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
摘 要:英語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語言,其背后包含的是一個國家文化的濃縮。尤其是對于高中生來說,如果只學習語言,而不學習文化,這種脫離式的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低效的。因此,高中英語老師在教學英語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英語文化內容的滲透和教育。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文化滲透;方法研究
高中英語老師首先應該意識到英語文化對英語教學的作用,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在教學中融入文化知識。另外,高中英語老師還要明確如何在教學中融入文化知識,把握好文化滲透和教學知識的度,這樣才能夠更好、更有效地達到知識教學目的以及文化素養的提升。本文根據目前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淺談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文化。
一、文化滲透的重要性
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中更好地滲透文化呢?首先,老師要引導學生意識到文化滲透的重要性。英語作為我們的第二語言,學習英語知識,本來就避免不了接觸英語國家的文化內容。并且,高中英語閱讀是一項綜合性的練習和訓練,它不僅要求學生能夠讀懂文章內容大意,還要求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理解文章所講述的文化內容,理解文化內容有利于高中生更好地閱讀。其次,如果學生不能夠做到文化上的認同和理解,就很容易在閱讀理解時誤解文章要表達的意思。比如,中國人在拜訪朋友的時候,可以提前預約,也可以臨時決定去,甚至可以順便路過的時候去朋友家坐一坐,這在中國人看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在國外,就不能這樣做了。國外的文化習俗是,如果要去拜訪,需要跟主人提前預約,否則會讓主人覺得不禮貌。另外,很多中國人習慣在拜訪朋友時離預約的時間稍微遲到幾分鐘,但是在外國人看來,準時準點很重要。守時在外國文化中是一種有禮貌的表現。所以,理解文化對文化閱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不了解一個非母語語言國家的文化,很容易在閱讀中產生誤解和歧義。
二、改善傳統教學方法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要學會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是老師帶著學生把閱讀的文章翻譯一遍,讓學生明白每一句話的意思,這樣學生便能夠更好地解題。但是長此以往,這樣的教學方法并不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有所提高,學生只會通過翻譯閱讀文章來解題,而不能夠做到利用解題技巧找出答案和分析文章內容。所以,高中英語老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老師都是直奔主題,講解閱讀理解的題目或者是翻譯文章大意,在新型的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老師可以先帶領學生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比如,在必修二“No drugs”這篇閱讀文章中,老師可以在講解之前,帶領學生了解關于“drug”的背景知識,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更加形象生動地展示,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背景知識,這些背景知識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都有可能涉及,提前了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另外,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老師還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相關內容,讓學生自己收集知識,然后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參與性更強并且能夠記憶更深刻。
另外,在講解的過程中,老師還可以對比中外文化,對比文化差異,能夠讓學生理解得更加深刻,也有利于記憶。在每一篇閱讀理解結束之后,學生可以整理閱讀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制作成表格或者是利用繪圖的形式對比中外文化。很多老師在完成閱讀理解講解之后,往往會給學生布置一定的題目,檢測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整篇文章的主旨和大意。同理,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和記憶,老師也可以根據每篇閱讀中所涉及的文化知識出題,讓學生在做題中檢測自己對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程度。
三、拓展課外知識學習
高中英語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是有限的,高中英語老師不僅要擴充和講解理論知識,還要拓展背景文化知識,擴充所涉及的主題。比如,上文提到的“No drugs”這個主題閱讀,老師可以在閱讀理解完成之后,讓學生討論如何拒絕毒品,或者是怎樣避免毒品對人的危害等等。這些主題內容的拓展有利于學生對背景文化知識有更多的了解,也有利于打開學生的思路。因此,高中英語老師一定要讓學生養成閱讀之后總結和拓展的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在英語閱讀中,老師一定要意識到文化背景滲透對高中生學習閱讀文章的作用。英語老師要在閱讀教學中不斷改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能夠學會閱讀技巧,也能夠了解文化背景知識,并在長此以往的學習中積累知識,讓閱讀技巧和文化背景相輔相成,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以及綜合成績。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2]劉之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7).
編輯 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