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碩 袁偉方 陳川峰 李祖蒞 鄧德智 羅宏偉
摘 要 為評價新貝奧(雷公藤甲素)在三亞農田滅鼠中的殺滅和抗生育效果,分別在坡田洋和妙林洋開展秋防和春防試驗。秋防區防后第11、41和70天從防治前鼠密度大發生(28.57%)分別降至2.86%、3.81%和6.80%;春防區防后第19和47天從防前鼠密度大發生降至輕發生,校正滅效99.48%~99.88%。睪丸下降率和懷孕率明顯下降,藥劑安全性好,推薦在本地區農田大面積推廣應用。
關鍵詞 雷公藤甲素 ;農田害鼠 ;應用效果 ;三亞
中圖分類號 S443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10.013
Abstract Triptolide derived from Tripterygium wilfordii was applied in fall and spring in Potianyang and Miaolinyang, Sanya to control rats to evaluate its effect on killing and antifertility of rats in the farmland in Sanya. In fall the rat density was decreased from 28.57% prior to the triptolide treatment to 2.86%, 3.81 and 6.80% at 11d, 41d and 70d after triptolide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nd in spring the rat density was lower at 19d and 47d after treatment with a correction killing effect of 99.48%-99.88%. The testicular descent rate and pregnancy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riptolide was safe in application and is hence recommended for large scale extension in the farmland in Sanya, Hainan, China.
Keywords triptolide ; rats in farmland ; application effect ; Sanya
三亞市位于北緯18°地帶,常年無冬,素有“天然大溫室”之稱,是我國重要的冬季瓜菜和熱帶水果產地。優越的資源環境和獨特的種植結構對害鼠的繁殖極為有利,有效抑制害鼠密度難度大。新貝奧(雷公藤甲素)不僅有抗生育效果,而且還有殺滅效果,在貴州、上海、吉林、山西等多地試驗獲得肯定[1-4]。為評價在三亞地區農田滅鼠中的應用效果,他在崖州區坡田洋和天涯區的妙林洋分別進行秋季和春季滅鼠試驗,以期為農田害鼠統防統治提供參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防治區概況
防治區分別選擇崖州區的坡田洋和天涯區的妙林洋做為秋防和春防的試驗地。
崖州區坡田洋是三亞地區最大冬季出島瓜菜產地,田洋毗連7個村委會。常年農事耕作為早稻-晚稻(或休墾)-冬季瓜菜,冬季瓜菜品種多樣化,主打品種為豇豆。全年鼠情重發生,主要鼠種為黃毛鼠,其次為褐家鼠和黃胸鼠。試驗投藥時間:10月20日開始,防治面積733 hm2,防治前農戶正耕地打田,進行冬種準備。
天涯區妙林洋是三亞地區第二大田洋,田洋緊臨村莊,部分村莊坐落在田洋中央,當地主要鼠種為黃毛鼠、褐家鼠,其次為黃胸鼠,全年鼠情偏重發生,春秋季個別月份大發生。妙林洋設為春防試驗點,投藥時間:1月26日開始,防治面積400 hm2,防治時田洋正值冬春瓜菜采摘高峰期,農田生境復雜,有豇豆、黃秋葵、青瓜、椒類等品種多樣的瓜菜,還有南繁水稻、休閑草莓采摘園以及荒草地等。
1.1.2 藥品藥械
試驗藥品:(1)處理藥物,“新貝奧”0.25 mg/kg雷公藤甲素顆粒毒餌,由江蘇無錫開立達實業有限公司提供;(2)對照藥物,0.005%溴鼠靈顆粒+臘丸(按2∶1比例混配),由北京市隆華新業衛生殺蟲劑有限公司提供;(3)陶瓷毒餌站,規格為250 mm×110 mm,洞口尺寸60 mm×60 mm,其中,崖州區坡田洋秋防試驗區陶瓷毒餌站由北京市隆華新業衛生殺蟲劑有限公司提供,天涯區妙林洋春防試驗區陶瓷毒餌站由鄭州潔萬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方法
1.2.1 試驗設計
崖州區坡田洋秋防試驗,只做1個處理,1個藥物對照和1個空白對照,共3個試驗區,各試驗區間由道路、溝渠等間隔開。藥物對照區400 hm2,使用毒餌站防治,毒餌站沿路邊大田埂、溝渠擺放,田塊間的小田埂不擺放,每公頃平均擺放15~30個,共放置0.7萬個。處理區333 hm2,采取裸投方式??瞻讓φ彰娣e34 hm2。
天涯區妙林洋春防試驗,只做1個處理和1個空白對照,設2個試驗區,試驗區間由道路、溝渠等間隔開。處理區467 hm2,使用毒餌站防治。毒餌站沿路邊大田埂、溝渠擺放,田塊間的小田埂不擺放,每公頃平均擺放15~30個,共放置1.2萬個??瞻讓φ彰娣e45 hm2。
1.2.2 投餌方法
毒餌站投餌(坡田洋藥物對照區和妙林洋處理區相同):首次投足60 g,第1遍檢查,如被盜食,按原量補足,并做好標記,第2遍檢查,目測少于30 g時,按30 g量補足,≥30 g時不補,第3遍檢查,目測少于15 g時,按15 g量補足,≥15 g時不補,此后不再投藥直至第1次滅鼠效果調查,組織人工收集毒餌站以備下次使用,殘留毒餌集中處理。
坡田洋處理區裸投:沿著溝渠、大田埂投放,每隔5 m一堆,田塊間的小田埂不投藥,投藥方式和投藥量與毒餌站相同。
1.2.3 滅效調查方法
依據農區鼠害監測技術規范(NY/T1481-2007)[5],采用夾夜法進行鼠密度監測。沿田埂、溝渠每隔10 m放1夾,行距20~50 m,使用生花生米誘餌。秋防與春防每試驗區統一布放105夾夜,記錄有效夾數、捕鼠數、并現場進行鼠種分類和解剖。
防前鼠密度調查:崖州區坡田洋秋防試驗區為投藥前12 d,天涯區妙林洋春防試驗區為投藥前22 d。
防治鼠密度調查:崖州區坡田洋秋防試驗區分別在投藥后11、41和70 d進行;天涯區妙林洋分別在投藥后19和47 d進行。
1.2.4 計算方法
鼠密度R=(M/N)×100%,式中:R為捕獲率(%),M為捕獲鼠數(只),N為有效夾數(個)。
懷孕率V=(Vi/Ci) ×100%,式中:V為懷孕率(%),Vi為懷孕雌鼠數(只),Ci為雌鼠數。
睪丸下降率G=(Gi/Ci)×100%,式中:G為睪丸下降率(%),Gi為睪丸下降鼠數,Ci為雄鼠數。
滅鼠效果C=[(B-A)/B]×100%,式中:C為防治效果(%),B為投放毒餌前鼠密度(%)、B為投放毒餌后鼠密度(%)。
校正滅鼠效果C0=[(B×W-A)/(B×W)]×100%,式中:C0為校正滅鼠效果(%),B為投放毒餌前鼠密度(%),A為投放毒餌后鼠密度(%),W為校正系數。
校正系數W=(H/E)×100,式中:H為空白對照區投放毒餌后鼠密度(%),E為空白對照區投放毒餌前鼠密度(%)。
2 結果
2.1 防治區鼠類種群組成
由表1可知:黃毛鼠是三亞農田害鼠中優勢鼠種,占80.62%;其次是黃胸鼠,占9.30%;褐家鼠占8.53%,是本地常見鼠種;小家鼠1.55%,不常見。
2.2 滅鼠效果
由表2可知:防治前,坡田洋秋防區各試驗區鼠密度達到28%以上,屬大發生;防治后,分別在11、41和70 d進行防效調查,空白對照區除第41天查鼠密度為10.00%,屬中等發生外,其他2次調查密度均>15%,屬大發生;藥物對照區3次調查結果分別為鼠密度4.76%、4.76%和8.82%,滅鼠效果分別為84.36%、84.36%和71.06%;處理區鼠密度降至2.86%、3.81%和6.80%,滅鼠效果達89.99%、86.66%和76.20%;處理區滅效略高于藥物對照區,兩試驗區校正滅鼠效果都達到99.48%以上。
由表3可知:妙林洋春防區防治前空白對照區鼠密度為14.14%,偏重發生,處理區17.65%,大發生;防治后分別在19和47 d進行效果調查,空白區鼠密度變化不大,處偏重發生水平;處理區2次調查結果分別是2.86%和2.04%,防治效果83.80%和88.44%,校正滅效勻達99.81%以上,防治效果顯著。
2.3 鼠情繁殖特征調查
在坡田洋秋防區開展鼠情繁殖特征調查,分別在防治前與投藥后11、41、70 d滅效調查的同時進行鼠情繁殖特征調查。雄鼠睪丸下降率4次檢查,空白對照區分別是90.91%、46.15%、83.33%和84.62%,藥物對照區68.42%、50.00%、33.33%和50.00%,兩試驗區總體睪丸下降波動不明顯;處理區防前與投藥后4次調查結果分別為77.78%、50.00%、33.33%和25.00%,呈直線型下滑趨勢,與空白對照區相比,第11天睪丸下降率相仿,但第41天和第70天分別下降了50.00%和59.62%,睪丸下降率下降明顯,符合黃光照等[6]“雷公藤甲素對睪丸生殖上皮有損害作用,同時甲素還對睪丸具有蓄積毒性”實驗結果。見表4。
懷孕率調查,投藥前3個試驗區雌鼠懷孕率在64%~70%,經顯著性檢測,p>0.05,無顯著性差異,胎仔發育好。投藥后藥物對照區3次解剖調查,懷孕率達50%以上,第11天和第70 天更是達到100%;空白對照區第41天雖然未查到孕鼠,第11天和第70天查到孕鼠率也不高,但2次孕鼠解剖胎仔發育與藥物對照區的胎仔發育都表現良好;處理區前2次調查未發現孕鼠,最后1次查,孕鼠率33.33%,解剖孕鼠胃腸充血,胎仔呈死胎狀。“新貝奧生物滅鼠劑中含有在雷公藤中提取得到的氯丙醇等多種含有植物細胞毒性的化合物,具有慢性致死作用,對已懷孕雌鼠會造成流產”[7]。
2.4 安全性
在防治過程中對非靶標動物中毒情況調查,坡田洋秋防區,藥物(溴鼠靈)對照區發現有5條蛇和1只鼩鼱死亡,空白對照區和處理區(雷公藤甲素)未發現其他動物死亡或表現反?,F象。妙林洋春防區也做了同樣的調查,無發現非靶標動物死亡現象。
3 結論與討論
新貝奧生物滅鼠劑顆粒(0.25 mg/kg雷公藤甲素)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植物源性滅鼠藥劑[2],在三亞不同地區農田秋季與春季滅鼠應用,滅殺效果從防治前的大發生降低至輕發生水平,校正滅鼠效果99.48%~99.88%,防治效果顯著。同時,無發現非靶標動物反?;蛩劳霈F象,對人畜及飛禽等安全。經對鼠情繁殖特征調查,相比空白對照區和藥物(溴鼠靈)對照區睪丸下降率和懷孕率曲線型發展,處理區(雷公藤甲素)雄鼠睪丸下降率呈直線型下滑,雌鼠未孕或胎仔呈死胎狀,“雷公藤的毒性首先表現為對生殖系統的毒副作用”[8],理論上說,其長期抗生育效果還將持續發揮作用。綜合試驗結果,新貝奧(雷公藤甲素)具有殺滅,抑制害鼠生育作用,滅鼠效果顯著,對生態環境安全,可以在三亞地區農田大面積推廣應用,作為農區安全高效滅鼠的重要方法。
參考文獻
[1] 雷邦海,楊通武,顧 芬,等. 雷公藤甲素毒殺農田害鼠效果觀察[J]. 中國植保導導刊,2015(5):61-63.
[2] 冷培恩,張春哲,殷為申,等. 城區新貝奧生物滅鼠劑示范滅鼠應用效果研究[J]. 中華衛生殺蟲藥械,2014,20(1):19-22.
[3] 田葆萍,李華宇,王育兵,等. 雷公藤甲素餌劑與莪術醇餌劑防治達烏爾黃鼠效果研究[J].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14,10(5):461-463.
[4] 楊新根,侯 玉,朱文雅,等. 雄性不育劑對農田害鼠的防控效果[J]. 山西農業科學,2012,40(10):1 095-1 098.
[5]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NY/T1481-2007 農區鼠害監測技術規范(試行)[S].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6] 黃光照,劉 良,韋登明,等. 雷公藤的毒理病理、臨床應用的毒副反應及其拮抗藥的研究[C]. 上海:第四次全國雷公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 2004:26-28.
[7] 沈 元. 鼠類不育劑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 中華衛生殺蟲藥械,2013,19(3):177-181.
[8] 童 靜,馬 瑤,吳建元,等. 雷公藤長期毒性作用及其時間節律性研究[J]. 中藥村,2004,27(12):93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