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緒芳
摘要:掌握一種語言,首先是聽懂,聽懂的比重占90%。能聽懂你才覺得舒服,聽不懂就覺得不自在。農村中學受到軟硬件和師資力量的制約,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眾多的缺陷和問題,但農村學生如果不提高英語水平,又會影響到今后的升學就業。因此,如何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聽力水平,已成為老生常談且迫切需要解決。本文結合實際教學問題,分析了闡農村初中英語聽力的現狀和成因,提出了幾點綜合提升英語聽力能力的教學策略與訓練方法,為提高農村初中學生英語成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76-02
經濟的發展取決于人才,而人才的數量與質量則取決于教育。在21世紀的今天,農村不能故步自封,而要尋求改變。在農村進行質的改變的過程中,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而在現今的農村教育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問題一直存在,并且一直被很多教師所忽略。在解決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問題,首先要對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策略進行探討。本文將對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策略問題進行探討,力求尋找到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新途徑及新天地。
1.影響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因素
1.1語音發音的影響。其實中國人學英語和外國人學漢語一樣,再怎么學都始終有一種南腔北調的感覺,發音始終不那么準確。這就導致在進行聽力時總容易將某些單詞混淆,從而理解出來的意思也是南轅北轍。如"cat,Kate","case,kiss"等等,它們之間的音標差異本來就極其細微,學生如果對其發音在句中的變化等掌握不好,自然在聽力訓練時就難以區分。而這些單詞雖然發音差別不大,但意思卻是差之千里。因而,發音不準或沒有很好地掌握單詞在句子中的發音變化等知識,是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一大因素。
1.2詞匯儲備量小。英語詞匯儲備量小,是許多初中生都存在的問題。眾所周知,在英語聽力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學生沒有學過的詞匯,而如果學生的詞匯量僅限于英語教材的話,其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自然也會受到極大的限制。英語詞匯量大,在英語聽力中自然更容易理解聽力的內容;而英語詞匯量小,只能偶爾聽懂個別單詞或者句子,且不說無法理解生詞,就連聽力的大致內容都難以理解。這樣,英語聽力水平又如何能夠提高呢?
1.3句型掌握不牢。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的最佳途徑就是背單詞、記語法,而忽視了對句型的掌握,導致單個單詞出現時,便能快速聽懂并理解其意思,但如果是以句型的方式出現,學生則難以辨別其意思了。
1.4漢語翻譯的影響。許多學生在進行英語聽力時,總是習慣于先將聽到的內容翻譯為漢語,在理解漢語意思的基礎上來理解聽力的內容。然而聽力播放的時間是極為有限的,學生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將聽到的所有內容都先轉化為漢語意思。這樣,就容易造成聽力內容的不連貫,從而影響學生對整個聽力內容的理解,最終對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2.提高英語聽力教學效果的策略
2.1誘發興趣,培養聽的動力。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初中階段,學生處在一個新的學習環境中,對于陌生的英語產生極大的好奇和興趣,教師一開始就要積極地盡力創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英語語言環境,每當學生聽完一個問題并且回答正確時要給予表揚,錯誤時同樣鼓勵他們。每節課都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師生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模仿電視短劇的交流等,以提高視聽的有效性。課堂上教師還要不失時機地給學生介紹與聽力材料有關的背景知識,英美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習俗、趣聞等。這不僅可以誘發學生的聽力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所學內容。另外,教師可采取靈活多變的聽力方式,如詞匯錄音、單句錄音、對話錄音、故事錄音等,并配以錄像、圖畫、動作等形象的教學手段。同時把競爭機制引入聽力教學,在訓練時可采用搶答方式,看誰反應迅速、回答準確,從而激發學生的聽力興趣,調動他們的聽力積極性,以便收到良好的聽力效果。
2.2夯實語音教學,打好聽力基礎。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初期,教師應該利用與教材配套的錄音磁帶,從26個字母的讀音開始,用重復或模仿的手段進行聽說訓練。從26個字母到元音字母a、e、i、o、u在重讀音節中的讀音,常見元音字母組合、輔音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基本讀音,重音、意群、語調與節奏等語音基礎知識,進行簡單模仿、反復練習,用重復的方法強化學生對已學知識的記憶,通過簡單模仿、反復練習,形成一種語言習慣,在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后,可以先模仿后應用。在聽的過程中,如果學生用自己不規范的語音來確認聽到的規范的語音,同一字符所賦予的語音就不同,就不可能以此語音為載體而獲得真正的語意,也就達不到真正的交際目的。因此,只有夯實語音教學才能為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2.3積累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激活與聽力內容相關的知識經驗。英語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基礎的語音、語法知識,更要傳授給學生英語的文化背景常識。因為,語音是根植于文化這塊肥沃的土壤中,文化對于語言的影響力無處不在,語言也無時無刻地反映出文化對其的深遠影響;所以,在英語語言學習方面,學生同樣也要學習有關英語的文化背景知識,特別是課本上出現的和文化背景有關的課文。如圣誕樹、感恩節、中英文姓名之間的差異等,要進行更詳細的介紹和補充,使學生對基本的文化背景、異國風情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此外,教師還應當認識到,每個學生都不是空著腦袋來到教室,他們有各自的知識和經驗,這些因素是實現主客觀交流和辨認語句、重構意義的必要條件。學生只有積極主動地將新舊知識相互聯系、辨明異同,新知識才能為學生掌握、內化。所以,在聽力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激活學生的與聽力內容相關的知識經驗。
3.結語
總之,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在學生聽力水平普遍低下的情況下,教師還需切實掌握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因素,從而對癥下藥,尋求更為有效的策略,并對學生進行反復訓練。相信通過這樣的方式,并長期堅持,定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陳麗平.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探索[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2(11).
[2]曹小玲.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研究[J].讀寫算,2012(5).
[3]陳莉.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