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梅
摘 要:當今時代是個快速高效發展的新時代,不管哪個行業都講求一個有效 ,有效的課堂也呼之欲出。歷史教師要讓歷史課堂“有效”,我們的 課堂就要像專家指引的那樣具備以下的要素:讓課標引領我們前行, 以情境豐富我們的課堂,以簡約勾勒我們的課堂,用評價反饋我們的 課堂,用心思營造我們的課堂,這樣才能讓我們成功在課堂。一堂有 效的課好比一碗白花花、香噴噴的豆漿一樣要反復打磨才能磨出滋味 。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
一、“磨”備課,讓備課更有效
一堂有效的課是從備課開始的。教師在備課時先對整堂課通觀全局, 然后找出重點和難點,按照知識目標、過程和方法目標、能力和價值 觀的三維目標把知識點分解,再找出解決知識點的教學方法,最好是 既能把問題表達明白又讓學生容易理解。
1.自主參與動起來——“生態自主學習”
在教學《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這課時,筆者根據七年級學生活潑好 動的特點,采用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生態模式,讓這群好動的孩子有機 會自己去探討問題,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生態自主學習為有效課堂 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2.自主探究活起來——“導學案”
明確了教學模式后,接下來備課的重心就是編寫導學案。一份好的導 學案一般包含以下部分:三維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過程及課 堂鞏固。學習過程中又包括導入新課、自主探究、梳理知識、合作探 究、深化主題、課堂小結等。因為導學案是師生共用的,所以學生利 用導學案一下子明確了自己在本課中要掌握的內容。自主探究、梳理 知識是把本課的內容以圖表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學生自學過程中一邊 預習課本一邊完成相應的空格。這個需要學生課前預習完成,這樣在 上課之前對課本就有了初步的認識,能有的放矢。每個環節都很清楚 ,學生就不會被教師牽著鼻子走了。另外導學案設計也要精煉才能有 效配合教學。
二、“磨”上課,讓課堂更有效
有效的課堂,它的主角必然是學生,所以教師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 的主人。在上課這個環節更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把自己從 演員轉變成導演的角色;把塵封的往事變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把學 生這些聽眾變為演員,讓他們主動去參與、思考和體驗。
1.在合作情境中學——小組討論、完成任務。這節課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小組合作探究完成一系列的任務貫穿始終。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有獲取成功的強烈愿望,他們都希望自己小組獲 勝,這種情況下,他們就會積極參與到小組的學習中,學生的求知欲 和合作熱情被調動起來,會主動去完成學習任務。團結協作會讓有效 課堂活力四射。
2.在模擬情境中學——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可以使學生在表演過程中輕松地掌握知識,同時可以培養學 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不僅如此,角色扮演還可以使部分學生克 服害羞的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比如這節課的第一板塊的任務3中 讓學生扮演一回張騫。任務是這樣的:【小小張騫】大家好!我是張 騫。我從西域回來了,我向大家分別匯報一下兩次出使西域的情況。 (小貼士:從時間、背景、目的、結果講述兩次出使的經過)其實這 個角色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復述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經過,但采取了 角色扮演后,學生樂意接受,有當了回英雄的感覺,結果這節課出現 了好幾位小張騫。角色扮演讓有效課堂更加精彩紛呈。
3.在史料情境中學——文字、圖表、視聽等材料。歷史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是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在歷史教學中, 歷史教師要培養學生從史料中得出歷史信息,分析并評價史料的能力 。如張騫出使西域對當時社會的影響。
4.在現實情境中學——社會熱點。學習歷史的重要作用是學以致用,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如在講到西漢時新疆已經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馬上來一個 “學以致用”:近年來,東突分子的分裂活動猖獗,妄圖把新疆從祖 國分離出去成為獨立的國家。歷史老人這樣告訴我們:新疆自古以來 就是中國的領土,不能同祖國分離。請你用史實來支持歷史老人的觀 點。古今結合,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歷史是有用的,能更好地了解現實 世界。滲透熱點讓有效課堂如虎添翼。
5.在生成情境中學——教師有靈感,學生機智。教師“導”的技巧,對課堂的有效學習也很重要。“導”主要通過教 師的語言能力,教師的語言有時需要激昂,有時需要幽默,有時需要 有啟發性,這樣才能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真正融入課堂。“導”還 表現在要關注學生的觀察力,抓住課堂中生成的東西進行有效教學。 如【歷史回放】看書本82頁圖片,你能說出圖片發生在何時?圖中主 要人物是哪兩位?請同學發揮想象力給他們二人設計對白。教師通過 有效的提示,不僅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而且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 課堂的效率。捕捉生成讓有效課堂活靈活現。
6.在課堂練習中學——及時反饋。一堂好課還要通過及時檢測來反饋課堂是否有效,所以完成相關的題 目也是一個關鍵的環節。教師要精挑細選題目,讓有效課堂精益求精 。
三、“磨”反思,讓課堂更有效
上完課不是一堂課的結束,我們要坐下來好好反思,思考這堂課的亮 點,反思它的不足之處,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會不斷進步。不斷反思讓 有效課堂更有滋有味。
四、“磨”復習、復習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新課程背景下,歷史課程復習要重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除課堂分析解讀歷史事件時積極引導學生關注史實之間的關系,還要在學完每單元后通過搭建知識結構,訓練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方面下功夫,讓學生從單元目錄著手,領悟教材編寫者的寫作意圖,找出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后進行歸類整理,在構建知識體系過程中,學會由大框架到知識塊再到重要的知識點的整理法。這樣既有助于學習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提高考試復習的有效性.
五“磨”遷移,遷移是高效課堂的精髓
學生學習掌握知識、技能是通過廣泛的遷移,使已經獲得的經驗不斷概括化、系統化而轉化為能力。歷史教材中有許多內容相似和聯系密切的歷史史實。教師在教學新的章節時,要善于尋找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充分利用舊知學習新知,就能提高教學效率。
學生在一個歷史事件中學到的學習方法,如果在新的情境中不能加以運用,那么這些知識或方法并沒有被學生真正掌握。因此,教師必須樹立這樣一種意識,凡是應該讓學生掌握的知識或方法,不能僅僅滿足于教學過程,而是應該千方百計地設計各種練習讓學生練習,使學生能及時地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實現學習的遷移。
總之,有效課堂是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知識的課堂。有效課堂不 僅是能讓學生獲取知識的課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課堂。我們不僅要讓公開課成為 有效課堂,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不斷研究、不斷實踐,讓我們的平常 課都成為有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