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錄
中圖分類號:G63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05-01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必須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這就要依靠于對歷史文化的認知!學習和傳承,而初中是開始學習歷史的新起點,我們必須在這個起點啟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產生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渴求,從而能夠促進他們更好地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歷史作為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學科,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改革以期達到最高的教學效率。
1.深化教學改革,創新初中歷史教學新模式
新課程的推廣是件大事,所以在實踐過程中,怎樣處理與傳統教學的關系是個引起爭議的問題,有人堅持一切從頭來,也就是全面否定以往的教學方式,有的對新課改質疑,認為不能完全拋棄傳統。筆者認為,新課改與傳統教學并不矛盾,只是要正確的處理好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1.繼承性和創新性的關系。新課程是時代的要求,但教學改革不能脫離傳統教學,而是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目前,在新課程實驗落實中,首先要總結傳統教學的經驗,找到傳統教學中的長處。筆者認為,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是為學生成人成才服務的,新課改的目標也如此,不外乎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時代性、主動性,實行新課改不是完全拋棄傳統,而是用新課改彌補傳統教學中的短處,新課改旨在采用新的教學方式,用新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教學重點。
2.理論前瞻性和現實操作性的關系
新課標理論的前瞻性是不容置疑的,但其與歷史現實環境局限的矛盾也是不容忽視的,這也是教師進行新課程實踐的瓶頸。在改革的浪潮下,新課改勢在必行,要求我們實事求是地進行改革,吸取多年來各種教學研究成果,結合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有的放矢地進行歷史教學法研究,并將研究成果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在歷史教學中,要以新理念為指導,以傳統教學為基礎,并在實踐中總結反思,進而把新課改理念作為新的教學習慣。
3.合理利用多媒體、克服知識難點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多媒體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具有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無聲的事物有聲化的特點,集聲音、圖像、文本于一體,從多個視角來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興致,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知識,大大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雖然新的歷史教科書中插有大量的彩繪圖,顏色鮮艷、圖像清晰,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是,這些圖都是靜止的,缺乏生動形象的變化。例如:在戰爭史中,歷史地圖的運用是不可避免的。在學習紅軍長征歷史的時候,要求學生看課本上的地圖,標出紅軍長征的路線,因為書本上的地圖不能顯示動態變化進程,使學生很難掌握,而利用多媒體軟件PowerPoint將靜態地圖變成動態幻燈片,將地圖"變活",顯示了長征的動態過程。將長征中的重要事件展示出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再結合教科書內容,使學生更容易記憶。然后在播放電視劇《紅軍》的長征片段,使學生更多地了解這段歷史,激發學生進一步研究的興趣,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4.拓展教材知識,用故事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時代的發展,照本宣科的初中歷史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中學生的需求,不足以激發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因此,初中歷史教學策略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改變。初中歷史教材雖然枯燥乏味,但是書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師可以掙脫教材的局限性,用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打動學生,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知識,調動他們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學生只有感興趣,才會花時間去看、去學、去想,才能從不斷的思索中成長進步。對于初中歷史的教學來說,教師用什么方法教和學生用什么方式接受知識同等重要,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教材呈現出來的內容是枯燥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發揮其紐帶的作用,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和閱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書本內容。
初中歷史的學習有著其重要的意義,所以要了解到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科學的改進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擾化教學背景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自主性和興趣使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