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漢華
【摘 要】本文以湖南日報新媒體客戶端“新湖南”為例,探討黨報新媒體的有效發展方式以及黨報新媒體未來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媒介融合;黨報;新湖南;新媒體
【基金項目】十二五高等學校“(新聞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黨報媒體作為宣傳陣地的一面旗幟,一直以來對其他媒體的報道實踐起著導向作用。信息時代的到來,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競相出現,對傳統黨報陣地的引導能力都帶來了考驗。在這種沖擊下,黨報必須迅速搶占新媒體輿論的制高點,占領以手機為核心的移動互聯網輿論陣地。湖南日報新媒體客戶端“新湖南”,就是黨報在新媒體環境下快速反應和有效整合資源搶占手機互聯網輿論陣地,立足湖南面向全國的黨報新媒體客戶端的代表。
一、“新湖南”概述
(一)湖南日報媒介融合新平臺——“新湖南”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體給包括黨報在內的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新媒體平臺以多形式、多組合、立體式的呈現方式迅速占領了信息陣地。面對新的環境,黨報作為引導輿論和規范報道的標桿,如何搶占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輿論制高點至關重要。
“新湖南”客戶端是在原有湖南日報和無線湖南兩個客戶端的基礎上融合創新而成。2015年8月15日,湖南日報新媒體客戶端“新湖南”正式上線。其上線后,有著明確的宗旨和方向,將自身看作為湖南改革發展服務、為最廣大的湖南人民服務的平臺而存在。作為黨報新媒體,“新湖南”秉承了原有的黨媒底色,結合互聯網技術和平臺,能夠快速匯聚全省信息,立足湖南,面向全國,打通了全國乃至世界關注湖南的新渠道。
(二)“新湖南”發展現狀
“新湖南”自2015年8月15日上線以來,知名度迅速從湖南地區擴散開來。10月下載量突破200萬,12月底突破500萬,2016年3月初達到700萬。據第三方權威機構最新數據顯示,截止今年5月初,下載量突破1000萬大關,正式成為“千萬量級”用戶的新媒體平臺,并在繼續爭取躋身全國省報客戶端第一方陣。
“新湖南”客戶端現有頭條、湘政、紅星、湘財、湘學、湘健等15個頻道以及頻道下的眾多原創特色欄目。客戶端以“主流新媒體,移動新門戶”為宣傳語,既體現了“新湖南”主流媒體的地位,又突出了客戶端的網絡特質,并且積極打造原創內容,結合新媒體平臺視、聽、讀結合的特點,推送精彩信息。
目前,“新湖南”客戶端擔任著向全國乃至世界發布湖南消息的便捷窗口。“新湖南”作為湖南日報社媒體融合改革暨新媒體建設的初步成果,在新媒體建設中的認知、定位與融合三個最核心的維度上較好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精神,進行了移動新媒體領域的有益探索。[1]
二、“新湖南”客戶端的發展路徑
(一)明晰定位,打造專業頻道
在上線發刊詞中,“新湖南”定位為宣傳湖南省委省政府政策的主平臺,發布湖南信息的主窗口,推介湖南形象的主渠道,引導湖南輿論的主陣地。作為湖南在新媒體時代的核心媒體,“新湖南”客戶端是省委機關報自然延伸升級的新媒體平臺。
“新湖南”客戶端針對湖南人民生活的不同方面,進行了精準的頻道設置。現就部分頻道進行定位分析:
1、“頭條”頻道
匯集其他各頻道的重要新聞信息,在“頭條”頻道第一時間推送,讓用戶快速瀏覽到湖南的“今日頭條”。
2、“湘政”頻道
主要推送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市州的政策和方針、領導人出席的活動和最新講話精神,是宣傳方針政策的主平臺。
3、“湘財”頻道
面向全省,推送最新財政信息以及湖南經濟發展的內容,涉及企業發展、保險、股票證券等多個方面。
4、“湘學”頻道
關注湖南教育領域。主要傳達教育政策,高校以及中小學發展,曾策劃“高考”專題、“自主招生”專題、“湖湘女學者”專題等。
(二)整合資源,打造立體平臺
“新湖南”客戶端集合了湖南日報社旗下15家媒體的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以及其他各市州媒體的資源,通過推選百名兼職記者組成核心采訪力量,整合全省各媒體內容而進行新媒體形態輸出的融合型新媒體平臺。
1、打造空間立體平臺
“新湖南”平臺跨越了空間限制,把全省信息在最短時間內匯集到一起,在同一個平臺上將全省各地新聞立體呈現。
2、打造采編立體平臺
“新湖南”通過“中央廚房”式的采編系統,整合旗下媒體資源,打造全方位的新媒體數字采編中心。實現信息統一整合,統一配送,一次采編,多次傳播的輸出模式,形成一個立體高效的采編平臺。
3、打造內容立體平臺
一方面,作為新媒體,“新湖南”客戶端一直以來將信息內容的表達方式做到全面和準確,衣、食、住、行等生活服務全面覆蓋;另一方面,整合視頻、圖片、文字,將報道內容做到精美、活潑,視、聽、讀立體呈現。
(三)堅持原創,打造特色專題
自上線以來,“新湖南”客戶端除了常規整合和報道之外,一直堅持做原創特色報道。2016年入汛以來,受極端天氣影響,湖南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洪澇災害,“湘政”頻道就此推出“防汛抗災”專題報道。報道內容基本來自客戶端原創采寫編發,及時傳遞防汛抗災信息。“湘學”頻道面向全省教育領域,策劃了 “2016自主招生寶典”、“高考進行時”等多個特色專題報道,針對教育領域不同的熱點話題,及時向學校、師生、家長和社會推送專業權威信息。
三、黨報新媒體的未來發展
(一)從傳統黨報到黨報新媒體的觀念轉換
黨報的地位是黨的宣傳陣地,是黨的輿論機關,其本質功能是“喉舌功能”。[2]傳統黨報是執政黨用來宣傳方針政策的工具,是用來武裝民眾思想,領導人民進行國家和社會建設的重要平臺。傳統黨報總體以嚴肅、莊重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缺乏活潑輕快感。黨報新媒體平臺的出現,使得原先沉悶的時政新聞有了多樣的新媒體輸出形式,從枯燥難懂的政策語言、會議語言到簡單活潑的圖文詳解和視頻新聞的配合,這無疑是新媒體帶給黨報的新的發展機遇。
傳媒的改革要從觀念改革起步。新媒體是一個多元融合的平臺,所展現的是經過傳媒人加工出的產品,黨報的內容應結合新媒體的呈現方式,給讀者或用戶全新的體驗方式和參與方式。
(二)媒介融合下黨報新媒體未來發展:導向型、服務型、全景式
以“新湖南”為代表的省級黨報新媒體平臺,在媒體融合的大環境下,把握了傳媒的發展規律,從上線起步到“千萬量級”這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新湖南”反應迅速,給新媒體發展路徑提供了眾多可參考的經驗。
黨報新媒體的上線,是傳媒環境使然,而未來各家新媒體平臺的發展路徑也是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探討的問題。
1、導向型
黨報新媒體秉承的是黨報的底色,黨報在傳統紙媒中起到的導向作用必須被吸收進新媒體中來。黨報所屬的新媒體平臺在導向上必須與黨報保持同一政治底色,同一標準體系。如“新湖南”客戶端被湖南省委定位為《湖南日報》的升級版、移動版。
黨報必須堅持報道的輿論導向。這是關乎社會穩定和國家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黨報姓“黨”,黨報新媒體同樣姓“黨”,這種定位要完整地貫徹在其內容結構設置和日常報道中。牢牢把握導向意識,高舉旗幟,引領導向,這是黨報新媒體首要目標。
2、服務型
黨報是政策的宣傳員和建設的鼓動員,而黨報新媒體的報道方式更加貼近人民生活和實際。這個過程中,黨報新媒體可很大程度上扭轉關于黨報嚴肅、沉悶的刻板印象,把紙質版上的單向傳播變為新媒體平臺上的雙向互動,增加互動性和服務性。黨報新媒體除了宣傳員的角色外,也要做好服務者的角色,把最優質最權威的信息傳播給受眾,才能擁有忠實的用戶。
3、全景式
各級黨報都有相應的立足點,《人民日報》立足全國,省級黨報立足全省。黨報新媒體呈現給眾多用戶的應該是多角度、全景式的產品和信息。從政治、經濟、文化到教育等各個方面,展現一個立體式的地域特色。從頻道設計到欄目設置,都要立足本土,弘揚地域特色,從而面向區域內外。
結語
黨報新媒體的發展是在立足網絡技術的基礎上,搶占以手機終端為主的移動互聯網平臺輿論陣地的改革和融合實踐。而融合發展的關鍵是融為一體,僅僅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簡單相加,那只是“合”而不是“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黨報新媒體的發展是新時代環境下值得努力探索的領域,也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創新發展的重要環節和途徑。
注釋:
[1]蔣祖烜.黨報發展探新路 融合創造“新湖南”——湖南日報社新媒體發展實踐與思考[J].中國記者,2016(4):15-18.
[2]王衛明.黨報定位與功能新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15-19.
(作者: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