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
大學圖書館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內的一個文化載體和場所,是在校學生課堂學習之外的第二課堂。
大學圖書館的功能除了圖書資源作為“不上講臺的教師”所產生的知識傳遞、信息交流的智育功能之外,館外環境、館舍設施、館藏資源、館內活動與氛圍、館員素質與形象、館內的科技水平和館員的服務態度等因素都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審美能力的提高、良好情操的陶冶,以及健康身心的形成,具有其他教育形式和途徑不可比擬的影響。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智能手機技術的發展,高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服務方式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內圖書館紛紛開始進行掌上圖書館、手機圖書館與移動圖書館建設和研究。書生公司、超星公司、北大方正等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手機圖書館和移動閱讀解決方案。從表面上看,用戶對圖書館物理實體的要求在減弱,到館獲取信息的需求在減少,但在實質上卻要求圖書館在服務面和服務的方式上要不斷地進行變革,傳統的“坐等讀者上門”的服務模式,已無法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即當今的復合型大學圖書館應該實施與當前信息環境相適應的主動服務模式。
本文從大學圖書館數字文獻資源的分類、服務和利用的角度出發,基于其數字資源使用情況、數字資源建設與使用的現狀與不足,提出一些將主動服務的理念,融入圖書館服務與建設中的設想。
大學圖書館資源本質上也是一種公共資源,它包含以文字、數據等形態呈現的公共信息資源,以空間形態呈現的公共空間資源,以物質實體形態呈現的圖書館公共設備資源等。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大學圖書館憑借自身擁有的信息資源、空間資源、設備資源以及人力資源等,通過共建共享機制,積極拓展社會服務,促進大學圖書館資源的社會共享,滿足大學圖書館社會利用需求。
新興技術的不斷涌現及其在高教領域的廣泛應用,人們的閱讀方式與途徑,也改變了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也帶來了學習方式、教學模式和研究方式的重大變革。到圖書館去閱讀已不再成為人們唯一的閱讀選擇,走出圖書館大門、延伸圖書館服務,開展移動服務成為圖書館服務的主要組成部分。
大學圖書館的生存及發展直接受到信息技術環境和教育科研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深入分析、研究和把握這些因素,對滿足用戶需要、改善空間環境、優化資源配置、拓展服務內容、實現服務創新等都非常重要。大學圖書館作為支撐學校教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部門,如何應對這些新興技術帶來的挑戰,適應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這些都是圖書館當前亟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課題。
當前,通過國家、地方和高校大量人力、物力和技術等資源的投入,大學圖書館文獻資源庫建設取得了明顯進展且具顯著特色。主要有:
一是數據庫資源數量多、覆蓋面廣。目前,大學圖書館以建設文獻資源數據庫為主,其規模已經達到一定程度。除了碩、博學位論文數據庫、隨書光盤庫等傳統特色數據庫外,一些大學圖書館還結合本校學科特點、地域特色等建立了各類資源數據庫,這些資源庫所包括的學科類型多樣,文、史、哲、法、經、理、工、農、醫等各個領域均有包含。
二是數據庫內容特色顯著,具有權威性。大學圖書館文獻資源多以本校專業特色和地域特色為基礎而建設,擁有獨有或稀缺資源,反映了其地域歷史、傳統文化以及地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等。這些數據庫在內容選擇上不僅包含傳統文獻資源,而且涵蓋圖像、圖片、音頻、視頻等內容,反映了大學圖書館已經意識到應該建立包含多媒體信息在內的特色數據庫。
三是數據庫資源公共性特質明顯。文獻資源庫是現代大學圖書館數據庫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館際數字資源共建、共享的重要資源保障。大學圖書館數據庫,從其內容來看,集聚了本館學科、歷史或地域等專題特色資源,在本館資源體系中地位獨特,是大學圖書館公共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數據庫的構建,既便于用戶獲取利用圖書館的特色資源,也是實施館際資源共建共享的基礎資源,既反映了數字資源的公共性特質,也是現代大學圖書館公共性拓展的重要載體,能夠促進大學圖書館資源在更廣泛意義上的社會共享。
如何能讓學生更好的利用圖書資源,發揮其積極的作用哪?我認為:
1加強用戶教育,提高數據庫利用率
對于一些常用的數據庫,使用率仍然偏低,很多優秀的資源仍未被讀者了解和使用,這是圖書館開展主動服務的一項重要使命。即圖書館通過數字資源的推廣和普及,提高讀者使用數據庫的效率和圖書館數據庫的使用率,充分挖掘數字資源的潛力,以更好地服務教學與科研。
2增強服務的針對性
對于不同類型的讀者,其使用圖書館的情況與其對圖書館的要求也不同,需根據讀者的類型和特點,制定相應的服務方案,通過多元化的服務方式,滿足各層次類型讀者的文獻需要。同時在服務學生的過程中,按不同類型讀者的個性化要求,拓展服務的形式。
3注重電子文獻資源采購與建設
在已購買的電子數據庫中,根據讀者需求迫切的數字資源,適當擴展其回溯年限;同時對訪問量較大的數據庫,增加并發用戶數量。對于未購買的數據庫,應依據學校的專業特色,結合學校師生的需求,購買特色數據庫或者自行開發一系列特色專題數據庫,使數字資源建設緊密結合大學教學、科研的需要。
從數字資源使用的結果來看,反映了當前圖書館服務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服務的方式較為被動,服務的內容沒有適應用戶的體驗與感受,用戶處于被動地位,即信息是從資源到用戶單向流動。在數字化推動下的復合型圖書館背景中,主動服務將成為圖書館數字文獻服務的高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