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海
【摘要】針對目前獨立學院電信專業人才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不足,依據作者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本文提出了具有較高適用性的電信工程專業人才創新能力培養方案及實施措施。
【關鍵詞】創新能力;培養方案
三本獨立院校是區別于傳統公辦高校,是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的體現。在就業市場激烈競爭的背景下,如何構建區別于學術型本科院校及技能型高職高專院校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是擺在獨立院校面前的重大課題。
一、獨立學院現實情況
獨立學院的現實情況是電信專業學生就業于本專業方向的學生越來越少,僅有少部分學生考研和從事本專業工作。電信專業實訓內容特別多,無形中加大了該專業的辦學成本,現實中獨立學院的經費主要來自學費,因此該專業的學費被抬高。社會對電信專業本科畢業的學生評價不高。獨立院校電信專業在幾方面因素作用下形成死循環,電信專業學生越來越少,而電信專業方向的新技術和新理論不斷推出造成辦學成本不斷上升,師資隊伍不穩定。如何走出獨立學院電信專業辦學的這種死循環,我們必須弄清楚三個問題:1、家長希望獨立學院電信專業辦成什么樣的專業?2、學生希望獨立學院電信專業能使自己學到什么知識?3、企業希望獨立學院電信專業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如何回答這三個問題?如何滿足三個希望是獨立學院電信專業存在的關鍵。
1、現在的家庭不管農村還是城市一般只有一到二個孩子,家長重視教育程度非常高,家里的孩子是家里未來的希望。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都能成為人才,家長和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就不得不考慮大學四年后的情況,四年時間和學費的投入換來的回報能否成比例。電信專業課程本身的難度、該分數段的學生的學習習慣都將是家長考慮的因素。家長希望學生能夠真正學到知識,改變學生的命運。
2、學生經過高考的洗禮,面對大學的專業選擇,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身邊的親朋好友的建議選擇專業。學生希望自己的大學生活能夠豐富多彩、能夠學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希望通過四年的學習能夠找到一個高收入的工作、能夠考上研究生。
3、企業希望能夠招到合適的人才,不管是研發機構、營銷機構、生產線上的技術人員企業希望招來的員工能夠立即上崗。企業希望新招來的員工能夠獨擋一面、能夠勝任相應工作。
二、電信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在教育部制定的規范基礎上以產品開發案例為原型,了解其工作原理及相關核心技術,使學生對課程所傳授的理論知識增加感性認識,理解本專業課程與產品開發所使用技術的內在聯系,從而以未來職業規劃為目標,從入學就一直目標明確地學習;同時深入剖析產品研發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創新思維在產品形成過程中的體現,以便深入體會本專業培養方案的整體性與科學性。
1、大一學年第一學期進行電信專業實訓。建議開展如:穩壓電源。開展實訓使學生掌握基本工具的使用,讓學生開始認識電信專業究竟是做什么產品。盡快引導學生從以教師為主導的“被動式”學習向以自己為主導的“主動式”學習方式轉變。
2、大一學年第二學期開展基礎性產品制作訓練。建議開展如:最大功率傳遞定律的研究、正弦交流電路功率因數的提高、RLC串聯諧振電路的研究、負阻抗變換器的仿真與設計、回轉器的仿真與設計、交流毫伏表設計、負阻抗變換器設計、三相異步電動機能耗制動控制器設計。了解電子元器件的功能,分析電路原理圖,學習使用常用儀器設備,為以后的專業實踐打下良好基礎。帶領學生到相關企業參觀電子產品制作工藝過程。
3、大二學年第一學期開展電子產品制作訓練。建議開展如:收音機、開關電源。了解電子元器件的功能,分析電路原理圖,學習使用常用儀器設備,為以后的專業實踐打下良好基礎。此階段的學生對大學生活有了一年的認識,思想上會有些波動。此階段重點引導學生培養專業興趣。
4、大二學年第二學期開展電子產品開發。建議開展如:數字鐘、智能搶答器。了解電子元器件的功能,分析電路原理圖,讓學生開始慢慢培養專業方向興趣。此階段課程方面已經開展了一半,學生對電信專業相關的知識和非相關的知識都有一定的認識。一個30人的電信專業標準班將會出現一些分化,10%的學生可能會對專業技能方面的學習和訓練的興趣下降,剩下的90%的學生開始對自己將來思考。此階段安排學生到相關企業參觀和實習,讓學生明確電信相關的企業有哪些工作崗位,讓學生認識自己在未來畢業時適合哪種崗位,找到自己的就業定位。讓學生以教師為主導的“被動式”學習徹底轉向以自己為主導的“主動式”學習方式轉變。
5、大三學年第一學期開展電子產品設計。建議開展如:直流電機/步進電機的控制器、DDS(直接數字信號合成)的正弦信號發生器、BPSK/FSK等常用信號發生器、信號采集與FIR濾波、基于FPGA的串行接口(UART)控制器等產品設計。此階段學生經歷專業課程學習與相關實訓項目鍛煉后,已經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與工程素質,就可以以產品設計為目標,從產品設計需求開始經歷構思、方案設計、具體實現、運行測試等方面,系統地完成一次工程實踐過程,使學生從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角度綜合運用專業知識,體驗并掌握工程中的科學思維與團隊協作意識,積累學習興趣。
6、大三學年第二學期開展大系統級電子產品設計。建議開展如:溫度測試儀、身高測距儀、自動壁障電動小車、水溫控制系統、自動搬運機器人、壓力檢測與報警系統等產品設計。通過大系統級電子產品設計驅動的方式進行教學實踐,產品一般由多名學生合作完成,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相關知識的能力,培養團隊合作意識與溝通交流能力,鍛煉創新思維與獨立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為學生開展大學生訓練計劃SRT、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挑戰杯科技競賽等提供了保障。讓學生到相關企業實習,根據自己的就業定位在相關崗位實習。
7、大四學年第一學期開展電信專業相關的最新的技術和理論培訓,可開展如:智能家居,智慧農業等大系統設計。根據學生到企業實習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實習進行綜合評價,讓學生通過此階段的培訓自我調整,為走上社會準備。
8、大四學年第二學期開展畢業設計。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制作成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畢業設計題目,針對學生能力的差別,分層次靈活地組織學生參與。為學生走上社會把好最后一關。
五、結語
目前,獨立學院對電信專業培養模式的研究還處于一個探索的階段。怎樣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的培養模式,培養出符合信息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提高電信工程專業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乃當務之急。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我們要堅持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綜合素質培養為基礎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實習實訓及素質拓展等多方面對學生的培養體系進行改革和探索,讓獨立學院電信專業走上健康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劉林青,夏清華,周潞.創業型大學的創新生態系統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19-26
[2]王文鼐,等.獨立學院通信類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研究[J].成功(教育),2010,12:217.
[3]馮洋.高師院校電信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1,45期.
[4]莫小靈 胡菊芳.新建應用型電信本科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科技信息,2013年12期