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暢梅+楊雪
摘 要 隨著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的推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也需要不斷創新,以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對MOOC教學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進行分析,無疑對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效性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 MOOC 思想政治理論課 虛擬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0.056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lso need to innovate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of Internet plus.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analysis of the virtual practic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MOOC teaching mode is undoubtedly of great value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Keywords MOO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virtual; practice teaching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不論采用何種方式,其目標都在于培育合格的人才,實現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發展,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與現實實踐教學有必要共同發揮作用,二者是有其契合點的。二者之間的契合包括理念的契合、內容的契合和方法的契合。
1 MOOC教學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的理念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它實現了從“接受式學習”到“主動式學習”、從“傳授范式”到“學習范式”的轉換。①能不能將MOOC的教學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在互聯網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要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發展興趣特長,提高學習質量;增強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②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隨著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也需要創新理念,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1.1 “重素質教育”的理念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大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目的在于素質養成。利用MOOC進行虛擬實踐教學,需要從提升大學生素質的目的出發,精心設計出多個可供選擇的問題,諸如創新型國家建設、中國夢、一帶一路、亞投行等社會熱點問題,供學生計論,然后教師以公開點評、學生可以互動的方式以實現大學生素質的提高。
1.2 “重學生主體”的理念
在MOOC模式下,傳統的“重教師主導”的理念逐漸弱化,“重學生主體”的理念已成為此模式下的發展趨勢。從“重教師主導”到“重學生主體”這一轉換的關鍵在于實現大學生實踐教學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接受”的過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動起來,MOOC之“線上”、“線上——線下”互動的翻轉教學模式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MOOC的虛擬實踐教學中,每個同學都可以隨時發表自己的意見,充分實現自己主動性,這與不能多人同時進行的現實實踐不同。
1.3 “重個性發展”的理念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郭永福認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為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③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虛擬實踐教學要符合90后大學生普遍個性化的規律,并在MOOC的教學模式中踐行。可以通過MOOC的視頻資源、案例資源、微課資源、圖片資源等,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通過多樣化的展示方式,讓大學生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可以邊學習、邊思考,進而符合其自身個性發展的需要,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個性大討論,讓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真正地活起來。④
2 MOOC教學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的設計
2.1 通過“虛擬現實”進行虛擬體驗
通過布置實踐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虛擬現實中尋找現實中存在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其展覽。例如,可以讓學生搜一下“上海世博會”,并進而通過“上海世博會”了解歷屆世博會,掌握世博會的由來、背景、地位,以及中國為什么要申報世博會?申報世博會的意義何在?世博會的申報流程、舉辦日程等相關問題,進而可以讓大學生進一步思考,如果你去申報世博會,會有怎樣的規劃和想法?另外,可以通過網上博物館、紀念館的參觀、體驗,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學生在參觀完之后,可以通過讀后感、觀后感,可以以文字的形式,也可以以圖表的形式,也可以以視頻或DV情景劇的形式,展示其成果。總之,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虛擬體驗,增強學生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2.2 “網事現象”研究
主要是指讓大學生對于大數據時代的現實體驗。即通過學生針對網絡世界所關注的理論問題或現實問題進行數據的提取和總結分析,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最終以研究論文的形式呈現,并以數字化的形式上交。通過這種形式,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通過這一方面的訓練,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大學生逐漸具備世界眼光、未來眼光和問題眼光。
2.3 網站或網頁的設計
對于學習計算機專業、信息專業或信息管理系統等專業的學生,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優勢,可以讓學生通過掌握的互聯網知識,圍繞課程所學內容,設計專題,可以制作專題網站或網頁。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習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學習網”、“改革開放專題”、“一帶一路專題”等,所提交的成果應當是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欄目清晰明確,同時符合互聯網技術標準、安全標準,且便于瀏覽。⑤
3 MOOC教學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的實施
3.1 MOOC教學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施原則
(1)現實內容與虛擬形式有機結合的原則。在MOOC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其宗旨在于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觀點分析理論熱點與現實問題,MOOC作為實踐教學的一種形式,一種手段,是為其內容服務的。因此,有必要讓學生認識到互聯網技術只是一種工具,是為了更好完成實踐學習任務的載體,學會理性分析并能合理、正確和恰當表達才是問題的關鍵。
(2)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有機結合的原則。互聯網時代的技術為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提供了條件。但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揮與教師主導性作用的發揮并不矛盾,要把握好二者之間恰當的度,要做到學生不放任自流,教師不放棄職責,才有可能使實踐教學過程有序進行,達到預期目標。
(3)課堂教學與虛擬實踐教學有機結合的原則。在MOOC模式下,課堂教學與虛擬實踐教學的目的仍然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即都是堅持培養“四有”人才,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實現人的自由全面充分發展。根據課堂教學和虛擬實踐教學的不同特點,課堂教學可以側重于理論性、系統性的學習,虛擬實踐教學則側重于課堂學習內容的進一步理解、深化、具體化和踐行設計,兩者只有實現有機結合,才能為實現育人目標提供可能。
3.2 MOOC教學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形式
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課程相聯系,由教師主導的教學活動。⑥
(1)MOOC的翻轉式課堂——課內實踐的實現。翻轉式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模式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主性,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知識,便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和溝通。MOOC作為生成式課堂,初始時只是提供少量相關資料,學生通過對某一領域的話題討論、組織活動、思考和交流而獲得知識,課程資源呈現動態匯聚的特征,而不是靜態的固定知識與答案。學習過程中,學生將課程中的內容與課程外的知識相交叉、相混合,學生將自己獲得的資源與課程所提供的資源相結合,并通過博客、書簽等方式公布,分享新資源,實現了課內課外的課程實踐過程的統一。
(2)MOOC的RSS等形式分享——社會實踐的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實踐教學是課內實踐的進一步延伸,為大學生走向社會做必要的準備。在MOOC模式下,可以通過任課教師,或助課教師,或班級社會實踐委員,將班級成員按社會實踐內容劃分為若干個小組,由小組長負責帶領小組參加社會實踐,并定期進行研究、討論,并交換意見、互傳社會實踐材料,將社會實踐中的精彩片斷通過互聯網視頻分享網站公開享有,制作的其他如PPT和調查研究報告可以通過RSS或是課程日報郵件等形式分享。⑦
當然,不論采用何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都無法完全脫離現實的實體教學,這種面對面的交流,這種那種形式的實地考察,都是十分必要的。MOOC模式下的虛擬實踐教學只能是一種有益的、必要的補充,進而與課堂教學、與現實的實踐教學相得益彰,以獲取更好的效果。
注釋
①④王成名.MOOC視域下高校思政課課堂實踐教學理念創新的思考[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5(3):66-70.
② 教技[2012]5 號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 (2011-2020 年)”[Z]
③ 教育重“共性”還是重“個性”[EB/ OL].[2013-11-20].http:/ / www.pingxiaow.com/2013 /1120 /254933.html.
⑤ 劉會強.虛擬實踐教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網絡的深度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1(5):36-39.
⑥ 閻占定.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相關問題的探討[J].湖北社會科學,2008(11):179-181.
⑦ 周穎.MOOC給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帶來的啟示[A].艾四林.MOOC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創新[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