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君
海爾 “人人創客”是這樣煉成的
互聯網時代的海爾,正在打造聚合平臺、社交平臺、移動平臺之外的又一個平臺——共創共贏平臺。從制造產品到孵化創客,共創共贏平臺吸引了全球一流資源,全流程為創業者提供服務和支持加速創業,激發“創業、創新”精神。孵化出的小微創客在海爾平臺上迅速成長,零距離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在變革過程中,海爾踐行“三化”策略。第一,企業平臺化,生態圈由封閉轉向開放,讓社會資源參與海爾的發展;第二,用戶個性化,用戶的需求越來越有自己的個性,這要求海爾從過去的大規模制造,轉變為大規模定制;第三,員工創客化,海爾提出“讓每一個人都成為自己的CEO”。
秉持著做“開放平臺”的理念,海爾大學建立了MARS模型,即創客(Maker)、能力(Ability)、資源建設(Resource),以及服務支持(Service)。基于這些策略,海爾大學分為創客學院、小微學院、資源平臺三大模塊。三者互通互聯,互相支持。
創客學院 加速項目孵化
創客學院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創業者的創業能力。海爾大學圍繞著公司創業的過程,提煉出了數十門創業課程,通過創客學院公開課、“創客+”訓練營、創業聯盟,以及各種創客活動,幫助員工快速掌握知識技能。
創客學院公開課 涵蓋小微企業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的12個主題。海爾開發了30余門課程,吸引了四萬多內外部創客參與。有的課程圍繞如何組建社群,有的圍繞如何培養設計思維等內容。同時,海爾大學也會邀請生態平臺上的伙伴、行業頂尖大咖前來分享經驗。
“創客+”訓練營 包含創業供需對接的全流程,一方面定期舉辦加速培訓活動,另一方面邀請天使投資人參加創業項目評審,更好地實現創業導師與創業項目、天使投資之間的對接。首先,海爾在內部建立一個創意池,創業者將好創意放在創意池當中。同時,海爾大學和一些著名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關系,在全國范圍內為公司內部的創業者提供導師輔導,加速項目孵化,幫助創業者成功實現創意。
創業聯盟 吸引政府、高校、孵化器等資源,形成集聚效應,共享創新創業資源,共建創業扶持平臺。過去,企業和學校之間有一堵無形的墻,學校里的科研成果很少轉化成產品,但海爾和學校的合作逐漸打破了這堵墻。通過聚合資源,海爾可以有效地將高校的技術或理念,以及一些科研成果,轉化成商業化產品。
創客活動 以海爾做背書,幫助小微更多地宣傳自己。2015年,海爾在全國開展了五十多場創客活動。其中,創客學院在2015年10月19日,牽頭組織8個小微參加“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周”,李克強總理點贊海爾創客模式,并體驗了創客產品小帥影院。
創客模式輸出 圍繞創新、創業、創客三個主題,開發培訓課程,面向社會,輸出海爾的商業模式。2016年上半年,海爾共計向深圳影兒時尚集團有限公司、《中外管理》雜志社、上海移動有限公司、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京東眾創學院等企業及組織輸出海爾創新管理模式,培訓學員數量總計200余人。
創客學院還搭建了創客與創業資源交互的線下平臺創客咖啡,希望營造創業、創新、創意的氛圍,傳遞三創的文化,同時搭建投資人、創業導師等與創業者交互學習平臺,加速創業成功。
小微學院: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海爾有兩種類型的小微:轉型小微與創業小微。在海爾,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自主負責,即“人單合一”。小微學院圍繞組織能力的提升,針對內部轉型小微,為小微定制個性化學習解決方法,助其能力升級。
小微訓練營
小微訓練營的人才體系不只涵蓋企業內部,企業外部如果想應聘“小微主”也可以報名。通過一些面試,海爾篩選出“小微主”的候選人進入人才池。訓練營的課程包括共性和個性化兩種。共性課程相當于必修課,個性化的內容可供學員自由選擇。課程結束后,學員進入海爾的人才發展體系中,進行PK,競選成為“小微主”。
小微解碼中心
基于創客大數據,海爾搭建了創客小微解碼中心,通過行為訪談、場景洽談、投資互動、整合評價等手段,助力小微人才配置與發展。這和過去的測評中心比較相似,也有不同,海爾會對小微認證,認證合格的人就可以成為小微主;如果不合格,就得學習。
資源平臺:定制互聯網時代的學習
企業大學應圍繞組織戰略和時代變化,來定制學習資源,建設互聯網時代下的創客學習交互平臺。
資源共享云平臺 拆掉資源與用戶之間的墻,開放共享。用戶可以在平臺上發布需求,海爾大學收到需求,經過討論確定后,給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解決方案。海爾的外部合作伙伴也很多,可以參加海爾項目的交互,提供相應的課程。
云學習平臺 海爾內部開發了一個適合員工學習的線上平臺,包含多種課程,可以讓不同地區的員工很方便地學習。據悉,云學習平臺在未來也會面向社會開放,提供創客在線學習內容,支持企業培訓管理。平臺上有微課資源、知識管理、模式輸出、工具應用、認證考試、講師交互、測評解碼、學習社群等服務。
社群學習 目前海爾有很多社群,包括微信公眾號。由公眾號發布學習資源,云學習平臺進行存儲,然后在社群中交互。通過社群的形式,員工可以隨時學習。
除此之外,海爾還有講師和導師經營的管理,以及課程開發迭代與創客文化交互。海爾十分注重創客文化類的課程,希望每位員工都能緊跟集團的發展步伐,發揚創業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