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莉
摘 要: 小學生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課程特別強調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起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本文就如何才能建立起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著重從兩方面論述:第一,需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二,興趣是掌握好習慣的前提。有了積極興趣學生才能堅持,所以興趣是習慣培養的第一步,當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由被動變為主動的過程就是習慣養成的階段,這將為后面的自主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小學英語 興趣 習慣
愛因斯坦曾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英語以其陌生的面孔,異樣地走進學生當中,它帶給學生全部的好奇感,學生為自己吐出的每詞、每句而興奮、激動。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學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從培養學習興趣入手,遵循教學規律,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創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最終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一、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越來越受到家長乃至整個社會的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興趣中學習,會輕松地學會知識,會學到更多、學得更好。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輕松學好英語呢?我認為教育工作者應學習和認識以下幾點:
1.教師應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加入一些游戲,讓學習更活躍,讓孩子在各種游戲中慢慢學習知識。我們可以把要學的單詞以圖片、頭飾、動作、聲音等各種不同形式展現給學生,由于不同孩子的記憶特點,他們會或多或少地記住不同的單詞。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讓學生參與學習的時間更長。
2.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1)教學中啟發學生思維。例如:一次我在教“subway train bus”時,給孩子們畫了3幅簡筆畫,并且和孩子們討論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不應該做哪些事?學生們認真思考、認真討論,在不知不覺中不僅全部掌握,而且增加了孩子們的認知。這樣的教學方法很奏效,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且印象極深。(2)情境教學法。記得一次聽課的經歷,學習的內容是“How are you?”“Im fine,thank you”,教師令同學們讀幾遍后解釋意思,然后就把重點放在練習句子的機械操練上,然后老師對著全班同學問“How are you?”,只聽見全部學生一起回答“Im fine,thank you”,如果每個人都fine,那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從實際而言所有孩子真的都是fine,也許有個別是:“just so so.”從這一堂課中我們能感覺到老師講課忽略了情境教學的真實性和交際的有效性。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要掌握英語,除了需學習一定的語音、詞匯、語法知識外,還得練就扎實的聽、說、讀、寫基本功。
1.培養學生良好的聽的習慣。學習英語是從“聽”起步的,沒有“聽”,就無從模仿“說”。這里的“聽”,主要是指聽錄音和老師的示范發音,聽準以后再“說”,積極大膽地開口說英語,不怕出錯。“聽說”不應局限于課堂內,也不應拘泥于某種形式。每天堅持聽半個小時錄音,然后跟著說;或者同學之間自由組合成會話小組,相互交替進行聽說練習;或者教師把教材中同一個話題的內容串聯起來,改編成短劇,然后分組表演,彼此觀摩,看哪個小組表演得好,要求表演者吐詞清楚、發音標準;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所學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對話,例如,放學后教師主動和學生說“Goodbye,see you tomorrow!”,學生聽到后也和老師說“Goodbye,see you tomorrow!”。
2.培養學生良好的說的習慣。在課堂中教師要求每個學生都大膽開口說英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師的教學方法應因人而異,要特別關注那些怕說、缺乏自信心的學生。教師在提問這些學生時,學生往往回答得不好,或說得不流利,這時候教師應想辦法幫助他們糾正錯誤。其實學生在講英語時,教師最好別打斷他,應允許學生暫時存在某些語言錯誤,待講完后,教師再指出并糾正。這樣做,不干擾學生說話的思路、意念表達,不挫傷其說話的積極性,能提高其語言水平,還會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以后更愿意回答問題或發言。
3.培養學生良好的寫的習慣。“寫”比起“聽”“讀”“說”是最晚接觸的,英語書寫是從字母開始的。要求書寫姿勢、方法正確,斜體行書規范書寫,大小寫、筆順、標點符號和格式正確。
教師必須在課堂中花費時間引導學生從觀察字母到書寫字母、單詞并逐步過渡到句子。要講清書寫規范,正確示范,讓學生充分練習。為了減少書面抄寫作業的枯燥,老師要設計形式新穎的書寫練習,如詞組搭配、改錯題等,就是最簡單的抄寫字母也要變換著方式,如按元音歸類抄、按大小寫字母分類抄等。學寫字母時,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按照規范筆順書寫,要求在四線三格中位置正確。
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總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不會自然生成,而是經過有意識培養而養成的。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主要靠教師,這就要求老師有較高的英語教學水平,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因材施教。教師必須把學生學習習慣放在教育的首位,知道日常生活成習慣,習慣鑄成就。
參考文獻:
[1]小學生英語新課程標準.
[2]全國中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