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平
摘 要: 本文闡述了高校創新創業平臺化管理的重要性,并針對當前創新創業平臺的運營實際,提出了高校創新創業APP管理平臺的搭建目標和推進舉措。
關鍵詞:高校 創新創業 APP管理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241-01
著力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創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實力和社會服務水平,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各高校積極加強創業實驗室和訓練中心建設,促進實驗教學共享,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幫助。
一、構建高校創新創業APP管理平臺的重要性
創新和創業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大學生的創新活動能帶動創業,而創業活動又有助于促進創新。這決定了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統籌考慮,建立系統的一體化教育管理模式。近年來,在各級教委以及高校的高度重視和著力推動下,校園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2015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立項29339項,參與學生人數共計120345人,投入項目經費共計4.98億元。但是,創新創業活動中,一些問題也凸顯出來,如一些高校的創新與創業教育分屬不同的管理部門,有限的資源投入一般僅惠及較少部分的學習優秀者;各高校的創新創業的項目很多,但配給的指導老師很少,部分指導老師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有著豐富的知識儲備,但當面對創業這個有著很多學科交叉的項目時,很難給出學生全面專業化的指導;立項初期,老師很難找到有潛質、積極主動的好學生,學生也很難找到志同道合的創業伙伴等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都與校園創新創業體制不順、信息不對稱、資源共享不充分有關。因而積極構建創新創業APP管理平臺,不僅有利于打破不同管理部門、院系之間的隔閡,實現校內創新創業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促進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也便于廣大師生借助平臺交流實現創新創業項目信息發布、在線咨詢、項目組面向全校在線招募成員、大創項目及雙創課程的在線管理等多項功能,從而讓學生得到更加專業、高效的指導,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創新創業APP管理平臺的發展現狀
在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創業扶持政策的積極推動下,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創新創業熱情高漲,一大批創業輔助軟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且發展迅速。這些軟件中有側重于為早期創業者提供創業與融資資訊的創業邦、36氪等,有側重于為創業者、大學生提供在線視頻教學及實訓、創業技能服務的優米創業、創業之星等,還有側重于幫助創業者找尋合作者、提供項目投資服務的創投圈、i黑馬、拉幫結伙以及為創業者答疑解惑的我懂等。
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這些軟件各有所長,比如優米創業、創業之星所提供的課堂視頻和模擬實訓的知識點比較全面,創業邦的融資服務比較便捷,我懂等軟件的回答比較及時等,但也存在著其課程比較貴、回答者的身份與學科背景不一定與問題匹配、回答者的專業性無法掌控等具體問題。可見,上述軟件的目標客戶是全社會有意創業的各界人士,而非專門針對在校大學生,尚不能完全滿足大學生創新創業管理的需求。針對這一情況,為更好地高校學子服務,應建立專門化服務于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及實踐實訓的服務平臺。
三、高校創新創業APP管理平臺的構建
1.APP管理平臺的搭建目標
高校搭建創新創業實訓信息服務平臺,是為了創新創業實訓體系中的日常運作工作進行信息化,通過利用高等院校教師的碎片化時間,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訓提供線上和線下的實時咨詢服務,從而實現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一體化管理。為此,高校創新創業APP管理平臺應依托于第三方平臺(IOS平臺,安卓平臺)開發,實現如下主要功能:
1.1項目組成員招募
在線完成項目成員和伙伴招募,包括學生招募學生和老師招募學生。
1.2在線指導
大創項目、大賽項目以及孵化項目在進行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學生可通過平臺將問題推送到相關專業的教師手機上,教師進行在線或者線下的解答。
1.3項目資源庫檢索
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在校園創業幫上檢索到相關的項目和專利技術資料,這些項目來源于大創項目、比賽項目、孵化項目和科研項目。
1.4創新創業在線課程管理
借助平臺實現老師在線授課,學生在線提問、課程作業也可在線發布、上傳及批改。
1.5大創項目管理
建立大創項目各個階段的評價標準,將大創項目的立項、中期檢查、結題和評獎過程管理納入統一在線管理。
1.6大賽管理
對于高校組織的各類比賽或者選拔賽,承擔發布大賽信息、網上報名、網上評審和網上結果公布等職能。
1.7考評管理
氛圍教師考評和學生考評兩個系統,前者根據教師對大賽、大創項目、在線咨詢和孵化項目的指導對教師進行考評,后者根據學生參加大賽、大創項目和入駐孵化基地的情況,給予相應的學分。
2.推進APP管理平臺建設的措施
2.1建立平臺運營管理機制
首先要成立學校層面的平臺管理機構,協調好人事調配、資金落實、院系課程安排等一系列平臺運行的相關內容,統一調配資源;其次要健全日常管理監督體系,建立師生團隊進駐平臺的準入資格審查和實踐活動質量考核制度,實施科學有效的評價和激勵措施,確保平臺各項子功能的實現;最后還要及時總結平臺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斷調整優化,使平臺以最佳狀態運行。
2.2打造優秀的創新創業導師隊伍
創新創業活動要順利開展,必須要有具備較高專業水平和強烈創新意識的導師隊伍。為此,應鼓勵專業教師結合科研項目開展學術研究和項目指導,并吸收一批具有創造力的工程師、創業者、校外導師、博士生、碩士生等以專職或兼職身份擔任創新創業導師,使平臺運營資源更為豐富,項目任務對接更為順暢。
2.3逐步提高平臺對外開放度
根據管理平臺建設目標,平臺平穩運行一段時間后,應逐步加強與校外實踐平臺的交流與合作,調整和提升其結構與功能,挖掘其在對創業人才培養方面的潛力。平臺可借助預留的與校外資源對接的平臺接口,加強與地方政府或大型企業的交流,拓展與校外創新創業平臺的合作,開展一系列校外企業實踐和創業孵化活動,擴大平臺資源的受益面,達到學校、地方或企業、學生多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于愷欣, 蘇東昇, 吳志剛. 大學生創業平臺構建研究[J]. 商業經濟, 2015.1
[2]李靜. 大學生創業實踐平臺建設初探 [J]. 中國高校科技, 2011.6
[3]宋柏紅. 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平臺建設的思考[J]. 商, 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