心理,堅定學習英語的信念,從而喚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2.2鼓勵學生,增強信念。學困生由于成績差,而產生自卑心理,在課堂上往往膽小,不敢開口講英語,針對這個情況,教師要多給他們一些說英語的機會,不要怕出錯,凡是對能夠主動參與大膽發言的學困生,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2.3因材施教,提高效益。學困生之所以成績差,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得當,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因勢利導,指導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學習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因材施教,層次教學,不同學生不同的教學方式,師生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2.4樹立榜樣,鞏固提高。學習英語是一項復雜的活動,并不是只有興趣、信心和方法,就能馬上成功的。為了防止學困生有可能出現反彈現象,我就樹立榜樣,然后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使學困生及時認識到學習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學習的道路是坎坷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成功。進一步增強學困生學好英語的信心,對學習成績的逐步提高,大有益處。
總之,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并非易事,他們在英語學習中的心理表現極其復雜,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要多花時間,用正確的方法指導學生,善于觀察和研究學困生的心理變化,因人而異,耐心輔導,用教師的愛心和智慧去溫暖他們的心靈,真正使學困生走出學習英語的困境,成為學習英語的主人。教師想改變農村英語學困生,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才能走出困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